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673期   20210611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管理创新焕发新活力科技创新激发新动力

——航空工业沈阳所扬州院创新实践

林鹏
  航空工业沈阳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扬州院”)自2019年3月成立以来,短短两年时间,从最初的18人发展到如今的150余人(覆盖17省、29所高校,博士占比20%),承担了各渠道项目70余个、科研经费3.8亿元、新受理专利38项、新获批软著25项、实现成果转化3项;面向全国组建创新联盟,成员单位26家,联合本地企业组建产业联盟,成员单位24家;获批军科委试验示范区、创新工作站、工信部国家工业软件和工业APP航空行业分中心,列入江苏省“十四五”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
  构建南北协同、“1+M+N”的创新发展模式。在沈阳所“北设计、南研究”组织发展新架构中,扬州院作为“南研究”承接载体,围绕“人才支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成果转化中心”三大定位,形成南北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开放协同的发展新格局。按照“1+M+N”创新发展模式,全新构建创新研究院、创新联合体和产业化公司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构建平台化、市场化、利益共享的创新体制机制。以建设“创新型、平台化、市场化”的新型研发机构为目标,秉承“用人所长、英雄不问出处”的用人理念,打造“开放式团队、分布式协同”创新型平台,倡导“在公司价值中充分体现个人价值”的价值观,形成协同创新“基本法”,着力打造自由、开放、诚信、共享的创新文化。
  坚持市场化导向、以价值贡献定薪酬,实施指标契约化薪酬、揭榜薪酬、协议薪酬;坚持人才可为我所用、不必为我所有,试点项目专家外聘、员工兼职取酬等;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明确成果所有权归属、收益分配比例,确保科研人员收益不低于转化净收入的50%。
  构建充分授权、责权统一的差异化项目管理模式。推行项目制管理,赋予项目负责人必要的资源、技术决策权,激发主观能动性,提高项目推进质量与效率。试点项目揭榜、项目后补助、技术蓝军,探索项目跟投、项目众筹等新型项目组织模式,激发创新活力、释放人才智力;坚持“管理必须为项目服务”,财务、人力等管理人员绩效与项目挂钩;加强成果策划,以需求为导向,从对成果数量负责转变为对成果质量负责,从源头提升成果转化率。
  构建小核心大协作、共创共享创新生态。依托孙聪、王浚院士工作站,集聚行业内相关单位,开展重大项目论证;依托创新联盟,建立“基础创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于一体的成长型科技创新体系,与浙大、北航等联盟内高校开展联合人才培养;联合中国航发有关单位组建技术研究中心,加速推进飞发技术攻关,实现强强联合、成果共享。
  按照沈阳所的统一规划,扬州院将以成为国内科技创新标志性企业为目标,力争实现三年上台阶、五年树品牌,“十四五”末,人才规模达到400人,引入或培养职业经理人2~3名,成果转化数量至少翻一番,持续探索股份制改革及核心员工持股等中长期激励机制,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实、做优、做强沈阳所人才支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成果转化中心。
  (本文作者系航空工业沈阳所副所长)小链接:
  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聚焦十方面重点任务,“强化创新核心地位,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排在首位。“十三五”时期,北京举全市之力,筹建国家实验室等5个大科学装置和材料基因组等13个交叉研究平台,涌现出一大批重大原创性成果,目前北京已经成为全球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城市之一。在此基础上,今年北京还将加快建设各类创新平台和
  新型研发机构,着力推动量子、人工智能、生命科技等前沿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取得突破。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北京加快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