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182期   20170725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为鲲鹏护航(三)

保障团队的日常

本报通讯员 龚静

2017年7月8日  星期六  晴

还不到六点,太阳已经发出了刺眼的光,保障团队陆续走出宿舍,准备进场。

任务节点近在眼前,且时间精度要达到毫秒级。所以只要天气好,就一定会安排飞行。今天依旧有任务——航路训练。我也起了个大早,一同感受保障人员习以为常的一天。

清晨凉爽的空气驱走了丝丝睡意,走进机场,机务已经就位,例行检查、清点工具……随着准备试车的口令下达,保障人员从飞机周围撤离,聚集到不远处的监控楼前,目光却注视着飞机的情况。

7:05,舱门关闭。两架飞机发动机全开,飞机尾部五六十米开外的路灯灯柱,被巨大的气流吹得直摇晃,杨树不停翻动着叶子,远远看去像在鼓掌。

“舱门关闭就说明没有问题,可以飞了”,杨涛向我介绍着经验,眼睛望向飞机的方向。

7:10左右,大运飞机呈编队顺序,相继滑到起点。

7:25,几架飞机先后滑跑,升空。

准备环节的工作告一段落,大家抽空吃了早饭再次回来。

最近,这里发出了高温橙色预警,大家白天工作的时间基本都在最热的时候,一个帽子、一副墨镜,是遮阳的必备用品。时而往返于飞机和监控室之间,时而穿梭在两架飞机之间,尽管算不上繁重的体力劳动,但高温下的外场,哪怕只是站着,也是对人体力的考验。

温度持续上升,保障工作也持续升温,轻触一架架飞机,便可感知到保障的温度。

10:10左右,飞行编队从我们头顶经过,非正式的表演已经足够令我兴奋。

11:30,飞机落地。大家一如既往靠拢过去,像极了开完家长会涌向老师的父母,细细询问孩子的情况。

今天,某架机需要进行发动机50小时定检;还要开展一台显控的升级工作;某侧的一个轮胎磨损,需进一步检查看是否更换……

下午大约三点半,大家一起顶着烈日进场,然后分头行动,在各自岗位上忙碌。

大运像孩子,无论在哪儿,父母都会呵护备加。但是家里的孩子兴许不时会闹些小情绪。

杨涛两岁多的孩子不乐意了:刚开始出差视频时,孩子撒娇说“爸爸不要出差”,过一阵子视频只是叫“爸爸”。现在,只要看到爸爸和自己视频,孩子便用小手一挡,说一声“不要”,然后转过头去。没办法,杨涛只能在妻子的帮助下“偷偷”看看孩子。

日出,日落,又是一天。回家的日子近了,重要的时刻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