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625期   20201211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方寸之间有乾坤

梁永平
  金石篆刻,俗称印章和“雕虫小技”,是指印文字、图案的设计和刻字,与书法一样,是我国独创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印章早在秦朝以前叫“秦”,汉代后称为“印”或“章”。一方优秀的印章,具有适用与艺术的两重性,而我们日常所使用的木质、有机塑料印章,一般仅是为了实用,不具有任何艺术性。只有同时代具有优美的书法、章法和刀法这三个基本条件的印章,才能称为金石篆刻艺术。
  我国的金石篆刻艺术起源久远,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主要作为平信用于商业贸易的私印,到汉代是一个空前鼎盛时期,它不仅印章的形制,纽式等方面精美绝伦,而且在入印文字的处理、章法构思中独树一帜,分朱布白,集书法、雕刻于一体。因此,汉印被后世篆刻家奉为典范,成为历代印人效仿学习的楷模。汉印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效仿与追捧,它主要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给人以憨厚朴实典雅之感、章法布局外拙内巧,浓纤疏密配置得当,刀锋起伏,朱白相间,集平实方正端正,极富有艺术感染力。
  唐宋年间,随着唐太宗贞观珠印和宋徽宗编印的《宣和印史》问世,印章扩大到艺术领域,金石篆刻艺术才正式成为专门的艺术,与诗书画印并立于中华民族艺术之林,这个时候,除官印和私印外,又出现了收藏印、斋官印、肖形印以及多种“闲文”印章。
  印章在元代以前,都是文人书写篆文,后交刻印工用铜或金、银、玉、陶、等材料,采取铸和凿的办法制作。相传直到元末,画家王冕发明利用浙江丽水花乳石(青田石之类)代替金属、牙、木等印章。以后,文人墨客竞相仿效,涉猎篆刻艺术,自篆自刻印章成风,并逐渐形成了流派分成、名家辈出,明代的文彭、何震、浙派(丁敬等)邓派(邓石如)赵派(赵之谦)齐派(齐白石)等众多具有独特风格的治印流派,从而把金石篆刻艺术独树成一座丰碑。
  金石篆刻也由原来的镌刻官衔、姓名等,扩大到镌刻具有文学含义的印文,进入了文人的书斋、画室、成为供人欣赏的艺术品。此时实用的印章不再是唯一的实用用途,而是在文化艺术领域中占据一席之地,发挥其重要的作用。衡量一枚印章的艺术成败得失,主要是看其书法、章法和刀法能否再方寸之间中表现的完美和谐,达到高度统一。及印先字、字先章章则具笔。因此,金石篆刻艺术的成败,首先取决于作者的书法造诣和美学知识。因为印章所采取的书体主要是篆文,所以学刻印章,应先要求印人熟悉甲骨、钟鼎、小篆、大篆等诸多文字结构特征,掌握字的笔意规律和汉字造型艺术;其次,是善于运刀,能掌握冲、切等基本刀法,此外还应懂得一点印史、印学和文学、美学方面的知识,所谓“印中之技,工在印外”其道理就在于此,而且根据个人喜好、选购印材石质性能、特点及形状、内容;按照事先设计构思“小心起稿”“大胆凑刀”,方能在方寸大小的范围内,巧妙地表现出一个疏密相应“宽可走马、密不透风”、布局合理,落印得当,即能够起到笔墨的作用,又能够起到笔墨所起不到的作用,构成篆刻艺术的深邃之美。
  几十年来,心神交流于探索,纵情于金石篆刻,可谓是“石林朱甍,笔墨浸染,章海帆动,书艺兰烟”;以到代笔从无倦怠,勤石耕耘,把单调的生活色彩复合成层次不一的晕染,在生命的旅途上,忘记了世间尘嚣喧扰与浮躁,开始了臻至化境的平静和淡薄,去逐渐体会金石至味的无穷魅力。
  每当工作闲暇之余,寻找一处一个人心灵的栖息地,放松心情,独自坐在斗室书桌前,把目光投向那一方方形状各异的印石,知白守黑,凝思细想,若何结构,若何选字、若何运笔,往复踌躇至眉睫间隐隐见之,寻找和寻觅着如何立马,又如何插针?小心落墨,大胆落刀,肆意挥洒遨游在印石方寸耕耘之中,刀走凌云志,虽然篆刻费事费力,甚至在印石石质较差时,还不免被刀划破手指,付出“血”的带价,在极为专注时,也会被窗外突如其来的声响惊扰,但是刻刀与印石摩挲发出的“咯咯”声响,显然超出这些,驱散多少寂寞时光,也成就了一些“拙品”,不时以“豆腐块”的形式,散落于国内各个报纸杂志发表,而有所“收获与成就”。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随着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对我而言,金石篆刻不单是一份传统艺术,更是一份心境,一种哲理。从某种程度而言,乃情思之寄托,是感情之抒、俗世纷扰中,能够于片刻的宁静中潜心耕耘是一种美的享受,赋予了认知的美,并以传统的中国红,印出篆字的美、立体的美、灵动的美、生命的美、意境的美、更是我生活的阅历和感悟转化成一招一式技艺不断提升的动力。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成为我无声的玩伴,也逐渐成为工作严谨执着的优良品质融入我生命之中,“万千气象溶于方寸之间”见微知著、格物致知,这正是篆刻艺术的气质、魅力与哲学精神的高怀所在,同时也体现出一种高远的生命智慧和人文理想。这正是深层次的表达内心丰沛的精神世界寄托和高贵的审美情趣所在,也就是字美如画、意美如诗、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