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653期   20210330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勤学苦练担使命 创新发展守初心

——记航空工业沈飞王学航劳模创新工作室

白华 金玉芬
  2016年,航空工业沈飞王学航劳模创新工作室挂牌成立。该工作室由王学航、王博、张峻峰、胡维革、徐立新5名技能专家领衔组成,是沈飞45厂集机械加工、液压试验、电气控制、焊接技术于一体的智囊团。
  在成立的短短几年时间里,工作室大力开展技术攻关、难点攻关,努力解决单位科研生产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累计攻关百余项,为公司又好又快产品实现作出了很大贡献,受到了全厂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在攻坚过程中他们既是战斗员又是指导员,有效发挥了传、帮、带作用,提高了45厂的整体技能水平。
  攻坚克难 提质增效
作为45厂的技能专家,荣誉有了,责任也重了。在每次零件加工过程中,团队成员都会主动提高工件加工精度,用更高等级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争取做到产品零缺陷交付。近年来,45厂承担的型号任务逐年增多、生产任务繁重,在工作中经常遇到制约生产进度的难点问题,团队成员主动承担关键、重要件和复杂度高、易报废零件的加工,把完成单位急、难、险、重的任务当作重中之重,遇事不等不靠、主动上前;同时充分调动班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凝聚力,保质保量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在加工一种壳体零件时,其最后一道工序是加工内孔,保证内孔与端面的垂直度不大于0.02毫米,难度极高。以往的加工方法是用夹具装夹零件,用夹具的端面定位进行车削,可每次找正夹具端面都很困难,费时费力还难以达到精度要求。但如果不能保证零件的垂直度,就会导致零件报废,不仅影响生产进度,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经过团队成员的仔细研究,发现通过使用转接盘连接四爪卡盘装夹,同时调整以前的加工顺序,增加一道车端面工步并将其与内孔在同一道工序内进行加工,就能够保证零件端面和内孔的垂直度要求。经过改进,该零件一次交检合格率达100%。
  技术创新 勇攀高峰
45厂产品种类繁多,不仅包括飞机零件、四随产品、综保项目,而且各种产品材料品种都不同,并且有些零件会遇到临时派工,工期要求非常紧迫,如果用常规加工方法难以在正常工期内完成交付。在某零件加工过程中,材料多为软铝,由于软铝金属切削性差,用现有的刀具只能使用慢速加工,加工出的零件表面粗糙度差,无法满足要求。团队成员与技术人员探讨后,走访刀具市场进行调研,决定使用多种类型刀具进行试验性加工。通过比较,团队最终确定了立方氮化硼(金刚石)车刀为加工软铝的最佳刀具,并摸索出最佳的刀具角度和切削用量。改进后,该类零件的加工效率和表面质量获得大幅提升,为完成生产任务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团队成员不仅利用小发明、小革新、小创造来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还鼓励同事们进行精益案例改进,实现创新创效。截至目前,王学航劳模创新工作室共申报精益案例50余项、质量改进案例20余项、合理化建议30余项。其中,半圆扇形零件的夹具制作解决了零件装夹过程中的难题,接头类零件的装夹方法保证了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定位稳定性,《某薄壁箱体零件的车削加工》获得2017~2018年沈阳市重大技术难题攻关优秀项目奖,梯形螺纹丝杆镀硬铬后的加工方法已经申报国家专利并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传承技艺 共同进步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团队成员经常将工作中的新方法、新知识在第一时间分享给大家,共同探讨改进生产效率和加工方式的方法,以期达到共同进步,提升班组整体技术水平。
  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以来,团队成员在生产现场多次为45厂技术和技能人员讲解典型零件的加工方法,对大家的工艺规程编制和单位整体零件加工能力有诸多帮助。同事们有技术问题时,团队成员也都会耐心解答,有时还进行示范加工,将自己多年的经验技巧悉数传授,以提高年轻员工的技术能力。在公司举办的劳模大讲堂活动中,团队成员多次受邀为兄弟单位员工做经验分享和交流,用实际行动影响着、感染着、凝聚着身边每个人。
  “技术创新的道路是无止境的,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带领团队不断进步,将青春奉献给航空这片沃土。”在王学航心中,需要他不断学习的地方还很多。在航空报国的道路上,他和他的团队将继续砥砺前行,为航空事业作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