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821期   20221227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扩大内需为首 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图1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图2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月度同比)

岳俊合
  12月15~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了我国2022年经济工作,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提出明年的经济工作要秉承“稳字当头,稳中有进”的工作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统筹协调推动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经济指标稳中向好 经济保持恢复态势
会议强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我国经济在过去三年年均增长4.5%左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多项指标呈现较好的态势,一些面向未来的结构性指标更有突出表现。今年1至11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3%、3.8%,供给端修复加快,工业生产加速回升,经济保持恢复态势,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指出,预计2022年全年经济总量将超过120万亿元,脱贫县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一,粮食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国家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
  着力扩大内需 畅通国内循环
会议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
  国内拥有超大规模市场的资源优势,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成长性最好的中等收入群体,居民家庭消费升级的趋势也已经非常明显,消费潜力巨大,需要有更多的政策把潜力进一步激发和释放出来。针对这几年受疫情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放缓、预期下降,不敢消费、不便消费,存钱避险倾向上升的情况,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采取强有力措施,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增加消费场景,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提高消费促进经济恢复的能力,进而畅通国内经济循环。
  重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做到“稳中有进”
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会议再次把“稳”字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即要求在促进经济恢复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房地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会议指出,下一步要立足我国巨大需求空间支撑,持续优化需求侧管理,在不偏离“房住不炒”定位之下,要以稳民生为落脚点,以稳市场主体为重要抓手,优化金融监管制度,加大对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金融支持力度。中期要研究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改革完善房地产相关土地、财税、金融等基础性制度,多渠道增加市场化长租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推动房地产企业转型发展,有序构建房地产健康发展新模式。
  我国大型国有金融机构具有较为坚实的基础,但个别中小银行、村镇银行、信托公司等基础相对脆弱。会议指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要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推动加强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严格高管、主要股东资质审核和行为监管,有效隔离产业资本和金融风险,引导金融机构找准定位,专注主业,不断夯实金融健康发展的微观基础。
  近年来,地方隐性债务规模增速总体放缓,但规模仍然较大,特别是部分地方债务压力不断增大,县市级地方政府债务尤为突出。要坚持“开正门、堵旁门、化存量、控增量”,坚决禁止变相举债、虚假化债行为,防范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平台化,加大隐性债务处置力度。会议指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要标本兼治,深化省以下财税体制改革,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建立地方税体系,夯实地方基本财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促进高质量发展
我国拥有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潜力最大的内需市场,制造业规模占全球30%。这是应对风险挑战的坚强保障。会议指出,要坚守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这个根本,把各方面的优势和活力真正激发出来,抓紧补短板、锻长板,努力做到更好生存、持续发展。要坚持底线思维,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夯实基础、加强储备三件大事。要聚焦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卡脖子”问题。要大力提升粮食、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物资储备保障能力,多渠道确保供应安全。
  对于传统制造业,关键是加快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升竞争力,使得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更加坚实。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是加快前沿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开辟更多引领未来发展的新赛道。对于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关键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生态,重视发挥市场力量,大力支持全产业链发展。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工业室主任付保宗指出,当前,建设现代化的产业体系要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出发,既要考虑当前,也要兼顾长远,既要重塑我们的竞争新优势,也要考虑充分发挥我们的传统优势,要以产业链的安全化为基准,要以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为导向,以产业模式的新型化为方向,要加快构筑适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生态。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
外资是观察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窗口。近年来,中国稳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吸引了众多外资企业的目光。今年以来,在全球疫情影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我国吸收外资保持两位数增长,前三季度吸收外资就突破1万亿元。
  会议提出,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并从扩大市场准入、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等方面进行了部署。
  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大现代服务业开放力度,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扩大开放;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促进公平竞争,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加大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要主动对照《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标准经贸协议,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要针对性做好外资企业服务工作。加强同外商沟通交流,及时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为外商来华从事贸易投资洽谈提供最大程度便利,推动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同时,也要推动经贸人员常态化走出去招商引资;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发展,保障各类口岸物流运输畅通,多渠道扩大先进技术及设备、能源资源产品和短缺农产品等进口。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加大对重点国别和制造业等引资力度。
   (作者单位系航空工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