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563期   20200417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竞赛平台成为陕飞技能人才培养摇篮

本报通讯员 李磊

“任务多、难度大,技能要求高, 有效缩短技术水平差距,激发职工学习热情。”谈到竞赛平台发挥的作用,组织者如是说。

“促使基础技术提升,规范操作, 让年轻职工获得更多操作小窍门。”面对劳动强度和技能水平较高的劳动竞赛和技术比武,职工们这么认为。

通过竞赛平台,航空工业陕飞收获颇丰:“全国技术能手”5人、“中央企业术能手”2人、“航空工业技术能手”4人,涌现出赵平、黄卫、张勇、高雨楠、彭晨晞等一大批身怀绝技的岗位工人。一时间,技能竞赛不仅成了企业发现人才、锻炼人才、培养人才的平台,也为企业储备了一批技艺精湛、能力卓越的高水平技能人才,为企业走向国家级、世界级广阔竞技舞台夯实基础。

加强竞赛平台管理,重视技能人才引导。仅去年一年,陕飞公司组织各类主题立功竞赛、劳动竞赛、技术比武、短线攻关突击活动,先后在零件、部件、总装、试飞等生产线几千名职工中开展“青年践行先锋号”“生产突击队”“狼团队”火线授旗。这一过程中,职工职业技能和工作效率显著提升,研制任务高效完成,公司整体技能水平逐步迈上新台阶。

强化竞赛人员培训,加大技能人才培养。针对青年技能人才成长特点,构建以型号任务为中心,以提升素质和技能为目标的技能人才队伍架构,通过竞赛平台加以健全、完善;进行选拔、培养、评价、激励,突出实操能力和解决关键生产难题的能力培养,促进队伍健康发展,进而形成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通过竞赛平台,企业高技能人才数量得以稳步增长,技术人员能力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创新竞赛机制,疏通技能人才成长渠道。搭建形式多样的竞赛技能通道,建立常态化技能竞赛机制。深化职业技能竞赛改革,建立健全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制度,打通竞赛成绩与技能等级晋升挂钩通道,激发技能人才学习提升热情,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技能人才水平。近三年,陕飞组织职业技能鉴定培训2000余人次,开展针对性的技能竞赛赛前培训1000余人次,有力带动技能队伍整体水平提升。如获得第43届、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铜牌、金牌的选手高雨楠、彭晨晞,除自身技术过硬外,皆依托陕飞在竞赛管理、师资力量、实训场地以及激励机制等方面形成的制度保障,接受专门组建的备训保障团队在理论辅导、实践指导、现场演练以及阶段性考核等方面的精准培训。

树立典型,营造技能人才成长氛围。利用内部舆论及企业宣传平台,对竞赛活动大加引导,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大张旗鼓宣传名师带高徒、技能竞赛、职业技能鉴定、大师(劳模)工作室等特色培养模式以及高技能人才先进事迹,激励和带动技术工人扎根航空、立足本职、刻苦钻研,努力提升技能水平,构建起”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如今,竞赛平台已然成了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竞赛平台对陕飞技能人才队伍实力提升,企业科研、生产、管理总体水平提升大有裨益。新形势下,陕飞也对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标准、新高度、新要求,未来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征程也由此正式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