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778期   20220712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健全市场化用工机制全面提升用工效率

  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企业内生活力、实现健康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航空工业沈飞围绕航空工业劳动用工要求,在推进员工“能进能出”工作方面,突出市场化用工导向,不断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劳动用工制度,持续保障员工队伍流动有序、配置合理、结构优化、素质提升,有效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严格公开招聘促进人员质量提高
加强招聘统筹管理。以“注重质量、保证需求、优化结构、讲求效益”为原则,制定年度人力资源配置方案,开展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市场化招聘,全面实现信息、过程、结果公开,公开招聘比例持续达到100%。
  严格市场化招聘标准。严把人才入口关,构建沈飞人才画像,分层分类明确人才标准;组建并持续赋能招聘团队,提高招聘者综合素质;建立线下线上多维度评价体系,实现对人才甄选的全流程考察及数据留存,便于跟踪人才发展全过程,为员工发展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突出“高精尖缺”导向。聚焦发展需要和主责主业,大力实施“百博千硕工程”,承办航空工业首届重点高校博士生双选会,举办清华、北大高端人才专场空中宣讲会,积极策划参加集团公司重点博士专场空中双选会,加大重点院校紧缺专业和博士等高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录用比例,重点选拔综合成绩优秀的高潜质毕业生。
  推进员工管理“三部曲” 营造公平公正工作环境
2020年,强化提升基础管理信息化水平。全面落实“法治沈飞”建设目标,构建并运行智能园区系统,运用“大数据”精准识别隐性不在岗人员,并有效保留员工违规违纪证据,规避劳动用工风险和劳动争议,体现数据背景下的管理公平。
  2021年,强化员工管理的人文关怀。根据长期不在岗人员范围和规范要求分类施策,为履行国企社会责任,充分体现对员工的关心关爱,对于合规的长病人员,组织签订长期病休合同,保障基本生活水平,同时为其缴纳补充医疗保险,帮助解决就医的后顾之忧。2022年,强化“在岗不在状态”员工管理。制定岗位最低履职标准,有效压实责任单位员工管理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领导人员带队伍能力,引导员工树立良好工作态度,对认定为“在岗不在状态”员工进行两次培训考核,通过系统的管理举措,提高员工绩效水平及履职成效,对培训后仍不胜任岗位员工,依法合规解除劳动合同。
  优化考核评价体系激发员工活力
完善员工激励约束机制。系统承接员工忠诚奉献、求真务实、尽职尽责、遵规守纪、爱岗敬业“二十字标准”,对职级积分和绩效考核等评价进行整合优化,建立员工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考核评价结果正负激励应用,将年度考核成绩作为骨干人才入库、职级晋升、薪酬发放、不胜任管理、评优评先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推进“1233”新员工综合管理工程,加强试用期与合同期考核评价。结合新一代人才队伍培育目标,规范建立合规合理、适用实际的试用期、合同期考核评价标准及流程,对评价结果为“不符合录用条件”或未通过合同期考核的员工,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
  建立“红线”退出管理制度体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围绕“质量、保密、安全、廉洁、劳动纪律”等红线制定管理制度,明确严重违纪行为,形成员工“出”的清单,严格员工行为管理,出现员工违反规章制度达到解除劳动合同情形的,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收官之年,沈飞公司将深刻把握航空工业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定位,紧密围绕核心能力提升、岗位价值创造和人才作用发挥,持续完善以劳动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机制,坚持员工的市场化进入、市场化退出,将员工“能进能出”工作落到实处,充分激发广大职工干事创业的活力和效率,为不断开创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人才支撑。  (航空工业沈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