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669期   20210528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报国强国的传承

  “两航起义”人员在香港合影,下数第一排左起第三、第四个分别是张启德的母亲和父亲。和同事一起抢修飞机(右为张启德)。

张启德
  我是航空工业吉航的职工,虽然退休多年,但每每想起我热爱并为之奋斗了几十年的航修事业,想起那火红的年代、火热的航修历程,一批批战鹰从我手中飞向蓝天保卫祖国的领空,就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
  立志做航修人,是我父亲从小在我心里播下的种子。我父亲叫张廷荣,曾在云南制造木制飞机,二战爆发后,国内生产不下去了,他们跟随工厂先后迁至缅甸、印度,直至香港启德机场。1949年11月,在周恩来总理关注下,经地下党的协助,父辈们在香港“两航起义”。起义人员随后乘坐12架运输机回到大陆天津眭南道休整学习。1951年4月20日,我在天津出生,为纪念香港启德机场“两航起义”成功,父亲给我起名为张启德。我的出生地、我的名字,与祖国航空事业息息相关,航空情深深融入我的骨髓和血液里,让我与新中国航空工业一起成长,互相见证。
  父亲是上世纪50年代从天津到太原三营盘民航第一机械修理厂(番号221厂)工作,经成都一段时间学习后,又转到北京南苑211厂,后到东北工作的,是为祖国航修事业奉献了一辈子的老航修人。1958年8月,7岁的我随父亲响应国家支援大东北的号召,放弃了北京比较优越的城市生活,从北京国营211厂来到了吉林市郊区国营531厂(现航空工业吉航)。工厂处于创业初期,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是积极高涨的。盖厂房搞试修、边生产边生活,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大干景象。
  父亲是飞机结构修理车间的铆工。每天晚上,兄妹6个听父亲讲车间生产和国防建设的创业故事,讲工厂第一架乌米格-15型飞机试修成功的感人事迹,我们听着飞机夜航的轰鸣声进入梦乡;白天,揣着玉米面窝窝头,步行一个半小时,穿过几个村落到中学上学。艰苦的生活和神圣的航空情节,培养了我坚忍不拔的意志和献身航修的理想。
  1975年9月,经历了5年下乡知青、2年技工学校生活后,我站在了父亲工作过的铆工岗位。我修过歼5、歼6、歼7、强5、歼8各型系列飞机,当过工长,曾连续3年被评为厂级劳动模范。1994年,我调到质量管理处外排组,一直到2011年退休。这期间,奔走于祖国大江南北,为部队服务,排除过许多疑难故障,保证了部队作训需要,带队完成了多次事故机的抢修任务。
  令我难忘的一次抢修是刚到外排组不久,某部队发生一起歼8飞机冲出跑道事故,飞机损坏相当严重,工厂要求我带队急速抢修。面对破损程度比想象更为严重的飞机,以及部队给出一个月修复时间的严格限定,我当时想:“我代表航空工业的形象,再苦再难也要完成任务,宁可累坏身体,决不让脸上发烧。”当即给了部队承诺。随即,开始制定了自制、采购、边修边测量的周密修复方案,仅用25天,圆满完成了空速管换新复位安装,这件事被部队称之为“奇迹”,称我为“战地抢修人才”。
  虽然我70岁了,如果航修事业需要我,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奉献我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