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758期   20220506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他们是“空中引路人”

刘欣 程子锐 于吉洋
  “开始导航。”“前方直行,请走左侧三车道。”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道路上,汽车精确导航的声音此起彼伏。
  在繁忙的空中交通领域,也实现了这样的“精确引导”。有这样一群“空中引路人”,他们专注于研究支持RNP AR运行的飞行管理技术,引导国产大飞机在“空中高速公路”上高精度飞行。
  RNP AR技术是飞行管理系统支持运行的最高要求,2019~2022年,航空工业自控所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青年团队埋头苦干,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我国自主RNP AR运行能力的突破,将国产大飞机的导航引导主动权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
  迎难题,青年勇担当
对于民机空域规划而言,高精度的RNP既可以提升空域容量,也可以提高飞机运行的效率。自控所RNP导航技术通过自研飞行管理系统与惯性/卫星/无线电组合导航,达到了RNP APCH(即RNP 0.3-1)的导航能力,但在自主RNP AR(即RNP-0.1)运行的实现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是国产飞行管理系统亟需突破的技术难题。
  同时,作为民机重点项目,需严格按照民机“V”字流程进行正向开发,在功能需求分析、核心应用研究到基于FOSA的适航验证过程中,存在许多未知困难,项目需完成关键技术攻关、样机研制和集成验证,前进之路可谓是布满荆棘。
  “关键核心技术是讨不来要不来的”“好,我们自己来干!”自控所飞行管理RNP AR项目联合团队成员们一呼百应。
  节点紧,青年勇攻坚
“节点就是生命线,一分一秒也不能退后!”
  项目时间周期短,技术要求高,而且开展不久,就遭遇了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团队坚持按节点推进工作,以远程协同办公的形式推进项目进度,并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2021年更是无限忙碌的一年,既要兼顾系统设计与软件开发,又要保证环境建设,可以说一分一秒都不能耽误。
  记得2021年的一个夏夜,不知不觉已是夜里11时,项目团队仍在不间断地进行试验、商讨解决方案,团队成员于吉洋、杨磊斌等已连续一周奋战到凌晨了,疲惫的面庞、布满血丝的眼睛中却闪着执着的光。针对RNP AR特殊的飞行引导功能要求,现场项目主管于吉洋一遍遍执行着起飞操作流程,团队在一次次的尝试中不断逼近问题的真相。
  近3个月的联试经历,数不清的飞行试验里程,所有的关键指标均顺利通过,团队圆满完成了RNP AR高精度引导验证。在这个过程中磨练出了团队强大的研发技术能力,获得了专家们的高度认可!
  战疫情,青年勇拼搏
2021年9月起,上海、西安两地接连而起的疫情给项目进展带来了巨大影响。
  为了抢时间,团队成员于吉洋、刘超伟在上海坚守长达4个月之久。这次联试从盛夏一直持续到凛冬,在外场联试人员经历疫情封控与严寒考验的同时,在西安居家办公的团队也尽全力给予外场人员最大程度的支持。祖肇梓、曹植等人为保障所内与上海现场的协同对接,在满足防疫规定的情况下,第一时间申请入所办公,积极协调相关资源,配合外场人员开展试验数据分析。团队通过线上协同办公的方式,组成了外场的“智囊团”,远程分析讨论,帮助解决现场各类技术问题。
  2022年3月17日,在线上召开的民机科研专项结题评审会中,RNP AR项目圆满通过评审,将我国自主RNP运行导航精度提升近10倍,推进了航空核心技术的国产化进程,增强了我国在国际导航领域的话语权与主动权。
  在此刻,大家3年多来付出的智慧与汗水、经历的无数困难与挫折皆成过眼云烟,口罩遮住了脸上的笑容,却遮挡不住每一位团队成员眼中闪耀着的喜悦光芒。
  “春光无限好奋斗,砥砺攻坚再出发”,这是春天的光,更是奋发向上的青春之光。这种不断奔涌的无声力量,指引着航空青年,自信地飞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