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565期   20200424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爱在字里行间

——读傅雷家书有感

周灏洋

“说到不完整……你提到的完 美,其实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个人生,世界,宇宙,都谈不上完美。”

刚接触到傅雷家书,并没有感受到父爱,而是有种父亲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感。但是,看到后面,傅雷与夫人认真耐心,帮助儿子解决音乐学习过程中,文字传递出了其中微妙的情感变化。“你说常在矛盾与快乐之中,但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父母用体贴入微的话语,用自己的经历帮助远在美国的傅聪摆脱困境。即使是傅雷平时教育子女极为严厉,但对儿子爱的表达上,仍是直抒胸臆,毫不掩饰!“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儿子交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尽管将来你我之间聚少离多,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一个父亲毫不避讳对儿子表达真挚的爱。

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傅雷先生虽然和夫人在“文革”中惨遭迫害,但是仍有令人震撼的民族荣誉感。在信中不止一次对傅聪进行教育,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谆谆教诲之下, 是一个民族翻译家火热的爱国心。傅雷身为一个父亲,不为常人所认同,严格的管教,始终地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体现了“爱之子,则为之计深远”,读者在字里行间里感受到爱,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父爱如山。

从旁观者的角度读一封封家书, 傅雷在信中强调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他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以及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孩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 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一段深沉的父爱,提醒我认真对待生活,始终不忘记民族荣誉感。同时他们之间艺术的交流,也提醒我要不断提升修养,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