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670期   20210601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一片“创可贴”背后的努力

本报通讯员 李骁 张欣
  “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是一件关于“创可贴”的小事情,却也是一件关乎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情,更折射出基层党组织对于职工安全健康的关心与关注……
  “咱们在生产现场配备的药箱,大家还缺啥?尽管提出来……”钣金构件厂领导班子成员征询职工的意见。“咱别的都不缺,就是创可贴总是不够用。”话音一落,大家纷纷附和:“每天和剪刀、锉刀、榔头打交道,创可贴用得上。”
  这个问题引起了钣金构件厂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如何利用精益理念降低一线员工劳动强度?
  钣金构件厂几位领导仔细观察了几个单元的现场情况后,聚在一起开展了“头脑风暴”。
  “咱先在现有基础上开展工艺改进,组织精益优化工作,不引进复杂大型设备,我们用小设备、小工具去解决老问题。”
  “我组织人去市场上考察新型工具,跳出传统飞机钣金工具,看能不能从别的行业中找到适合我们的设备工具。”
  “不能只买工具,我们要围绕切割问题做精益规划,持续开展工艺创新改进。实现工具自动化。”
  钣金零件近27%都是变曲率复杂结构,受安装环境温度限制,大多为不锈钢、高温合金等高强度材料,成形后半成品上留有不同程度的工艺余量,其去除就成为影响该类零件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目前手工去除余量的方法多为手工剪切,加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这几年任务量逐年增加,大家确实非常辛苦,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公司号召我们通过精益工厂建设实现‘从容’生产,咱们必须想办法降低手工作业的劳动强度!”
  说干就干。钣金构件厂精益、技术团队联合开展了专项改进。
  引入先进工具降低劳动强度
为了解决钣金类产品切割、打磨、钻孔等工序加工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的系列问题,钣金构件厂联合工具管理中心,通过引入市场上成熟便捷的先进工具并结合生产特点合理应用,提高切割效率和质量,降低劳动强度。经过多次研究讨论与实操试验,对比风动、电动、充电等多种类型工具,综合考虑效率、成本、操作性后引入先进工具;同时调研国内制造行业内成熟的小型切割设备,引进简单有效的手持式激光切割机、震动剪和带锯。通过P-Q-R分析选择数量最大、切割难度最高的不锈钢半管类零件为典型进行试用,原本需要一整天的切割、打磨工作量,现在仅需 2~3小时即可完成,完美解决了冲压成形后余量褶皱难切割问题。同时还将此成果推广应用至其他12个零件族类的切割、打磨、制孔过程中,大幅降低工人操作劳动强度,将工人从繁重的手工切割打磨工作中解放出来。劳模孟庆海拍着单元长的肩膀说:“这切割、打磨可比以前轻松多了!”
  优化功能区域,提高作业效率
为了将工具应用更好地嵌入工艺流程,在生产现场设置划线、钻孔、切割、打磨、铣切等综合功能加工区域,按照作业流程进行布局;在功能区内按照“就近原则(POU)”将生产所需物料、工具、辅助用品定置在操作工位周围,结合人因工程学原理,将工位器具的层高、工具取用的距离等因素按工人操作习惯设置,按照“容器即容量”原则配备相应的物料架、工具柜、辅助用品柜。在功能区域内设置零件架、废料箱;同时由月光工段制作手持工具的吊装减重及固定装置。“加上减重装置连单手操作都毫不费力了,而且在这一个区域就能把四五个工序的工作量都一次性解决了!”钣金工杨涛高兴地说道。
  钣金构件厂结合人员技能矩阵图培养一专多能,消除切割、打磨、钻孔瓶颈,同时根据任务量变化具备柔性调配能力,提升整体加工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关键操作编制标准作业指导书,对新工具、新设备的正确操作进行安全化、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工具人人会用,标准作业功不可没!”单元长王本安说。
  做实工艺改进,持续降本增效
精益改进永无止境。钣金构件厂仍在持续关注、寻找更先进、更实用的工具,进一步提升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逐步推进操作工具机械化向自动化/半自动化迈进。同时,加强工艺策划,从源头降低加工流程的繁琐程度;优化毛料尺寸、工装结构、数控切割程序,实现减少余量去除量,降低操作工人劳动强度;通过工序优化,如取消导电硬度、荧光检测等以实现减少零件周转降低磕碰伤风险,避免不必要的表面修复工作。
  另外,钣金构件厂提出的购买三维五轴数控激光切割机需求,目前已经初步通过了技术条件评审。该项目的启动将解决部分材料的切割瓶颈和提高切割精度,通过创新设计制造通用切割夹具、快速定位切割装置等,把工人从繁重的高重复性手工作业中解放出来,实现钣金零件高效能生产。
  学史力行办实事,为民服务解难题。钣金构件厂党委将党史学习激发的干事热情和责任感充分体现到工作中,将职工切身利益真真切切放在心上,关注职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暖民心,做到了为民解忧“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