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783期   20220729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但问耕耘 也问收获

徐香香
  是烈日,是黄沙,是阳光炙热的汗水。是狂风,是荒原,是漫天卷地的风沙。日出,日落,发射,打靶。智慧的付出点亮了外场的灯火。责任的汗水强健了战鹰的体魄,而那一个个挺拔的身影,早已与远方的胡杨融为一体,定格在家人久久远眺的目光中。
  回首
从项目预研到圆满定型,时间跨越十多年,研制历程中的一幕一幕,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闪现。时间回到2007年,项目的第一次靶场试验——那是黄河边上一个满是棉花田地的小靶场。徐志方、杨小勇带领着我们一帮“小年轻”,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地完成首次飞行试验,为项目后续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棉花田地里充满着美好的回忆。靶场总宽才不到两公里,在那个被嘲笑为农民造导弹的年代,没有遮风挡光、设备齐全的遥测车,设备简陋,杨小勇带着我们穿梭在田地间考察靶场,寻找一个遥测信号好而且看似安全的地方布置遥测站。最终我们将简易遥测设备置于一个小土坡上。
  那一年的我们年轻、天真、好奇、无畏、充满干劲,站在土坡下的小凹坑里,我们开玩笑地说着:“我们还没恋爱,没结婚,没有享受过美好的人生,万一导弹出问题从我们头顶落下,咋办?”谈着,聊着……那一刻的我们感受到人生还有很多事未体验。
  飞机起飞,一个人站在土坡上实时摇着天线,三四个人站在土坡下边,大家紧盯着电脑液晶屏。
  “有信号不?”“天线再向右偏点!”“可能飞机还远着呢!”“用手挡下屏幕,光线太强看不清!”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紧张。有人时不时抬头望向天空,希望能看到导弹从头顶一飞而过的精彩瞬间。
  突然黄敏喊道:“有信号了!”现场瞬间安静,仿佛时间静止了下来。就那么一下,遥测信号消失了,我们伫立着,盯着屏幕。还未回过神来,只听见身后杨小勇慢条斯理地来了句:“正常落地!”
  解析数据确认正常后,接下来的任务是在一大片望不到边的棉地里寻找残骸。在一个农民伯伯的帮助下,我们在不远处的棉地里找到了落下的导弹。
  创新
从立项论证到定型,型号副总设计师孙伟星一直坚守在第一线,制导控制设计是导弹设计的核心,孙伟星一直带领团队攻克关键技术,解决技术难题。
  在某项目研制初期,我们的关键技术攻关遇到瓶颈,在项目搭载飞行试验验证时期,地面仿真出现边界下弹道发散的问题。孙伟星带领团队分析故障,查找原因,在仿真试验室日夜调试,分析验证。由于团队经验不足,我们一次次提出优化设计方案,如滤波器参数优化、控制参数优化等。一个个算法公式进行验证,一个个参数进行确定,最终发现传统的优化设计方案不能解决弹道发散问题。为此孙伟星带领大家查阅文献,与高校的老师交流讨论,向兄弟院所请教,最终提出了创新型改进方案。
  该项技术的使用未有先例,难免会有人信心不足、质疑。面对困难的局面,他笑着说:“咱们专业就不要怕面对难题,就算失败,大不了重来,只要新方案设计合理,理论推导完整,工程验证仔细,就一定能够成功。”在孙伟星的指导下,团队的讨论会议常常从早晨开到下午,又从下午到深夜。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在一双双通红的眼睛、一张张消瘦的脸庞上,但大家都打起十二分精神,撰写试验任务书、准备试验设备、讨论试验方案,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开展试验,分析试验数据,编写试验报告。几个月里,孙伟星带领团队不断解决出现的问题,新的技术方案取得成功。
  传承
一个项目的完成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西北基地的办公室里总呈现这样一幕——四五个年轻人,忙碌着分析数据、写报告,协调工作、汇报工作。“控制”的高小雨、“弹道”的盛启辉、“导引”的王中玉、“总体”的阳晶昇、“火控”的梅志成,还有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出现的“全能型人才”安贵乾,年轻人给基地带来了别样生动的欢乐。
  印象最深的是2020年7月的一天,凌晨4点出发,夜里12点回到驻地。拖着疲惫回宿舍休息,我们只喝了口水,又在电脑前继续紧张地工作,分析数据、编写报告,一直到第二天凌晨3点多。休息了两个小时,大家又回到外场。经过那一番锻炼,团队成长得越来越快,一个、两个、三个……参加的试验连成线;一篇、两篇、三篇……编写的技术报告连成片。一件工作赶着一件工作,忙得“脚打后脑勺”。忙碌中,年轻人成长为团队的技术骨干,最终创造了飞行试验圆满成功的佳绩。
  从预研到定型,项目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发生的故事太多太多。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过:“人们天生都有为比自己更伟大目标献身的激情和内在愿望。”我们正在努力奋斗,点燃航空工业璀璨的星空。有无数的人和故事可以讴歌,可以追问和思考。在“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让我们继续创新,努力开拓,开启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