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731期   20220118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2021年中国航发1374项标准诞生记

  2021年12月31日,中国航发标准建设进程迎来了阶段性胜利的一刻——1374项集团标准完成编制评审并发布。
  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项高度复杂、极具系统性、基础性和挑战性的工作。2021年初以来,集团上下8000余人次参与、共计形成的1500余万字的集团标准,为建立一套适用、好用、管用的集团标准体系,有效支撑AEOS建设与应用,实现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奠定了初步基础。
  寻标杆 理思路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
  纵观世界,拥有一套完整科学的企业标准体系,几乎是所有世界一流航空制造企业的特定标签。
  “有了标准,才有了秩序。标准是实现技术上统一和广泛协调的重要手段。”中国航发标准建设工作组执行副组长、研究院标准化专业副总师韩松曾对先进企业的标准建设经验做过多次深入研究。
  长期以来,航空发动机标准还存在各单位各自为战、标准不统一、专业不完整、技术要素不全、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要想与世界一流航空发动机企业同台竞技,中国航发必须建立统一的集团标准体系。
  为全局计、为世代谋,中国航发党组高度重视标准建设。中国航发董事长、党组书记曹建国对此强调:“标准对于我们走自主研发道路太重要了。”在2020年8月20日召开的集团标准建设工作推进会上,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李方勇指出要让集团标准成为“体系中的标准、可操作的标准、全覆盖的标准、高水平的标准、统一化的标准”,正式明确集团标准五大定位,强调“集团标准要成为业界的标杆,成为引领规范整个供应链的标准”。
  集团推进标准建设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曹建国多次强调:“标准是一个企业长远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基础。”李方勇亲自挂帅、大力推动,多次组织专题研讨,定期检查督促落实。集团正式发布施行的《集团标准建设实施方案》,经历了数十次修改迭代,以系统思维重构集团标准体系,着重从总体策划上强化标准建设的体系性和系统性,明确了组织管理、目标、思路、原则等,成为集团上下推进标准建设的有力抓手。
  设立集团标准化中心、成立集团标准建设工作组、建立联合工作团队、确定支撑保障单位……集团标准建设工作紧锣密鼓展开,历时一年的1374项集团标准制定工作,由此拉开帷幕。
  集众智 强协同
一年编制1374项集团标准,史无前例、绝非易事。这是一项难度极高、挑战极大、影响因素极复杂的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就要用体系的思维谋篇布局。“我们把需求分析作为标准建设的首要环节,与集团AEOS建设紧密结合,分析标准‘谁来用、在哪儿用、怎么用’,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系统性地梳理出了标准编制计划。”集团科技委副主任、AEOS产品研发体系总师刘廷毅说。
  “我们对标先进企业,按照‘体系化设计、专业化建设’思路,形成制造标准体系框架和建设规划,系统梳理、整合、制定制造领域标准,加快补足短板、提高制造水平。”中国航发黎明副总工程师、集团标准制造领域工作组组长熊瑛说。
  编制标准,首先要有标准的标准,这是拿出“高水平的标准”的前提,集团标准建设工作组下大力气拿出了一套集团标准编写模板,为顺利完成1374项集团标准奠定了坚实基础。
  共同参与、共同贡献、共同分享、共同提高,这是一次充分动员全集团智慧和力量的大会战。
  ——统一策划、统一管理。“标准建设工作组是集团标准建设具体实施的前沿指挥部。为充分发挥专家作用,我们研究提出建立两个专家责任制,一是集团标准工作专家责任制,请专家提需求、做规划、定计划;二是标准制定专家责任制,请技术专家担任主编牵头组建团队,明确一名主审专家全过程指导把关。”集团质量科技部副部长李园春说,“这样做的目的是让集团标准制定真正由专家说了算,同时体现专家的重要价值。”
