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810期   20221118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坚毅目光鼓舞我前行

班瑞阳
  时间回到2012年,我还是一名大二的在校学生,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天在学校餐厅电视上滚动播报着歼15飞机首次着舰的相关新闻。整个餐厅一下子喧闹了起来,包括我在内的同学们都热血沸腾,“航母style”也成为我们当时最热衷模仿的动作。然而,11月25日播报罗阳不幸牺牲的突发新闻,让本来欢欣鼓舞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
  那是我第一次目睹这位与航空事业、歼15飞机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英雄面容:当新闻画面播放灵车最后一次载着罗阳回到他所奋斗和牵挂的地方,航空人以及沈阳市民冒着严寒自发在道路两侧为罗阳鸣笛送行的时候,泪水不由自主地浸湿了眼眶。
  “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歼15着舰那一刻的画面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这也让我与航空事业相识相遇成为一种必然。在之后的学习时光里,航空成为了我的主要关注点,每当看到电视、网络上看到有关航空的内容时,我都会驻足观看,也了解到航空工业沈阳所被誉为中国战斗机设计研究的基地、航空英才的摇篮。2017年,我选择了航空,循着罗阳的足迹,来到了沈阳所。招聘会上“航空报国”这四个大字让我更加坚定这是我要为之奋斗的方向。
  入职后,正赶上所里转型的关键时期,单位为青年人搭建了高水平发展平台,让青年有机会在重点型号、重点项目的研制中承担关键任务。同样,我们也面临着更多挑战。项目的飞管系统开发验证试验处于攻关时期,作为试验团队中的核心青年骨干,与其他队员一样,心中忐忑不安。在开试后不长的一段时间里,各种各样的难题接踵而至,涉及新技术、新人员、新情况等多项因素,时间一分一秒地在流逝,但试验进度始终推进缓慢,这让我心急如焚。下班路上,我还在为试验着急,一抬头看到了罗阳的塑像就在不远处。站在雕像前,我从他的眼神中读出了坚毅。
  那时所团委正在筹备组建“罗阳青年突击队”,任命我为突击队队长,我下定决心要把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以罗阳为榜样,坚定信念、航空报国,恪尽职守、忘我奉献,为实现新时代航空强国梦想、建军百年目标贡献青春力量。在突击队成立之初,团队成员共同研讨采用系统工程研发流程与方法将研发工具以及试验任务有机结合的思路,在实际中贯彻并使用相关方法,科学性地解决了一些矛盾与难题;所里也为我们组建了集成敏捷验证平台,具备快速迭代、敏捷验证的能力,系统实现了测试过程的自动化,极大提升了试验验证效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这些先进方法理论以及优质平台的牵引下,试验进度与效率有了显著的改善。
  我们这支队伍平均年龄只有28岁,面对全新系统和复杂技术,罗阳精神始终在激励着我们,全体队员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迎难而上,忠诚奉献,加班加点,24小时试验现场不停休。作为队长的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下午,试验现场没有空调,加之试验设备巨大的散热量,滚滚热浪肉眼可见,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浸透。我身旁的一名同事突然脸色惨白、呕吐不止,我与其他同事连忙为他降温。在送他去医院的时候,他还执意说自己没事,还想着刚才的试验没做完。
  我们详细规划试验任务、统筹试验设备,采取24小时倒班工作制、预试验、间歇排故、同期编写试验报告、问题不过夜等一系列举措,最终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按节点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了试验任务,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这背后,是团队成员的日夜坚守,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罗阳精神的践行者,也是罗阳精神的受益者。
  如今,每次经过罗阳雕像前,我都会向他行注目礼。罗阳精神指引着新一代青年航空人,“罗阳青年突击队”在未来将担任更加艰巨的任务,但我们知道只要循着他的足迹,坚定信心、砥砺前行,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