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565期   20200424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追随你的心

王磊

如果有一天,上天赋予你这样一种神奇的力量,偷走别人的影子,可以走进他深深隐藏的内心,与最真实的对方交谈,当知道对方痛楚和不安的根源,你会怎样做?会给对方一盏心灯,照亮他前行的路吗?

在法国作家马克·李维的小说《偷影子的人》中,作者用极具电影即视感的写作手法, 以幽默风趣的写作风格,描绘了一个既充满奇特想象又温情浪漫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经常在班上受人欺负的瘦弱小男孩,然而他因为拥有一种特殊能力而强大:他能“偷别人的影子”,通过和影子对话,了解别人的心事, 听见人们心中不愿意说出口的秘密。他开始成为需要帮助者的心灵伙伴,为每一个偷来的影子找到点亮生命的小小光芒。故事里有催人泪下的亲情,浪漫感人的爱情和不离不弃的友情, 清新浪漫的气息和温柔感人的故事相互交织, 带给读者笑中带泪的阅读感受。

影子们对“我”的请求是“为每一个你所偷来的影子找到点亮生命的小小光芒,为它们找回隐匿的记忆拼图,这便是我们对你的全部请托。”于是“我”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使命, 并尽自己所能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们。

人们总是将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 将最隐秘的一面留给自己。一个人外表看起来很强大,但是心灵深处的脆弱也许是不堪一击的。小说中的马格就是这样一个小男孩,他霸道、专横、总是显得盛气凌人,是“我”的敌人。但是“我”无意间偷了他的影子以后发现, 马格其实很不快乐,他的父母对他十分的冷漠,一点儿温暖也不曾给他,他生活在一个无爱的世界里。但是无妨,可贵的是他很有爱心,宁愿被父亲训斥,说他笨, 也不愿狩猎小兔子;同伴走失后, 第一个找到同伴,但仍然不低下高昂的头颅, 讲出一些高傲、蔑视的话来。这就是马格。他足够骄傲,所以小小的“我”只能进一步了解他, 而没有帮助他的办法。大多数时候,人们是不会拒绝别人的善意的,所以“我”成功地帮助了学校的警卫伊凡、帮他走出童年时候母亲早逝所带来的情感缺失的枷锁;邂逅了“又聋又哑”实则患有自闭症的克蕾尔,鼓励她、安慰她, 看到她与众不同的地方,发自内心赞美她其实拥有大提琴般美妙的音色,促使克蕾尔以音乐救赎了自己;读出童年玩伴吕克的心声,去帮他圆医学梦,而吕克又在圆梦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小说细节刻画很出彩,最让人动心的是书中对待生活的优雅从容态度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友善。比如,“我”的母亲,尽管丈夫的移情别恋让她痛心疾首,但她依旧热爱着生活, 深爱着她的孩子,精心布置房间的每一个角落, 为每一个她喜爱的物品起上漂亮的名字,哪怕是厨房窗台上的一只茶壶,也要起名字,让它壶嘴向着窗外,以便观赏风景。母亲给“我”写过一封短信,“我”用它治好了伊凡的心灵伤痛。信是这样的:“……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我将来能开心地茁壮地成长,她期盼我找到一份让自己快乐的工作,不论我在人生中作出怎样的选择,不论我会去爱还是被爱,都希望我会实现所有她对我寄予的期望。”还有其他的信提到“祝你有个美好且幸福的一年”“我远远谈不上是一位最优秀的母亲,你却是一个好得完全超出我期待的儿子”。这些话语很简单、朴实,但是我觉得很温暖、关切又没有压力。书中的亲人、朋友、同事还有陌生人之间满溢着关爱和信任,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会很轻松的。

整部小说,语言幽默诙谐却不失智慧的光芒。读完这本书,你会明白,人生总会出错, 但只要追随自己的心,就永远不会迷失了方向。“我”和苏菲,谈了一段令人艳羡却也危机四伏的爱情,因为“我”始终没有忘怀童年的克蕾尔,当关于克蕾尔的记忆之门打开时,和苏菲的这段感情便走到了尽头。当双方意识到这一点时,分手毅然决然,竟没有半点儿拖泥带水,还互相祝福了对方,结果很快各自又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幸福。也许只是因为是小说里的故事,也许是价值观的不同,但是有时候相互离开意味着重生,并不必然是坏事。有时候,人们追逐的幸福,只是想象中的,当梦境实现,经过一番切身体味, 也许才能明白真正适合自己的是什么。吕克一直梦想当一名医生,但是当他真正投入到医学中时,发现这并不是自己的钟爱,当医生是为了体面,但是做面包却是真正让他快乐和有幸福感的事情。于是他迷途知返,放弃了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再一次回到面包店继承父业。这就是价值观的不同,作品中人物更理性,他们追随自己所爱,为此可以不计代价的付出, 一旦发现事情并非自己所想,又能决然抽身而退,另辟蹊径,直到自己满意,寻到心中所爱为止,无论是人还是事。他们似乎比较洒脱。

篇首引用的莎翁的一句话可以提领小说精髓:有些人只拥吻影子,于是只拥有幸福的幻影。所以,当我们有时候陷入情感或事业的迷茫中时,不妨慢下来,问问自己追求的是幻影还是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