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378期   20181204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乘改革开放春风 谱科技奋进乐章

AC312E高高原试飞

C919 10103架机垂尾交付

复合材料车间工人正在进行数控加工

试飞员在对直9国产化飞机进行首飞前的安全检查

直19E首飞 裴根 摄

本报通讯员 黄凤力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习近平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中国各行各业焕发出勃勃生机。40年来,航空工业哈飞乘改革开放的春风,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科技创新能力和型号研发水平不断提升,取得了直升机和定翼机两翼齐飞、型号系列化发展的累累硕果,谱写出航空人砥砺奋进的华美乐章。

创新驱动 型号研制捷报频传

改革开放之初,哈飞顺应历史潮流,实施“军转民、内转外”发展战略,多措并举,通过技术引进、吸收再造和自主研发多种途径,使直升机和定翼机产品谱系不断丰富,研制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1980年,哈飞自筹资金,引进法国宇航公司研制的国际先进的“海豚”直升机生产专利,开始研制直9直升机。在联合生产的过程中,哈飞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学习先进管理方法,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1987年,50架直9直升机生产任务顺利完成后,哈飞又开始对直9直升机进行国产化研制,一场声势浩大的攻坚战正式打响。在直9国产化的过程中,哈飞和近60家参研单位日夜奋战,共完成了570种新材料、1206种标准件、上千项设备和成品的研究工作,攻克了多项重大技术难题,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奋斗足迹。1992年,首架国产化直9直升机首飞成功,使得中国直升机研制水平一举跨越30年。在国内通航发展的牵引下,哈飞又相继研制了H410、H410A、H425民用型直升机,完成了H425精品工程、4吨机产业化、系列化改进改型等任务,实现了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技术跨越,推动了中国民用直升机适航体系建设;为满足国防建设需要,研制生产了武装型、海监型、警用型、训练型、舰载型等系列军事用途的改进型号。至今,该系列直升机已成为我国装备量最大的国产直升机,并出口到多个国家。

在定翼机方面,哈飞瞄准国际市场需求,在吸收运11飞机成功研制经验的基础上,自筹资金,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率先在国内依据国际上通用性最广的美国联邦航空局(FAA)适航规章FAR23部和FAR135部附录A作为设计规范,研制运12系列飞机,开启了我国民用飞机研制、适航验证和管理的第一次大胆尝试。1982~1995年,运12Ⅰ、运12Ⅱ、运12Ⅳ型机相继首飞成功,运12系列飞机实现快速发展。在此期间,运12Ⅱ型机取得中国民航局(CAAC)和英国民航局(CAA)型号合格证,运12Ⅳ型机在国内首次取得FAA型号合格证。在取证过程中,哈飞还成功进行了当时在国际上尚属首次的尾翼结冰失速的高难科目试飞。运12飞机CAA和FAA型号合格证的取得,开创了我国民用飞机取得世界权威适航当局型号合格证的新篇章。运12系列飞机先后获得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印度尼西亚、新西兰、法国、俄罗斯等14个国家的型号合格证/型号认可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有力推动了我国民机适航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在技术合作方面,哈飞与法国、新加坡合作设计研制了EC120直升机,并取得了30多个国家的型号合格证书;与北航合作研制了无人机,已批量交付部队;与空直、航空工业直升机所联合研制了AC352多用途直升机于2016年实现首飞。通过以上型号的研制,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制造、试验和试飞经验。

近年来,在直9、运12平台的基础上,哈飞坚持“直升机与定翼机两翼齐飞、型号系列化发展”的思路,新型号研制捷报频传。在直升机方面,国内首款具备优异高原性能的4吨级双发轻型民用直升机AC312E于2016年成功首飞,并于次年圆满完成高原试飞;积极实践军民融合发展战略,2017年,直19E出口型武装直升机成功首飞,2018年,直19E完成整机鉴定,成为“中国智造”的又一崭新名片。在定翼机方面,2005年,哈飞按照中、美最新适航规章,采用航空领域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开始研制在综合性能上超越世界同座级的新一代双发涡桨通用飞机运12F。在之后的10余年里,哈飞人以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为运12F飞机插上了翱翔的翅膀。2015年底到2016年初,运12F相继取得CAAC和FAA型号合格证,并通过FAA的AEG评审,成为我国第一个通过美国适航当局AEG评审的型号,哈飞的适航能力再次得到了国际权威适航部门的认可。

突破瓶颈 技术进步亮点纷呈

多年来,哈飞科学谋划,集智攻坚,在新型号预研和批生产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设计技术攻关和工艺能力提升,使直升机和定翼机研发技术水平和工业化制造能力得到跨越发展。

在新型号研制过程中,攻克了总体气动、性能操稳、进排气计算分析等19项关键技术。在AC312E直升机研制中,高质量完成高低温、平原和高原试飞,攻克回避区、A类起降特性等验证试飞技术。在运12F飞机研制中,在国内率先掌握了复合材料体系认证、FAR23部飞机机体损伤容限设计验证和适航取证等6项关键技术,并掌握了飞机带模拟冰形干空气试飞验证、涡流发生器设计等国际航空领域先进技术,研制团队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突破了铝合金表面外场修理技术,提升了产品防护等级和品质,获国际认证组织认可。在国产大飞机C919研制中,哈飞突破了大尺寸垂尾共胶接壁板成型工艺、带曲率复合材料壁板自动铺带等关键技术,使复合材料加工技术水平再次迈上新台阶。

科技引领 研发能力大幅提升

哈飞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生存之本、发展之基、自强之道,将其作为武器装备建设和民机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近10年来,哈飞立足科技创新,坚持技术积累和新技术开发并举,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制造体系,研发模式从“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转变为自主研制与联合开发,型号科研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研发能力呈现显著优势。哈飞通过多个型号的预研、研制、技术攻关和批生产,掌握了损伤容限设计与验证、复合材料结构优化设计、适航验证等关键技术,部分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具备了23部通勤类飞机、29部运输类直升机、多种类型军用航空器研发和客户化改进改型能力。哈飞还是目前国内唯一兼具直升机、定翼机研发能力和适航验证经验的主机厂,在产品研发和持续改进方面具备厂所合一的独特优势。

生产制造技术全面发展。通过型号研制、批生产、技术改进和国际合作,提升了直升机核心零部件的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机加、钣金、复材、冶金、部装、总装、试飞等专业的生产制造能力显著提升,具备了中、轻型直升机、通用飞机及大飞机部件制造能力和技术体系,满足了多型号研发和批生产要求。建立了复合材料构件数字化生产线,具备了先进直升机结构和大飞机部件的复合材料数字化制造能力。突破了逆向数字化制造技术、脉动式生产线和数字化装配检测技术,并在科研型号中推广应用。

改革开放40年来,哈飞以科技创新为源动力,攻坚克难,不懈奋斗,在改革中求进步,在开放中求发展,使中国直升机产业和定翼机发展取得质的飞跃,为中国航空工业引进来、走出去贡献重要力量。未来,哈飞将继续秉承航空报国初心,不忘航空强国、强军使命,为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