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253期   20180116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变废为宝 旧设备焕发新生机

——航空工业南方降成本工作纪实

本报通讯员 刘婷

最近,中国航发南方计量中心仪表处温度室的贺威在自己的朋友圈可谓“打了鸡血”,时不时嚷嚷:“又挖到宝了!今晚吃鸡!”他这般欣喜若狂,源于他们的降成本项目大获成功。

精确控温的设备是热处理工艺的关键,一旦设备出现问题,就会导致零件成批报废,让企业蒙受巨大损失。但每天不停的高温作业,又让它们极易“发烧生病”,因此需要每天做好巡检校准。检定员们就像一个个“保健医生”,望闻问切,维护设备的健康运转。

随着“两机”重大专项的实施,航机产品热处理技术要求也在逐年提升。热处理任务雪片一般飞来,“保健医生”们的压力成倍增加。可在这个紧要关头,一部分检定仪器吃不消了,不是故障罢工,就是落后淘汰。

设备搁浅,技术员于群涛的岗位首当其冲,他所负责的科技工程部热处理生产间设备多、任务忙、频次高,一时间甚至出现了没有检定仪器可用的尴尬局面。面对困境,他骨子里不服输的劲头被激发出来。仔细地分析这些旧设备,于群涛发现有的是部分硬件损坏但个别原件完好,有的是硬件完好但软件不配套,只要把现有资源组合再利用,变废为宝,旧设备就能焕发新的生机。

很快,第一台回收旧设备改造的“组合仪器”实现了重新上岗,但于群涛并不满足。航机技术更新换代很快,现有仪表设备的软件却没有跟着一起升级,已经严重落后。厂家给出的答复大家已经见怪不怪:除了重新采购,别无他法。

这些昂贵仪器的价值还没有完全释放,难道就要被束之高阁吗?于群涛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自己来打造软件的升级版本。他广泛收集意见,结合自己的使用经验,初步制定了改进思路,在简陋的条件下,利用网络下载的编程平台,DIY了一套新的软件。为了保证仪器的可靠性,他又一头扎进工作间,反复测试验证,先后解决了软件处理延迟、抗干扰能力不强、高温环境导致漏电等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使用者纷纷表示:“‘组合仪器’既方便又稳定,既节省了采购费用,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小于的作法值得大力推广!”

改进的效益让大伙儿心痒难耐,更引起了温度室主任贺威的重视。他和于群涛商议,乘着这股改进的势头,把检测仪器全面升级作为一项改进课题,“激活”老旧设备应用能力,让整个团队的战斗力更上层楼。在这样的氛围下,大家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技术员吕海彬设计了一套处理软件,查找数据不再需要翻阅海量资料,还可以“一键生成”证书,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于群涛把目光放到了平板电脑上,他正在设计一套便携设备,实现检定仪器的触屏化、智能化升级。他们还对现有设备进行了全面的细化梳理,专人专管,理顺了管理流程。

大家渐渐发现工作节奏变快了、加班变少了,过去因为检定数值不准确而被“绑”在现场的状况逐渐消失了,多出来的时间还可以用来提升自己的能力,为进一步改进改善做好准备。

如今,温度室把自己并入了企业发展的快车道,本着为公司节约每一分成本的思想,不断挖掘现有设备的使用价值,改旧生新、变废为宝,用扎实的改进提速增效。企业的蓬勃发展不仅需要加大投入,更需要这样充满活力、勇闯新路的团队。只要留心,工作中处处都有值得挖掘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