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778期   20220712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阎良跟飞队开创外场试飞保障新模式

许大援
  “3号机空中电源系统故障,6号道紧急落地,各专业‘地堡’待命,准备飞参电脑……”6月8日,航空工业直升机所阎良跟飞队紧急召集现场保障的各专业人员集合“地堡”处理某型机电源系统故障问题。现场保障人员迅速打开电脑,查找该“型号试飞履历本”之前是否有类似故障记录,并迅速初步定位是某电源处理器故障,按照履历本提示,需重点关注某电源处理器参数是否正常……这一幕是阎良跟飞队探索提高外场多型机试飞保障效率的真实写照。
  随着对直升机研究技术不断深入,用户对直升机的需求不断增加,直升机所型号发展“多面开花”。在面对多型号试飞保障任务时,阎良跟飞队审时度势、推陈出新制定了试飞履历本、定制化等多种试飞保障管理新模式。
  “试飞履历本”
每一架飞机从设计、生产到出品都需要经历复杂而艰难的过程,而试飞则是直升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
  为保证试飞工作高效推进,“试飞履历本”应运而生。它包含故障表、软件升级单、技术协调单、技术问题处理单等,每一个类别都有重要的作用。故障汇总表,准确记录着每一次试飞后问题发生的时间、现象、初步定位情况、排故措施等,通过不断更新汇总表,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同一问题的出现频率、解决方法,不仅提升排故效率,还可以总结经验、优化后续设计。协调单汇总表和处理单汇总表,则准确记录着发送和处理时间,跟飞保障的设计员对照这两份单据就可以对所有待处理问题一目了然,全面提升交接工作的效率。阎良跟飞队每一个机载产品也都有自己的履历本,记录着“身份信息”及“成长过程”,跟踪产品一次次更改、升级,逐渐完善,走向成熟。“试飞履历本”是阎良跟飞队有条不紊进行保障工作的宝典。
  “定制化专项保障”
型号多,任务重,排故时间紧是阎良跟飞队面临的巨大挑战。有需求就有机会,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定制化专业保障模式诞生了。阎良跟飞队根据现场型号试飞情况组建了专项保障团队,由现场总师和几个重点部门的主管设计师组成党员突击队,攻坚克难,专项保障任务紧急的试飞项目,提高问题的响应速度。现场其他人员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剩余几个型号的试飞保障工作中,确保各个型号都能顺利完成试飞任务。定制化专业保障模式有效解决了多型机同时试飞人员紧缺的问题,是阎良跟飞队高效高质完成各项任务的秘诀之一。
  “1+1模式”
直升机所阎良跟飞队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全面梳理,在开创“试飞履历本”+“定制化专业保障模式”这种“1+1”组合模式后,还采用“现场+远程”“设计+机务”等系列“1+1”模式。现场保障人员将问题出现的现象准确记录,并将其及时反馈到大本营和主管设计师,可以及时由大本营远程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实现高效反馈、高效处理。现场再依据故障模式,联合机务、飞行员等灵活迅速组建排故小分队,通过以老带新、以主带次等形式开展排故工作,做到细节不放过、问题不过夜,所有问题全面覆盖、精准打击,绝不留一个隐患。
  最重要的是,及时的跟踪反馈机制可以使每一架机的技术状态、故障等情况反馈到总师系统,他们能迅速掌握试飞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使得直升机设计更加注重细节,更加强化连接,不断查漏补缺。
  阎良跟飞队自成立以来,始终在探索外场科研试飞保障模式,把提高外场科研保障效率作为目标,解决人力资源紧张与外场科研任务保障多的冲突,坚持在“融”上出实招,充分利用现场党支部平台聚拢和优化现场保障资源。后续,阎良跟飞队将一如既往地坚持现场“双融双促”的保障新模式,加强与现场各保障单位的融合力度,提高合作质量,有效促进外场科研试飞保障任务高质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