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233期   20171128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可敬的机务人

——访首届中国民航机务维修岗位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张超、周上飞、王玮

民航局局长冯正霖为获得个人综合一等奖的选手张超(左一)、周上飞(左二)、王玮(右二)以及获得大赛团体优胜一等奖的参赛队颁奖。 李玮琪 摄

本报记者 任旼

有这样一种职业,冬天在机坪工作的时候,其他外景环境温度可能是零下10摄氏度,但是他们在机坪上工作是零下20摄氏度,夏天机坪上,超过50摄氏度的工作环境是常态。他们维系着世界上最安全的民航系统,也是最可敬的人,他们是民航机务维修人员,承担着保证全国民用航空器持续适航性的职责。

近日,首届中国民航机务维修岗位职业技能大赛在中国民航大学举办,来自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张超、周上飞、王玮获得个人综合一等奖,他们热情洋溢的脸上,有着同龄人的奔放和热血,也透着一股严谨、坚定。

机务维修的日常

张超,2007年起在东航技术公司云南分公司定检部从事飞机维修工作。在机务工作中,主要对波音737NG系列飞机,波音737-300型飞机,波音767-300型飞机,CRJ-200型飞机进行维护。

周上飞,东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虹桥维修基地生产技术部波音机队技术支援工程师。主要负责波音机队737/757/767。

王玮,2006年从民航大学毕业后,进入东航技术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现在在生产技术部MCC做技术支援工程师,主要对波音737NG系列飞机进行维护和维修。

半年来,经过300多场比赛,张超、周上飞、王玮从226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取得胜利。王玮回想道:“取得名次并非易事,我在训练中尤其突出训练各种陌生情况的适应能力,创造各种困难来提高训练难度。比赛中藏龙卧虎、高手如云,心态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比赛结果也证明了他们平常工作中的认真、细致、兢兢业业。在某次飞机检查中,一架飞机出现了发动机滑油系统滑油指示跳变的故障,这个故障发生在空中,而且时有时无,地面测试都是正常的。“当时我判断是线路存在故障,但是地面排故无法重现,空中故障无法测量。后来根据原理分析,结合这个故障发生时间,是在飞机起飞前预增压阶段以后到着陆以前,由此分析判断客舱增压是一个诱因。”最终确定,客舱顶板内线路插头的销钉存在接触不良,飞机增压后机体膨胀导致销钉虚接,更换这两个销钉后故障排除。这是王玮印象最深的一次维修。

在周上飞近10年的维修经历中,他先后两次发现波音手册中标明的线路与实际存在出入,最终使波音修订了手册。一次在处理波音737NG右发电源的故障排除中。周上飞发现,按WDM(线路图手册)测量线路,IDG绝缘供电馈线始终存在短路现象,查了一晚之后他发现是波音的WDM有2处指示灯泡的接入点画错地方。故障虽然排除了,但之后他又查找了左右发/APU/交输电源所有类似原理的相关所有波音手册和厂家手册,发现了在旧版的手册中波音根本没有考虑过类似指示灯,改版后相关左右发的WDM均将电源指示灯的接入点画错了,而波音交输电源指示灯依旧没有加入WDM和SSM(系统原因手册),FIM(故障隔离手册)在此4种电源故障所有的排故中均未将所有的隔离条件给出,如果完全按照FIM手册排故会被指向更换错误的部件给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周上飞测量了其他手册适用性的飞机,发现所有波音737NG飞机均存在这一系列的错误,后续经过一个月的排查,波音手册总计错误4处,遗漏24处,牵涉手册3本牵涉子章节14处最终得到更正。

面对新机型的出现和更替,如何在机务维修上也紧跟民航发展趋势,王玮说:“我们很快将开始运行波音737MAX机型,面对新的机型我们还要不断地学习和研究,学习新的知识和理念,研究新机型在中国运行环境下的特点,虽然飞机是国外制造的,但它是在中国运行,很多东西生搬硬套是不行的,飞机维修还是要从实际出发,多总结分析,找到适合自身特色的维修之路。”

