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619期   20201120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创新之路上最美的景色

刘良存
  “哐当哐当哐当……”“糟了!皮管末端的快速接头又脱落了!”“快拔掉皮管!”一位师傅大声喊道。听到提醒的师傅飞速跑到气包旁,拔下来一根,声音依旧不对,紧接着又拔第二根、第三根,拔到第四根时,终于找到了漏气的皮管,异响也随即停止,这才让大家紧张的情绪松懈下来。但大家都知道,接下来的工作却并不轻松,皮管在飞机内部击打造成的零件损伤,若情况严重甚至需要更换零件,这也就意味着办理故障单、拆除换新等额外工作接踵而来。
  问题频发 创新破局
  皮管末端快速接头脱落的问题,我在刚进公司不久便经历过。皮管带着金属拴紧件快速甩动的现象,对现场工作的职工安全和飞机质量都存在很大的隐患。目前,资料显示现在很多应对措施都是采用更加可靠的拴紧件,但效果却并不理想。也许是灵光一闪,一个新思路突然涌上心头——是否可以在气源上加一个具有断气功能的装置来进行控制呢?初步方向已经有了,下一步就是要进行详细设计了。
  设计断气阀的关键,是能够实现皮管末端一旦发生皮管快速接头脱落,能够立刻自动切断气源,及时避免皮管无规律甩动问题的发生,同时做到不影响气动工具的正常使用。利用三个多月的业余时间,我通过CATIA进行了三维模型设计、原理优化、结构优化,终于设计出了一个自动断气阀,提出了一个可实现的技术原理解决方案。
  道阻且长 坚持一战
  方案已经设计成功,但实际推广的时候却发现了很多问题:第一、设计结构复杂,整体需要约24个零件配合完成;第二、配合要求高,生产成本太高;第三、虽然结构设计上已经非常紧凑了,但安装在现场的气包上或气路末端时,显得太突兀,体积过大;第四、因为结构复杂性,导致后期的维护维修成本非常高。要想在保证成本、可推广性和后期维护维修基础上设计从原理上和结构上进行优化设计。
  我的生活陡然进入对断气阀的思考模式——去上班的路上、吃饭时、坐在凳子上发呆时、洗脸刷牙时和躺在床上入睡前,一切空闲的时间,我都在脑海里思考各种各样的实现方式,一次又一次检验原理的可行性,也一次次通过CATIA的模拟进行着显性化验证。经过了近两周的日思夜想,我依旧没有得到预想的解决方法,慢慢地我也有了些疲惫,但还是没间断地探索着灵感出现的那一刻。但是想了许久还是没有结果,我开始思考是不是真的很难实现,脑海中甚至闪过了“放弃”两个字,不过我也立刻给自己加油打气,创新的路上本来就困难重重,只要我不放弃,坚持不懈地思索、验证、检验,总有一天我的想法是会实现的,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柳暗花明 邂逅创新之路上最美的景色
  庆幸的是这一天还是到来了。在一天夜里,我躺在床上继续想起这个事情,脑中突然灵光一现,想到一个全新的方案,通过在脑海反复构想实现结构的运动过程,我感到这次有很大可能性会成功。兴奋的大脑、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一直亢奋到凌晨四点多,我才终于慢慢入睡。
  第二天下班后,我通过CATIA绘制脑海里的结构,经过一周时间的绘制和优化,设计出了一个原理实验模型。随后我通过3D打印机打印出了一个原理试验模型实物,并通过初步的试验验证了原理的可行性,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对模型进行了满足其工作条件的最后优化和实物制作。做好的当天晚上我便进行了实物实验,但经过多次实际验证,却并没有实现断气动作,我再一次陷入迷茫,寻找着出现问题的关键点。边改进,边验证,通过对模型结构的调节,再次进行了反复多次的试验。终于,在一次不抱期望的试验中,断气动作得以实现的情况悄然而至。那一刻,我停住了所有动作,看了看工厂里周围只剩下了自己,我静静瘫坐在地上,看着那个成功的模型,内心希望的火苗重新燃烧了起来。
  通过后期的改进实验和优化,终于定型了一个模型。全新升级版的自动断气阀不仅可以实现自动断气,还能实现在拔掉漏气的皮管后自动恢复气路。模型结构也由第一版的24个零件,降低到了仅用8个零件就可以实现全部功能,而且效果更好。新型结构简单小巧,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具有很好的推广性,后期维护成本低,易于维修。研究过程中,我总共提交了四份技术交底书,并成功获得成飞公司节能专项小改小革一等奖。
  创新的路上道阻且长,谁也无法预测成功具体会出现在哪一天。但是我明白,只要我不放弃,坚定不移地朝前走,总有一天,我会看见在前方看见最美的景色,那是我迈向创新之路的初衷,亦是我创新之路的终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