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655期   20210409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女“焊”子的光芒

——记航空工业制造院“三八红旗手”李菊

朱珊
  初春的午后,阳光泼洒,“李菊,又去现场吗?”一个瘦削的身影放慢了速度,回眸现出一个明媚的笑容:“去!”转身又继续行走在绿意渐发的春天里。
  她就是李菊,航空工业制造院线性摩擦焊专业领域的青年骨干。她十几年如一日,一路钻研、一路攻坚,似一朵铿锵玫瑰,傲然绽放。
  冥冥之中结缘焊接,年纪轻轻挑起大梁
“80后”的李菊,最初的梦想并非从事焊接专业,甚至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她还专门避开了填报焊接专业。然而阴差阳错,李菊还是被调剂到了焊接专业,就这样,开启了她的女“焊”子的逐光之路。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李菊并没有因为焊接不是自己心仪专业而放弃钻研,而是投入高昂的学习热情,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继续留在制造院发光发热。
  2010年,入职仅两年的她便开始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焊接整体叶盘的攻关任务。第一次独挑重担,她既兴奋又紧张,“当时做梦都在焊叶盘”很快李菊便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一次次解决技术难题,令同事们刮目相看,称赞连连。2019年,她与项目团队首次突破了技术难度极大的整体叶盘所有叶片一次性焊接和焊前无余量叶片焊接技术,提高了焊接效率,解决了重复装夹带来的定位精度降低问题,她却说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李菊深知自己肩头的担子有多重。于是,文文静静的“小姑娘”不见了,沉着冷静把控大局、技术过硬不断精进的“项目负责人菊姐”出现了。她一边以身作则,钻研焊接技术,一边开朗热情地与同事相处,调节工作氛围。
  攻坚克难毫不畏惧,屡败屡战终迎突破
  2020年对李菊来说,是压力与使命并存的一年。她勇挑重担,承担了某型飞机大型框梁构件的攻关任务。这个项目的难度实在不容小觑,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焊接面积及焊缝长度已达到已知线性摩擦焊技术的最大极限。
  某个夏夜十时半,通明的厂房里,李菊和项目组成员紧张地等待着研究付诸实践的结果,一阵耀眼的火光之后,“焊上了!”大家高兴地鼓起掌来,悬着的心似乎放下了。但是当李菊对焊好的零件进行检测时,却在焊缝中发现了裂纹。李菊坦言:“当时,真的遇到了从事线性摩擦焊以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很多时候,晚上睡一会儿就会醒过来,开始想接下来的工作该怎么做。只有在现场,心才是踏实的。”
  接下来的时间里,李菊和项目组成员不断调整工艺方案,屡败屡战,对每个工艺参数都认真记录并仔细分析。奔波于夏日的厂房,汗水浸透了工作服;深夜安静的办公室,泪水也曾悄悄打湿满是数据的笔记本。但她从未放弃,咬紧牙关,与团队成员通力合作,终于摸清了材料、工艺与结构之间的匹配性。最后一次1:1实物焊接完成后,李菊再一次怀着忐忑的心对零件进行检测,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焊缝质量及尺寸精度均满足设计要求。回忆到这里,她会心地笑了,“现在压力还是挺大的,我手上还有三个项目,活儿不能停。”
  先锋模范躬身笃行,传承接力不忘初心
  有计划,有态度,工作起来高标准严要求,生活中开朗热情好沟通,勇于自我剖析。作为党小组组长,她以党建融入并促进中心工作为宗旨,积极协助支部开展各项工作。“作为科研人员,做好本职工作,遇到问题迎难而上,这就是我们的先锋模范,名副其实的先进。”这是同事眼中的李菊。
  李菊在不断学习深造、雕琢自己的同时,还不忘传承,悉心指导新人。“一路走来,是我的老师张田仓研究员的教导,才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她也把自己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毫无保留耐心地传授给自己的“徒弟”,和他们共同钻研新技术,解决新难题,是他们口中亲切的“大师姐”。
  草木曼发,春山可望。李菊一心专注于线性摩擦焊技术,研究那一道道光芒背后的奥秘,在逐光的路上,自己也闪耀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