机务维修关乎民航安全

机务维修工作,来自飞机制造厂家的飞机维护要求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飞机的营运人根据要求制定飞机维护的方案,飞机维修生产部门工程师根据飞机维护方案制定每一次需要对飞机进行的维修工作的详细的工作单,最后将工作单下发至机务,由机务根据工作单完成飞机的维护工作。

张超提到,安全无小事,机务工作事无巨细都和飞行安全息息相关。“作为机务人,每一次工作必须做到位,机务人必须有精益求精的精神。而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不论是将来继续在机务维修岗位上成为机务维修的专家,还是在机务维修体系中成为其他方面的专家,都是不可或缺的。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也恰是工匠精神的体现。”对于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机务,张超补充道,“只能靠积累,没有捷径可走。”

每个机务人心里都有一份自豪,这默默的坚守鲜为人知,但机务人就是飞机安全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的把关人。周上飞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机故虐我千百遍,我待飞机如初恋’,也许我们机务人对飞机的爱可能是最深的,希望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维修过的飞机健康翱翔在天际,航后最想听到的也是机组的一句‘飞机好无故障’。”

“有时候这样的爱也是很特别的,当经历过自己维修的机型默默地退出机队时,这份感情更是油然而生,飞机就像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会默默地呵护她不求回报。”目前正在经历着第二次机队波音767飞机退组的周上飞,心里有很多不舍。他用“维修时难别亦难”来形容与波音767相处的日子:爱并痛着。他也热切期望,中国自己造的民用客机飞到世界各个角落,也期待C919经过机务人的呵护,翱翔在世界的上空。

民航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了民航系统的方方面面,机务维修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王玮理解为:民航安全来不得半点虚假,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本本分分,这就是机务人践行民航安全的实际行动。

践行工匠精神

机务维修队伍是践行工匠精神的主力军。当前,我国民航运行规模保持高速增长,保障庞大机队的运行安全,对机务维修管理和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践行工匠精神,也使举办本次比赛的初衷。

“机务维修需要钻研,坚持和团队协作,我觉得这也正符合工匠精神。从进入中国民航大学到入职中国东方航空,民航机务人这个符号已经深深地进入我的骨髓,我想我会一直努力的工作下去,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就像我的老前辈、老师傅一样。对于未来,我很期盼能维修上咱们中国自己造的C919大飞机,我觉得很酷。”王玮这样形容工匠精神。

周上飞把工匠精神解释:言传身教,精细方能致远,守责方能长安。他说:“其实现在我除了疑难故障和测量线路时会去飞机现场,更多的时候是制定排故方案,当有人有技术问题问我时,我会无保留的告知,大家分析探讨清楚了都会更明确故障原因更好的处理故障,对于我的工艺技能,也会到现场进行指导。”他认为,工匠精神就是把每一点做得更加精致,更加细微,所谓精益求精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这一行就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立身航线维修,就是力求在最短的时间排除故障,保证航班的正常运行。

张超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是,匠人所追寻的始终,是一颗匠心。如果唤醒每个人心里的那颗匠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他认为工匠精神的复兴,之于文艺复兴有异曲同工之妙。文艺复兴使欧洲走上辉煌之路,弘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不同时空下的另一次“文艺复兴”。对于美好的渴望,根植在人类的心里,当通过“文艺”点燃了人们追求美好的激情,个人的行为准则也成了追求真善美,整个社会爆发出了积极向上的青春活力,社会走上了复兴之路。“艺术追寻的美,要靠千万次的练笔,千万次的雕琢,千万次的弹奏,只为追求那翩若惊鸿的一笔,震撼心灵的一刻,和沁人心脾的一个旋律。工匠和艺匠所追求的尽头,殊途同归、异曲同工,这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指引着人们追求技艺的完美。”张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