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567期   20200501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月亮与六便士同在

胡小卫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 亮”。 英国小说家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是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人生经历为原型进行描写的。书中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个只看见月亮的天才。他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耐人深思。

何谓月亮和六便士,月亮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梦想,遥远但令人神往;六便士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生活,有趣无趣都得坚守。本书主人公从一个平庸的证券经纪人到天才画家,他的一生前后分明截然不同。让我们在震惊的同时,不由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反思。一般的俗世人生,哪有这么一分为二界限分明的月亮和六便士。

第一次阅读《月亮与六便士》是刚上大学时,当时大家攀比最多的是谁读的名著多, 为此看了很多书。因为毛姆的名气很大,于是也拿了很多他的书来读。第一次读《月亮与六便士》时,还是非常震惊。毛姆娴熟的笔法,主人公不同寻常的行为和结局的安排, 都不是常理所能解释。回想起来,当时阅历尚浅,根本不能清楚地理解主人公与众不同的行为后面执着的精神,甚至觉得他是一个不负责任自私自利的人。同时也一直不能将小说的名字和书中内容联系起来,就那么囫囵的阅读了,记住了主人公传奇的一生。应该说当时触动我的基本上是这个故事本身的离奇和曲折,以及小说背后著名画家高更的人生。很久以来,我都没有真正地将月亮、六便士和我们真正关联起来。

再次捧读这本书,已经是几十年后。曾经只看见月亮的那个人,经过工作、生活的磨砺,渐渐变成只知低头看六便士遍地,不知明月在何处的人。这次疫情,偶然又拿这本书阅读,当我一字一字看到最后思特里克兰德病死在塔西堤岛时,内心的触动远远不似当年。对于主人公离经叛道的行为方式, 忽然有一些理解和共情。有的人为了自己理想是可以舍弃一切的,虽然特立独行,但是完全能够理解。当然,现在我也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应该像他一样彻底放弃家庭和责任, 追逐理想。只能说,也许天才的极致,和一般人不一样。一般人因为没有那么突出的天赋,也就没有那么彻底放下气概吧!月亮与六便士,应该是因人而异。

主人公的前半生,普通一如我们或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他是一个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有能干体面的妻子,有一双可爱的儿女,有朋友有社交生活优裕而体面。他是一个普通、配合、得体的丈夫和父亲。但是, 在结婚十几年之后,在一切按部就班,安安稳稳的情况下,他仅留下书信一封,抛妻弃子,放弃现实美满的生活,一个人去巴黎画画。在巴黎他过的穷困潦倒,孤苦伶仃,与之前的生活反差极大。但是他的眼睛里有了光芒, 不再平庸,不再配合别人的目光。他的生命除了画画,其他一切社交生活、正常行为方式等等,在他眼里都不是事。

主人公最后的时光是在遥远荒芜的南太平洋塔希堤岛度过的。在哪里与当地一个土著妇女结婚生子,过着原始的生活,直至病死。在这里,他的生命充满了热情。他用手中的画笔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作。 他的画,色彩强烈而单纯,用笔粗犷,具有东方绘画风格的装饰性,与其描绘的原住民的风土人情结合在一起,具有一种特殊的美感。

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的整个后半生,并不像一般小说中的主人公,历经磨难见彩虹。他离经叛道,过得非常贫穷,直至最后疾病缠身,死在遥远的塔希堤岛上。但是,整个后半生,又是他光彩照人,绚丽绽放的最美时期,他是自由而不受束缚的。

抚卷沉思,想着天才画家对现实的决绝和我们普通人为生计的苦苦奋斗,我想凡事不一定非取极致。对于每个人,月亮和六便士都是实实在在地存在。六便士是生活,不可或缺,月亮是心中一抹亮色,让人生有所追求,生命有所附丽。唯愿人生,有满地的六便士,也有光芒四射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