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685期   20210723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与新中国航空工业一同成长的岁月

1986年,梁友战(右一)和同事们在湖北当阳进行563惯导系统科研试飞。

梁友战 刘璐
  上世纪80年代,正值国家改革开放初期,物资短缺、条件艰苦,但物质的匮乏并没有影响那一代年轻人投身祖国建设的热忱。青年们从祖国四面八方聚涌而来,成为新中国航空事业的新鲜血液。1983年7月,我大学毕业,坐着大卡车来到位于秦岭北麓圭峰山下的航空工业自控所,满怀对航空事业的追求和热爱,投入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初来乍到:在摸索中前行
入所后,从事了一段时间的质量管理工作后,我被调到六室也就是惯性导航室的总体组,从事我国航空惯性导航系统的研究工作。
  那个时候空中检测要人工记录、处理导航数据,为了不影响空中检测状态,许多老同志空中飞行坚持4、5个小时不喝水不上厕所。有的同事晕机,就提前准备好一个密封铁桶以防不时之需。飞行一结束马上拉走设备,钻到试验室继续探究,一干就是一夜……
  飞行试验里经常会遇到一些难题——飞行中惯性平台要始终保持水平和方位稳定,技术难度极高,又没有参考资料,这让我犯了难。“别怕!没有过不去的坎!”老师傅们勉励年轻人。他们带着我们设计系统方案、研发惯性器件、自制试验设备、创造试验条件……一次又一次尝试,摸索,纠错。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部件联调试验中,因为怕平台翻倒,由我把扶平台。稳定后我随即松开手,但是没过几分钟平台就因超温冒烟。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我回忆起刚才在把扶平台过程中隐约感到手不舒服,似乎有些温热,但当时没有太在意。这样的疏忽导致了实验失败的结果,这本是我们的失误,老师傅却在全员大会上代表课题组做自我检讨,我心中懊悔万分。这一次事件后,为提醒系统超温造成的危害,老师傅在试验室的墙上贴上了“注意温控”的警示牌。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严格对待每一次的实验,绝不疏忽!此后我们对部件联调程序做了相应改进,该类情况再未发生。
  老一辈航空人甘于奉献、勇于担当、严谨认真的品质也成为我前进的方向。
潜心沉淀:为国争光练就过硬本领
  后来,发达国家对我国实施惯性技术严密封锁,上级部门认识到惯性技术必须立足国内,在型号需求的牵引下,自主研发。1990年,有三型飞机和自控所签订了研制合同,更高精度的标准惯导也批准立项,科研任务异常繁重,我们下定决心——一定要搞出中国人自己的“争气”惯导!在这种情况下,人人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
  我常驻阎良负责惯导系统的定型试飞,发现并解决惯导环境适应性技术问题。试飞中捷报频传,但仍有问题出现。一次飞机惯导蓄电瓶故障,地面和机上电源转换时造成惯导系统计算机“死机”,惯导在没有关机的情况下飞行一个多小时,造成整个平台超温损坏。损失很大,大家心情低落,午饭都没吃。我们赶忙进行检查,优化了系统的设计缺陷,并对试飞规程和惯导温控分系统进行改进。在此后的日子里,大家排故的经验也逐渐丰富——陀螺漏气就改进密封工艺,计算机死机就给电源加滤波提高抗干扰能力,系统误差大就对惯性器件和算法进行优化……大家白天在机场跟飞,晚上在试验室调试系统,废寝忘食,过五关斩六将,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研试飞难题,人人都变成了试飞排故专家。同志们亲切地称呼我们为“救火队”,而我也光荣地成为“救火队队长”。
  风华正茂:技术攻关逐梦蓝天
  随着惯导技术在持续改进中不断进步,我自己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眼界不断开阔。1993年完成惯导系统定型试飞任务,1994年完成多型惯导系统设计定型。为进一步提高惯性技术水平,自控所在立足自身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国际合作,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1997年我拥有了赴俄交流学习的机会。我们乘坐的火车从莫斯科出发,在森林中穿越十多个小时抵达贝尔姆,看到我们后,俄国人很是惊讶——“你们真的是中国人吗?”
  “我们确实来自中国,来到这里进行技术交流。”
  “你们跟我们印象中的中国人太不一样了。”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作为中国人的底气。只有强大的经济和国防才能铸就强大的祖国,这更坚定了我航空报国的决心。为期40多天的学习里大家夜以继日,一丝不苟地进行学习研究。
  2000年后,为适应飞机动态飞行需要,解决惯导系统的稳定性、动态性能的误差问题迫在眉睫,为此,我和团队承担了某型标准平台惯导系统的技术攻关。设备在静态试验中表现良好,但实际试飞期间却问题不断,比如惯导平台的交叉偶合震动,会影响整个系统的震动性能。这样的问题绝非偶然,根据多年的经验,我大胆设想是否可以在减震器曲线研究里捕获蛛丝马迹?有了这个想法后我马上和团队的同志们进行减震器行仿真运算。经过数十个日日夜夜,我们终于发现了原因——平台减震器两条悬挂轴的弹性系数存在一定差异时,就会引起交叉偶合震动!得到这个结果,我大喜过望,大家迅速匹配好悬挂轴弹性系数,进而攻克了震动偶合引起的陀螺漂移问题,从而有效提高了惯导的系统动态性能。在攻克技术高峰的过程中,过硬的知识储备和大胆的技术设想,真的是缺一不可啊!
  那个时候的攻关会议,大家常常争论得面红耳赤,只为求得一个结果——攻克难题。技术问题,越说越明嘛!同志们不迷信传统,不妄自菲薄,大伙儿形成了一个准则:一切以实验结果为准,尊重科学,实事求是。良好的氛围下,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高峰被我们拿下。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惯导系统主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顺利经过试飞验证和技术鉴定,并将攻关成果进行全面推广。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一起实现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梦想。
  从上世纪70年代末立项研制激光陀螺,到80年代初研制挠性捷联系统,再到90年代中立项研制激光捷联导航系统,至21世纪初成功研制出为飞机配套的系统产品,我有幸参与并亲眼见证了激光捷联惯导系统的研制成功。新中国航空惯导技术从无到有,一跃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打破了西方国家对航空惯性技术装备的垄断。航空人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