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615期   20201106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塑料袋

曹晋
  以前有人会往我手里塞个塑料袋,后来我自己兜里会揣个塑料袋,现在谁要再给我塑料袋,我就会恶狠狠地说“不需要,你看不起谁呢?”我与塑料袋的渊源要从我那让许多人羡慕的工作说起——跟着通航的飞机去增雨、去灭火、去救援、去巡逻……
  4年前第一次跟着米-26机组执行北方林区灭火任务,那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坐直升机。上飞机前机务人员像母亲一样“千叮万嘱”在机舱里的注意事项。原因是到了火场,空飞机里的人都要自己忙自己的,没有人会照看我,他们还不忘记给我手里和包里塞上四个塑料袋,诡异地对着我笑了笑说“这个很重要”。
  我愣愣地接受着“馈赠”,登上了飞机。带着兴奋的心情,离地面越来越远。高噪声和震动,我下意识地攥着塑料袋。快进火场时吊桶操作员把机舱两侧的瞭望窗打开,这样可以更好地观察下方的火场情况,我也好奇地慢慢靠向打开的瞭望窗。哪知道就在离窗不到一尺的距离,突如其来的巨大吸力,让我眼前一片模糊,我最心爱的眼镜被吸出窗外。没过一会儿,好兄弟白晨在我面前比比画画,最后用笔写上“小心手机、相机不要被吸出去”的纸条递给我。我无奈地告诉他,我的眼镜已经被吸出去了。他在纸上回了两个字“正常”。飞机刚一进火场上空便如同醉汉一样,上下左右晃动,此时的我恍然大悟塑料袋的用途。也许害怕和兴奋让我忽略了胃的感受,一次飞行下来,塑料袋“完璧归赵”。
  参与记录人工增雨,两个字“刺激”。上飞机前手里被塞了数不清的塑料袋,而且身边还有一只红色的塑料桶,升级版的配置让我隐约感受到这次注定是我人生中难得的经历。果然飞机刚进300米高的云层时,我就感觉有一种被人抡来抡去的感觉,失重爬升反反复复,好不容易进到3000米的云层时,飞机外面是仙气飘飘,机舱内是异常“热闹”,斜对面负责操作烟条设备的女孩,一直保持弯腰的姿势,塑料袋一会打开,一会合上。本来想上前安慰她一下,可是看看自己也是自身难保。虽然胃不舒服,但低温才是我最大的“敌人”,单薄的衣服很难保住体温,我发现座椅后面有一箱机务擦飞机用的棉抹布,强大的求生欲让我把大块的抹布盖在身上,蜷在座椅里。一个架次下来,两位飞行员说这次航路上的颠簸连他们都少见,谈笑间他们完成了这次的增雨工作,而那个飞机上的女生在落地后拎着几个塑料袋说:“好饿呀!”
  有了人工增雨的经历,就好像拿到机组的通行证,在参加珠峰地区物探任务时,没有人再往我的手里塞塑料袋。起飞前于哥说测区内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四座。飞入测区,窗外是连绵的雪山,于哥告诉我这是珠穆朗玛峰,那是马卡鲁峰,其实对于我来说这些山峰都长得一样。经历长达6小时的飞行和让我有点失望的几次颠簸后,飞机开始返航,就在接近贡嘎机场的时候,突然一个失重让我心头一紧:“坏了,没带塑料袋”,不过还好我又一次经受住了考验。
  很多人羡慕我能跟机采访,只是他们没有看到一个人在硕大的机舱里“人后受罪”的样子。不要小看这只塑料袋,兜里揣着它,我才更体会到通航飞行员和机组人员所吃的苦。
  每次跟飞前我都会悄悄地揣个塑料袋,并立一个小小的目标,这个故事得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