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653期   20210330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一份新春“礼物”

——记航空工业制造院“卫海之翼”党员突击队

陈芝光 袁博
  今年年初,航空工业制造院党员郑璐晗作为队长,接过了“卫海之翼”党员突击队旗帜。他心想:“我们一定要完成好这个项目。既让客户满意,也让兄弟单位的同事们看看我们的战斗力!”
  “卫海之翼”党员突击队承担的任务是某型号平尾研制工作,包括工艺准备、零件制造、装配、检测、喷漆、对接调试及交付等过程,涉及数百项零件(机加件、钣金件、复材件)的制造、数十万件标准件和数十种材料的短时采购、数十套工装模具设计制造,以及6个分部件的装配。
  面对研制任务重、产品技术复杂、设计迭代频繁、交付周期紧张的严峻形势,郑璐晗等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经过多次上、下架、反复周转、平衡试验、无损检测等工序,研制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飞机部件原本模糊的形象逐渐变得清晰。
  某项试验是新机首飞时必须通过的试验,完成这项试验需要使用一件价格昂贵的全尺寸产品。在客户现场,制造院的产品已经装在飞机上,等待放飞。为保证正式试验的稳妥,设计团队特意策划了摸底试验,这样既可以快速评估设计的合理性,又可以避免出现意外情况损失全尺寸试验件。
  然而,一天试验现场忽然传来了一个令整个项目组颇为意外的消息:摸底试验没有成功。
  这时已临近春节,国内疫情又出现反复,摸底试验的失利,使整个项目组蒙上了一层阴影。
  正当大家踌躇之际,主管该型号的副总师刘华东表示:“既然摸底试验没有成功,那就修改一下再摸底一次呗!”轻松的话语难掩背后的辛勤付出,刘华东多次指导设计,完善该方案。
  此时,郑璐晗面前还有别的难题——摸底试验件虽然比真机小,却也是近两米长、两百公斤重的大家伙,在这个物流不畅的春节,如何把它送到远在西安的试验现场;厂房内正在保障另一项重要工件,铆装钳工们分身乏术,人员如何保障?
  大家迅速行动起来。郑璐晗立即组织装配现场分解试验件,评估可以重复使用的零件,配合设计出图,组织投产新零件;曹冠宇、李志欣两位技术员梳理紧固件、钣金件库存,为装配开工做好准备;负责机加件的邵坤、王晓波调整生产计划、赶制急需零件;与此同时,一位重要的铆工、工长刘长宝终于到位,突击队有了“利刃”。
  2月上旬,新制零件到达139厂房。现场已有零件的拆解,改制预装等工作也已就绪。试验件内部空间局促狭小,刘长宝带着两位铆装钳工,连续工作30多小时,终于在第二天下午,将试验件送上了开往西安的专车。
  大年三十的前一天,前方传回试验结果,并为最终正式试验件的方案确定提供了重要依据。这无疑是“卫海之翼”党员突击队收到的最好的新春礼物。
  此后,此型飞机产品在139厂房举办了一个小型的交付仪式。制造院副院长曾元松鼓励大家说:“制造院在本项攻坚工程首次承担7类、15件零件的设计制造机试验验证环节,对于后续承担类似型号、大型复材构件的设计制造及验证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党员们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这些默默付出的党员们,他们是随叫随到的无损检测人员王丙阳、付鑫、郭佩文、马文秋,应急采购从不失手的彭欣,工作在一线项目主管王家齐、质量主管孙帆……
  党员骨干担起最苦最难的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永远战斗在攻关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