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258期   20180127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在生活中学会快乐坚强

——读《我们仨》有感

航空工业沈飞 邱菊

喜欢上杨绛先生其实是从《堂吉诃德》开始,那时青春年少,还未结婚,每天捧着书,看着这位异想天开的西班牙绅士自命为骑士,骑着一匹瘦马,带着一个侍从,走过之路每天都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让我捧腹大笑。从此喜欢上了这位才女——杨绛。她的笔法看似简洁,平平淡淡,仔细琢磨平淡里有几分幽默诙谐,安静而不古板,活泼而不浮躁,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且张力十足,沉默内敛,让人深思。深入了解杨绛之后才得知杨绛先生翻译这本《堂吉诃德》时,她正在五七干校劳动,在那样坚苦恶劣的环境下,她用强大的内心,纤弱的身躯,幽默诙谐的笔触完成了《堂吉诃德》这部伟大著作的翻译,也许正是这种传奇的经历和对文学执着的热爱才锻炼了她坚忍不拔、独立自强的性格,更为难得的是困难没有打垮她,而是让她更热爱生活,拥有乐观、感恩、阔达的心态。

2016年5月杨绛先生病逝,享年105岁。我开始翻看这位文学巨匠,杨绛在93岁高龄时出版的这本散文随笔《我们仨》,在看这本书时我已经是一位8岁孩子的妈妈了,我切身体会到《我们仨》这本书在字里行间和琐碎生活中,杨绛对去世的丈夫钱钟书,早逝的女儿钱源的无限思念和爱。在读《我们仨》时,我是倒着读的。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都是在讲杨绛先生的梦,关于他们一家三口的梦。第三部分才是他们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先看第三部分,比较容易进入,第二部分尤其沉重,由浅入深,更好。我一向觉得杨绛和钱钟书是文化界最萌的一对伉俪,现在他们在天堂重聚了。

《我们仨》会让你笑,让你哭,它教会了我很多关于爱的事。

“世界那么大,我只想和你宅在家里”,这是我看到过最浪漫的表白。在看《我们仨》时,一个小感触就是这三个人真的很宅。杨绛和钱老都嫌饭店的用餐时间太长,宁愿躲在房间里吃他们自己做的黑暗料理,也懒得出门,对于书本外面的世界,他们毫不关心。他们一家三口,自给自足,自娱自乐,就像一座温暖的孤岛。他们之所以这么宅,是因为每个家人都无比丰富,无比有趣,大于整个世界。“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都不屑”,这是杨绛翻译兰德的诗句,也是她和钱钟书的人生观。

在最平淡的日子里,都能找出乐趣来。《我们仨》里到处充满了温暖的小趣味。两个书呆子+生活白痴,连搞定一餐一饭都成了冒险。杨绛说,能吃上红烧肉就是冒险成功。他们做一次活虾,简直就是一场厨房里的兵荒马乱。杨绛开始假装内行地说:“虾,我懂的,得剪掉须须和脚。结果她刚剪了一刀,虾在她手里抽搐,她急得丢下剪刀,扔掉虾,逃出了厨房,钱钟书问她怎么了,她说:“虾,我一剪,痛得抽抽了,以后咱们不吃了吧!”钱钟书跟她讲道理,说虾不会像她这样痛,他还是要吃的,以后可以由他来剪。看完这段,瞬间感觉钱老男友力十足!他们把平常普通的饭做出乐趣。也许用现在人的角度看待这样的事情,会说这日子怎么过呀,还不得天天打架呀,但这就是杨绛和钱钟书的生活,她们享受着这样的快乐生活。王小波曾说:“一辈子很长,要跟有趣的人在一起。”

所谓恩爱,就是好好说话。钱钟书一辈子分不清左右脚,60岁才学会擦火柴,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杨绛说:“不要紧,我会洗。”钱钟书说:“墨水呀!”杨绛安抚他,“墨水也能洗。”回家后钱钟书把台灯又砸了,杨绛问清楚了是什么灯,说:“不要紧,我会修。”互相推卸责任,互相怪罪是很多夫妻的通病,换作别的夫妻,这种状况,会暴躁,会埋怨,会撕扯了。然而他们就是这样一个犯傻,一个包容;一个犯错,一个温柔地说,不要紧。

最好的夫妻,是志趣相投。他们相遇的时候就是一部超级偶像剧。他们有着最文艺的一见钟情。钱钟书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而杨绛则紧张地回答:“我也没有男朋友。”他们都是难得的书痴,一切行为都是以方便看书为准则。杨绛说,“我最大的功劳,就是保住了钱钟书淘气和那一团痴气”,这是钱钟书最可贵之处,他淘气,天真,加上他过人的智慧,成了现在众人心中,博学而又风趣的钱钟书。

人要有多坚强才能从容面对生活的波谲云诡?人生是一次修行,达到怎样的境界才算是功德圆满?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给我们做出了一个最好的答案。杨绛面对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正能量,她经历了人生起起落落,依然平静、充实、淡定、知足。不论命运多么艰险,杨绛身上永远充溢着一种无怨无悔的向上之气,她用她传奇的一生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