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535期   20200103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爱航空的理由之

“不变的梦想”

航空工业成飞 吴川

朋友小七最喜欢唱《我爱祖国的蓝天》,一首歌曲唤起无数中华好男儿的飞行梦。我一听到这激昂的歌声,就好向往当一个飞行员,驾着战鹰翱翔在祖国的蓝天,很帅很洋盘哟。可是我从小体弱多病,当飞行员?想都别想!小七被招飞去航校当飞行员了,我当不了飞行员但造飞机总行吧?

历史的胶片回放到20世纪70年代初,那时有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抗美援越”。依稀记得,除了报纸、广播每天不停地播报战况外,每天傍晚吃完晚饭后,楼上、楼下的小伙伴们都要跑到对面邻居家,因为回家探亲的解放军叔叔会讲故事,讲他们高炮营和“苏修”合作(苏联雷达营)一起打“美帝”F-4“鬼怪”飞机的故事。他是我国派出的防空军高炮部队的一个连长。听叔叔说,美国当时就已经装备先进反雷达辐射导弹、激光制导炸弹,进行对空作战。他们虽然打下了许多美国飞机,保卫了越南北方诸多重要的军事目标,但我军的高炮阵地也损失惨重,牺牲巨大。

“叔叔,那我们的飞机在哪?”听着这揪心的故事,我问。

“唉!我们的飞机太少,飞得太低,全是歼6。打F-4还行,打B-52高度不够呀。”听了叔叔的回答,年幼的我多想造一架先进的战斗机,打下侵犯越南的轰炸机。

1978年,我考上了成都航校,航空报国路就此开启。读书期间,一次航校放内参片,介绍美国F-14、F-15、F-16等第三代先进“空优”战斗机资料片。1979年,少年的我看着影片中山姆大叔的飞机着实太先进了,光学虚像滚动在天空中的各种飞机姿态数据、计算机飞控系统、武器外挂、雷达、哈姆反辐射导弹……16岁的我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80年代初工作后,在空军一机校(现空军第二工程大学)进修,学习二代机无线电技术以及代表成飞在空军部队里为歼7飞机进行技术服务时,经常遇到飞行员抱怨我们的飞机“腿短”(作战半径太少)、“眼瞎”(雷达探测距离太近)等缺憾。为空军配备先进的战机保卫祖国的领空,啥时候才能拥有第三代战机?

历史终于定格在1998年3月23日这天!在我成为航空人的第17年,我国的首架第三代空优战鹰——歼10首飞成功!

如今,年少的我已成长为坚定的航空报国践行者,不仅在内心牢牢坚守自己当年造飞机的初心。人民空军也已装备第三代、第四代先进战机,并发展了预警机体系作战、信息战、情报战等多种作战方式。

我们爱航空,我们付出。付出青春、汗水,收获安宁、尊重与尊严,航空已融进了我们的血液里。拥有领先国际的航空制造技术,要成为航空制造的领路者,依然任重而道远。 一代代航空人在航空强国的道路上,永不停歇。爱航空不需要理由,只要有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