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567期   20200501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饮水思源 恒念来之不易

——《朱子家训》读后感

马丹丹

其“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 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出自明末清初朱柏庐的《治家格言》。

每晚我和孩子一起聆听、阅读《朱子家训》这一精神宝典,这段最有普众意义的家训如说家常,娓娓道来,内心感触很深。《朱子家训》是弘扬优秀家风的经验。它是一部施行家庭教育,培育子女完善人格,接受传统国学文化教育的优秀读本。家训内容包含上辈人对自己人生经验的总结和对后人的期望,规范家人行为、处理家庭事务,以此教育后人。

它教我们勤俭,倡导勤劳节俭的理念。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 恒念物力维艰。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任何一件不起眼的物品都是大自然的赐予与人类劳动的结晶,都有它独特的价值,不可浪费;家训开篇从日常生活行为上入手,教育子女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人的日常作息时间要遵守自然规律,与自然的变化一致,做到事事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在生活作风上,要珍惜粮食、爱惜衣物、开源节流, 过节俭、质朴的生活。要知足常乐,不要一味追求奢华。很多人都憧憬恬然自若的生活,其实很简单,如作者所说, 每天清晨早起,整理自己,整洁地迎接新的一天,当最后一束阳光被收走,便就着月色进入梦乡……保持宁静的心态, 认真地对待每一天。

它使我思考着生活中怎样做人,怎样持家,怎样处世,怎样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当下现实生活中种种病象,社会今天面临的主要危机究其原因是家风不严,道德缺失和信仰危机。在现实生活中,仍出现不少家庭暴力,家庭不和睦。家风不严的诸多教训则警示我们,抓好家风建设,夯实家庭建设基础是何等重要!好家教培养好孩子,要突出榜样的作用,构建和谐的家庭,营造良好的家风。启蒙是家庭教育的重点,也是家庭教育的原则。父母改变1%,孩子就改变100%。婴儿一落地只是一张白纸, 而这张白纸首先是由家庭教育来定其底色,何况修身修心是每个人毕生的课业。人的品德首先是在家庭里生根、发芽、成形。那么,对我们每个人来讲,家庭是自己人生的起点,是情感的苗圃,也是爱的归宿,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炼钢炉”,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家庭教育,即“人之初”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榜样,作为孩子生命的引导者,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因此,家庭教育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 朱子家训》中的大部分思想对于 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借鉴意义。家训包含着“仁义礼智信”的中国优良传统习惯, 在今天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也要继续发扬。对于纷繁复杂的尘世, 要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推荐家人多阅读,勤思考。要保持一种不动摇的意念,以一言一行激励家人,严格约束自己和家人的言行,静下心来修炼出一种好的心性。

《朱子家训》告诫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一个文明的人。它教导我们的宽容、包容、内敛、内秀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美德,彰显了中华文化无比宽广的胸襟和价值观。建立一个和睦的家庭,营造一个温馨的爱巢,都是人们向往和孜孜以求的目标。让我们读一读经典,以此训律自己,规范自己,来审视心灵最底层的那一方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