  响应集团号召,1200余名集团内外专家直接参与集团标准建设,他们大多来自于一线,对集团标准建设有热情、讲奉献,不求回报;组建的编制专家团队更是有数千人,其中既有型号任务繁重的总师,也有即将退休的老专家,还有年富力强的青年才俊,他们在完成本身繁重工作的同时,全力参与到集团标准建设任务中。
  ——管理与技术双轮驱动。集团标准建设工作组细分了6个领域58个专业;集团标准化中心有效发挥支撑作用,面向全集团进行了多场次培训宣贯活动,召开多次研讨会,按照集团标准专业划分设置了58位标准主管、在每个直属单位选派了联络员共计57位,形成了“矩阵式”标准建设推进管控模式。
  集团标准建设工作得到了各直属单位的大力支持。他们积极派出专家参加集团标准制定,鼓励交流分享先进经验,同时也投入大量资源为集团标准建设领域工作组、专业工作组、标准制定联合团队提供支持。
  在推进集团标准编制进程中,方法论是编制团队格外关注的要素。“‘一般’‘基本’‘适宜’‘少量’‘较好’‘明显’这样的字眼要坚决杜绝出现在集团标准中。”中国航发航材院研究员、集团标准金属材料专业组组长袁文明说:“标准不仅要提要求,更要强调执行和方法,不能含含糊糊只管结果、不顾过程。比如原材料标准,一定要加强对材料来源和制备过程控制管理,要通过建立标准对供应商进行全过程管控。”
  2021年,全国各地疫情持续多点散发。标准现场讨论大面积取消,视频研讨会议资源十分紧张。专家们想尽办法克服困难,不惜牺牲宝贵休息时间,“挑灯会战”。“连续第四个周末,从早上9点开始,到晚上8点。即便如此,大家依然一字一句检查,这是让人敬佩的热爱。”中国航发研究院共性技术中心工程师、设计标准化主管李健坤的朋友圈,反映的既是一名标准建设工作者的一天,也是集团标准建设工作的生动截面。
  攒经验 促完善
完成1374项集团标准编制评审发布,并不是终点。
  按照《集团标准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到2022年底,要编制完成集团标准1900项,完成专业门类基本齐全的标准体系策划;到2025年底,要编制完成集团标准4000项,基本建成集团统一、专业完整、要素齐全、技术先进的标准体系;到2035年,要建成与世界一流航空发动机集团相适应的标准体系……
  “2021年编制发布的1374项集团标准,对未来的集团标准建设工作具有打基础、攒经验的重要作用。”韩松说:“后续,我们要进一步优化固化管理模式,并期望借助信息化手段解决大量协调对接工作,实现管理高效化、智能化、可视化,加速推进集团标准研究制定。”
  数量不断激增的背后,质量更显重要。标准是实现自主研发最核心的技术基础要素,促进标准贯彻实施才是推进集团标准建设的题中之义。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向巧指出:“要强化标准应用,注意发现应用中的问题,做好持续改进。”
  按照集团标准“统一化”的要求,凡是已经提炼形成集团标准的,在新增科研生产任务中严格贯彻使用,对应的各直属单位企业标准和各类规范不再允许使用。“我们将坚持建用结合,多措并举开展标准宣贯,促进标准在科研生产活动中的应用实施。”李园春说:“2022年,集团在组织做好后续标准制定的同时,重点推动集团标准贯彻应用,出台贯彻方案、完善管理办法,建立跟踪反馈机制,开展实施监督。”
  集团标准建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迭代优化、循环提升的过程,本次发布的1374项标准质量还有待科研生产检验。在推进标准贯彻实施工作中,对于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将及时改进,进而优化现有标准,形成标准贯彻与标准提升的良性循环机制。
  标准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还需锲而不舍、久久为功。“集团标准建设任务仍很艰巨,要继续努力,加速推进,在今年年底形成与‘AEOS体系初步建成’目标相匹配的成果。”李方勇说。
  集团标准化建设团队一致表示:“我们将以终为始,继续全力投身集团标准建设工作,为实现建成世界一流航空发动机集团愿景提供有力支撑。”(杨雷 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