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779期   20220715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我国新兴技术领域专利储备加强

操秀英
  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390.6万件,同比增长17.5%。7月12日,国新办发布会上发布的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态势稳中有进、质量提升。
  企业创新活力强劲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介绍,上半年,国内企业创新活力强劲。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到32.5万家,同比增长20.3%;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为210.7万件,同比增长22.0%,高于全国平均增速4.5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新兴技术领域专利储备加强。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排前三位的技术领域是计算机技术、测量和数字通信,分别占总量的9.4%、7.6%和6.8%;增速前三位为信息技术管理方法、计算机技术和医学技术,分别同比增长78.5%、32.3%和27.1%。
  “新兴技术领域专利储备的增强,支撑了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也增进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福祉。”胡文辉表示。
  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 呈良好发展态势
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葛树表示,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等新兴技术领域蓬勃发展,相关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也在不断增加。截至2021年底,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有效发明专利达到97.7万件,是2016年的2.8倍,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的比重达到35.2%。
  我国在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以人工智能为例,2021年,我国在中美欧日韩世界五大知识产权局获得授权的人工智能发明专利达到5.7万件,年均增长38.5%。近日,德国专利商标局发布的报告也显示,2021年,在与数字化相关的数字通信等技术领域,中国在德国的专利申请公开量较上一年明显增加,优势地位不断巩固。
  多举措破解专利 转移转化“两难”问题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政策引导和制度供给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深入推进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加快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等举措,推动知识产权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雷筱云透露,目前已经有13个省份印发了专利开放许可试点方案,6个省份组织77所高校筛选公布了3375件专利进行开放许可,精准匹配推送到1.9万家中小微企业,达成许可合同587份。国家知识产权局计划在2022年底前,发动超过100所高等院校参与试点,达成专利许可超过1000项,有效提升专利转化成效。
  (本文摘编自《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