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352期   20180927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中秋,食在他乡

航空工业洪都 徐敬月

秋天的风,总是舒爽而多情。在幽深的艾溪湖公园里行走,感受这难得的清凉,几多畅心。抬头仰望,高空浅淡的云朵正轻声细语,我为周围的景色所迷醉。不忍心在园里不停地行走,希望在某一个地方停顿下来,看一棵树,再看另一个棵树,静静地享受这一段独特的秋景。

不远处的草坪上,在那簌簌落叶覆盖的地方,有一家男女老少铺开了一张欢乐的野餐垫。和家人的时光最是动人。美食吃起来,浓浓的栗子香远远就已飘来,见他们一口一粒,很开心。妈妈细心地将又圆又香的月饼切开,爸爸负责掰柚子,几个孩子散漫地躺在地上,一口口分食着月饼和柚子,寻节味话家常,不甚欢喜。风起,一片不甘寂寞的枫叶飞旋着落下,然后加入张张笑脸的队伍。在这秋色渐浓阖家正欢的时光里,他们吃的是食,品的是情。

此时,一阵风萦绕着我,从山后徐来,林间吹来,空中飘来,抚弄着我的面庞,把我撩拨得心里发痒,瞬间激起涟漪,回味起曾经在他乡度中秋的食味。

那一年也是中秋团圆节,刚刚异乡求学的我第一次去表舅家做客。由于刚刚过完国庆返校,中秋节也就不打算乘火车再往家里跑了,便决定应表舅一家的邀请去他们家食板栗、尝肥蟹、品月饼、酌桂酒、度中秋。

表舅家住在市郊,算是富裕人家,对面有一条人工河。还没进门,便闻到桂花的香味,幽香扑鼻,沁人心脾。循香而觅,推开虚掩着的院门,就瞥见那又粗又壮亭亭如盖的桂花树。往里走,还有两棵高大的板栗树一左一右地矗立在那儿,像忠诚的卫士一样护佑着表舅的家。与此同时,我听到灶膛铲声阵阵,正在炒板栗……

表舅家是一栋四层“小洋楼”,足有三百多平方米,装修的也很漂亮。表舅妈见我到了,赶忙从厨房端出一大碗炒熟的板栗,一边热情地跟我打招呼,一边喊着我赶紧尝尝。我也不客气,随手抓了一把,剥开一粒送到嘴里:“啊,好香,好甜,味道好极了!”她说:“家里的板栗和别人家不一样,因为旁边栽了一棵桂花树,沾有桂花的香味呢!”果然,这餐前板栗香香糯糯,的确与众不同,不由得让我无比期待接下来的这顿他乡中秋宴。

“无蟹不成秋。”表舅表舅妈在厨房里忙活一下午,兴致勃勃端上的第一道菜便是中秋的标配——螃蟹。记得小时候读《红楼梦》,给老太太上小食,一寸来大的小饺儿。老太太问什么馅儿?婆子们回说“是螃蟹的”。老太太听了皱眉:“油腻腻的,谁吃这个!”每每读到此时,我就想举手:老太太,我要吃!螃蟹馅啊,入口蟹油润口,美哉!中秋食蟹,正是一年中滋味最好的时节。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抓几只螃蟹,最美不过。明末戏剧家李渔是位食蟹名家,他曾道:“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达色、香、味三者之至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

那天吃的是军山湖螃蟹,其名声着实赫赫扬扬。抓起一个,体大膘肥,青壳白肚,金爪黄毛,掰开两边,蟹黄肥厚油足,金黄的蟹膏,左边嘬一口,右边嘬一口,晶莹的膏黄肥腴绵润。此等美味,人间难得!

都说美食与美酒,有一套金科玉律要安排,不知道螃蟹和桂花酒是不是绝配。表舅家的桂花酒是自家种,自家酿,口味自然独特,只闻其味就催人口水直流。学生时的我并不懂酒,但兴之所至,也觥筹交错。美酒入口,抿一口,芳香四溢,再抿一口,醇香入心扉,那亲密的亲情似乎一下子就醉在这浓郁的桂花醇香里了。南宋著名词人吴文英在《宴清都》中曾吟“月挂南楼,凉浮桂酒”,恰好映照了我们那时一家围坐喝着桂花酒畅心赏月的良辰美景。

从那之后每逢中秋之夜,我便会仰望着明月,思念阵阵桂香,遥想那吴刚砍桂,也盼着喝上一杯桂花蜜酒,纵使外面风吹雨打,只消一口便暖入心扉。

月饼,是正经中秋节传统食物,可能随着日子愈红火,人们口味也愈挑剔,大家似乎对月饼的执着渐不那么明显。但月饼在中秋节的地位却仍不容撼动,因为它象征着团团圆圆、甜甜蜜蜜。我们最后压轴的一道美食是月饼,有豆沙味、莲蓉、五仁等口味,一家人分着吃,其乐融融。

夜色已深,我坐着表舅的车依依不舍地往回走,记忆里,齿间仍有留香,心中仍有挂念。

抬头,十五的月儿明亮皎洁,秋风卷着枫叶轻快婀娜地舞着。中秋,带着她或甜蜜或欢快的语言,走进另一个温暖多情的世界。我在倾听,她的呢喃,呢喃着秋的思绪,我的思念。

好像已经很久没有去表舅家过中秋了,又好像一直食在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