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601期   20200911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为我向导

汪婷婷
  自从毕业参加工作后,遇见一些困惑总不免会想起读研时导师李春雷对我的谆谆教导,从心底涌出一句话:师恩难忘!前段时间因为职称没有评上,内心有些失落,回到家坐在沙发上一直发呆。发呆的时候收到了李老师短信,得知同门师妹考上了武汉大学的博士。从进入这个团队开始,李老师就有着这个习惯,但凡团队成员有了进步,他总是以短信的方式告知同门的其他师兄妹们,所以无论我们在哪个城市,总是会知晓团队成员的学习工作情况。
  收到短信之后,我又想起李老师之前的教诲:“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要坚持自己的选择,并为之努力。”我豁然开朗,赶紧给老师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导师获悉我的心情后,鼓励我继续坚持,并且嘱咐师母给我寄了他最近的学术专著。收到导师的专著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几页读下来,让我想到了读研时候的许多往事,眼前几次浮现起老师当年为我们灯下伏案,认真修改学生论文的情景。
  那时老师刚从天津过来,是我们大学校长亲自挑选的人才,但是李老师从不讲条件,学院分给李老师一间屋子作为书斋,里面的书柜一排一排,全是新闻学专业书籍。他每天除了钻研学术,就是召集我们课题组学生研讨,知识很扎实。我至今还记得他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出乎意料,老师并未直接谈专业知识,而是问怎么看待新闻事业、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老师又重点谈了对“理想”“勤奋”“坚持”这三个词的理解。这堂课对我们触动非常大,对新闻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虽然导师对待生活不讲条件,但是对待工作和学生,导师十分敬畏自己的职责。一个雪夜,我们课题组同学研讨后回宿舍,走在学校小道上,又饿又冷,有一个同学感慨:“这个时候真想喝一杯热牛奶。”这时我们看到一闪一闪的手电光向我们照来,才发现是老师和师母一直跟在我们身后,为我们准备了热牛奶。
  他对每篇论文都是改了又改,哪怕是成稿也要读上几遍、改几次。有几次他让我先写,我不得要领,只好他来改,最后看了成稿,我惭愧又暖心。有一次,我拿着论文成稿送给老师修改,焦急的日子真难熬。10天后,我收到李老师的修改意见,并且附上了论文录用通知单,当时我那种欣喜的心情真是无以言表。3个月后,我又写了2篇论文,找到了李老师。他十分亲切随和,还邀课题组同学一起来讨论修改我的论文,并且帮我把其中一篇论文改好,要我反复揣摩他的修改之处。他似乎看出我忐忑的心情,安慰我说:“你的文字功底还是不错的,只是论文选题要集中。不要贪题材大,也不要贪数量多,多学、多读、多写、多思,就会进步。”他的鼓励让我坚定了信心。一个月后两篇论文都发表在了核心期刊。从这件事,我深刻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也更加注意自己态度和方法。
  后来我参加工作,李老师对我是千叮万嘱不能丢了书。工作中也非常幸运,遇见了许多奖掖后辈的长者,给我指点迷津,在他们的指导下,我采写的稿件质量也不断提高。一有机会,我也会把这些点滴的欣喜和进步告诉李老师,向他问问好。虽然毕业近十年,但我难忘这份珍贵的师恩。
  最近读完了导师的新著,依旧是行文洒脱,虽然有些表述方式今天看来略显理想,但让人感到了一种内在的力量。现如今,老师走上了主管科研工作的领导岗位,他非但没有放缓学术科研节奏,反而学术著作不断,新见迭现、新作频出。李老师时常鼓励我们:“学习需要不断进步,永远不要松懈。”作为学生,我也是时常反思,以葆知识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