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685期   20210723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航空城崛起


刘琳
  1952年7月,中央决定将刚刚建成一年的沈飞厂扩建为喷气式飞机制造厂。
  从1953年开始建设,仅用三年零九个月的时间,沈飞厂提前一年零三个月完成了新中国第一座大型喷气式歼击机制造厂的全部建设任务,一座现代化的航空工业城在沈阳北部崛起。
  沈飞航空博览园里,工作人员手中拿着厚厚一摞手写文件,这是包括沈飞第一任厂长熊焰在内的几十人撰写的回忆材料,记录了沈飞建厂之初那段激情燃烧的历史。
  “选址沈阳,最大优点是快”
1953年,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为航空工业的创建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五”期间,苏联援助中国总共156个重点项目,沈飞厂就是这156个项目之一。
  熊焰回忆道:“1952年年末至1953年年初,沈飞厂的发展规模已定,1953年开始大上基建。根据飞机制造厂的规划和设计,组织了基建队伍和相应的机构。”
  三年经济恢复时期,沈飞厂结束了修理飞机的历史。上级决定将飞机修理任务全部移交空军自己承担,所需的各种零备件由航空工业局所属的工厂提供。
  沈飞厂定为飞机制造厂,厂址设在三台子,还是搬迁内地重新建厂呢?当时考虑到沈阳地处东北前线,战争一旦扩大,敌人随时可能来轰炸,因此有的同志主张沈飞厂内迁。也有的同志认为飞机制造厂建在沈阳北陵,最大优点是快。因为北陵已有机场、厂房和设备,特别是有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只要扩建钣金厂房、机加厂房、装配厂房、技术大楼、生产准备厂房和木工、包装发送厂房,就可以建成一个较完整的飞机制造厂,并且很快就能生产出飞机来。最终,中央决定充分利用沈阳北陵的航空工业基础,争取时间快出飞机。经过1953~1955三年时间的扩建,沈飞厂基本形成了一个初具万人规模的飞机制造厂。
  “总装车间仅7个月就建成”
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全面执行,沈飞厂的基本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53年10月24日,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局拟定沈飞厂为米格-15毕斯喷气式飞机制造厂的总体设计任务书,明确了于1957年前,建成具有年产1000架米格-15毕斯飞机能力的歼击机制造厂,并完成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的试制任务。
  航空工业发展的紧迫性,要求沈飞厂必须快马加鞭地进行建设。工厂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采取基本建设与生产并进、修理工作与试制工作并进的快速建厂方针,开始大规模的基本建设。
  沈飞厂上下总动员,统一了提前完成计划的思想。1953年,仅用75天就突击完成了72#镀金、73#机加两大厂房的外部建筑工程,7个月建成了49200平方米的工厂最大建筑——70#装配厂房。这个厂房的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均为钢结构,其中总装车间就有32米跨度、17米高。这样大的工程,7个月的时间就建成投产,质量之好、速度之快是我国建筑史上罕见的。
  在施工中,采取一切技术措施确保质量,一旦发生质量事故,就要推倒重来。对关键工程,领导亲自到现场指挥。干部也很关心职工的疾苦。冬季在70#厂房吊装钢房架时,寒风刺骨,工作艰苦,组织上就给每个参加安装钢房架的职工,做了一件厚厚的皮背心。组织上的关怀,增添了职工的干劲,他们以高昂的生产热情,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生产任务,有的砌砖工人一天可砌2500多块。
  当年主抓基建的副厂长刘南生回忆道:“我于1952年9月由旅大市(现辽宁大连)调到沈飞厂工作,任副厂长。沈飞厂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首先必须抓基本建设。当时,国家投资2.1亿元,在中共东北局、沈阳市委和二机部、航空工业局的领导下,在实际建设中仅支出了1.9亿元。”
  对于这段如火如荼的大建设历程,一位老工人回忆说:“1954年5月,当时工厂的基本建设还没搞完,家属区的建设也没搞完,马路正在抢建。厂4#门前有个小酒馆,新建4#浴池的旧址是个小卖店。当时,三台子地区热火朝天地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到1955年就建设得差不多了。”
  干部、专家、技工全来了
造飞机,人从哪里来?自1951年开始,国家就不断从山海关桥梁厂、上海等地陆续调来大量技术工人。之后,中央先后从全国各地抽调大批的优秀干部和技术工人,支援沈飞厂。
  曾任沈飞厂政治部副主任的宋九如回忆说:“我是1954年到沈飞工作的。1955年,工厂就建设得差不多了。这时,上级调大批的县团级干部和地师级干部来厂。王其恭、王新、胡锡川、刘伟、谢杰三、陈子良等大部分地师级干部都留在了机关,大部分县团级和少量的地师级干部放在车间。”
  此后,沈阳市委书记焦若愚亲自来厂,宣布厂领导的名单。领导班子配齐后,试制56式飞机的生产也开始了。为了加强试制工作,上级在1955年9月,调南方厂厂长牛荫冠任沈飞厂厂长。牛荫冠一到任就提出:集中一切力量试制出米格-17。
  制造米格-17所用的图纸、技术资料以及重要设备和附件成品材料等,都是从苏联买来的。苏联还派专家来厂,他们在各自岗位上亲手指导生产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掌握制造喷气式飞机的技术。工厂从生产技术到机构体制以及规章制度的编写工作,都得到了苏联专家的帮助。各主要生产车间均配有苏联专家,最多时高达51人。
  全员培训,组队赴苏联取经
从1952年到1956年,短短4年时间,沈飞就从几百人发展到一万多人。
  人们凭着无比高涨的热情,投入到造飞机的筹备工作中去。可是,很多人别说掌握修理和制造飞机的技术,甚至连停机坪上的飞机都还是初次见到。其实,不仅地方来的干部职工不熟悉飞机制造的技术和管理,就是一些学航空的老知识分子,也没有接触过当时最先进的喷气式飞机。
  当时沈飞厂上下,最迫切的任务是学习,人们迅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习热潮。曾经分管文教工作的厂老领导贾素萍回忆说:“1952年,我由大连调到沈飞工作。1953年,我们举办了首届工人技术员培训班。教学条件极其简陋,开学典礼是在施工的工棚内举行的;没有教室,就在新建的合作社内开了课。由于学员的热情高涨、教师都尽心尽力地授课。”
  为提升职工的整体文化素质,沈飞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为了系统地培养干部职工,沈飞从1954年专门拨款兴建了5700平方米的业余工学院,并在业余时间举办干部特别班。此外,还选送干部深造。正因为工人素质高,掌握操作技能快,所以生产的飞机质量有保证。
  请进来,还要走出去。当时,沈飞厂引进了苏联专家和苏联技术设备。1955年工厂派7人赴苏工作组深入学习飞机生产技术。参加了这次赴苏学习考察的庄树山回忆说:“我们将原定考察学习计划,改为通过米格-19飞机的生产,了解掌握喷气式飞机研制的全过程,我负责考察学习飞机研制生产准备工作。我们按照分工,各负其责深入到车间第一线,到群众中去向苏联的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学习请教。回国以后,每个同志都写了一份出国考察报告。工厂立即组织有关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夜以继日不分节假日地加油干。”
  1956年12月17日,国家验收委员会在沈飞厂举行了总体验收签字仪式,对全厂建筑安装工程质量鉴定总评为“优”,提前一年零三个月完成了建设任务。
  至此,沈飞厂已经成为一个规模较大的喷气式歼击机制造厂,有力地促进了国产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飞机的提前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