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778期   20220712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看这支蓝焰突击队的硬核担当

王艺源 薛晴江
  进入5月以来,型号生产任务加重、排期紧张。航空工业制造院103所(表面工程技术研究所)热喷涂团队以保生产为第一目标,以保质量为最高原则,以保交付为自身使命,为各型号零部件的等离子喷涂、超声速火焰喷涂进行工艺升级和批量生产。面对这场疫情防控和科研生产“双线作战”的“大考”,他们用“保质保量,准时交付”展现出了“冲得上、打得赢”的专业气场,带着一股永不服输的拼劲,开始了披荆斩棘的闯关之旅。
  “风油精的小妙用”
特殊时期,团队成员们扛起了特殊的责任,展现出特殊的担当精神,全力投入抢工保产。自主封控之初,整个热喷涂团队只有4人满足封闭管理的防疫要求,面对试件加工的11道工序、联动转台未调试到位、每天交付量达到正常产能2倍等考验,他们在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准则和工艺规程的前提下,对现有队伍重新分工,随即开始满负荷生产。由于部分产品的结构特点,原本的纯机械臂自动化热喷涂无法保障热喷涂质量。作为103所蓝焰青年突击队的主力成员,聂鑫和王泽两位年轻人二话不说,在“又热又吵又闷”的操作间里,身穿热防护服,头戴防护面罩、降噪耳机,手持喷枪轮番进行人工喷涂。有一天,喷涂作业间隙王泽摘下口罩喝饮料时,不小心把饮料撒在了口罩上,却意外发现口罩的味道变得清新提神。两位年轻人灵机一动,涂点风油精在口罩里是不是可以更提神醒脑?说试就试,果然效果“上头”。
  从那以后,每当下午犯困时,他们便往口罩里涂点风油精,稍事休息恢复体力后,就立即投入到下一轮次的喷涂作业里。从此,驱蚊用的风油精在喷涂间又多了一项“任务”,团队里年轻人开玩笑说这是工作之余的“小创新”。
  “没完成就不踏实”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热喷涂团队里有一位年逾五十、工作经验丰富的孙守堂师傅,他每天主要负责工件的喷涂清理和送风送粉。每当他负责送粉工作时,他都坚持站在操控台前工作。“站着工作能把操作间里面的各种情况看清楚,更重要的是,站着不容易走神。当前任务紧,要尽可能避免返工,尽力保证喷涂一次过。”
  团队中年龄最小的成员表示:“那段时间,大家各尽所能,互相配合,睡前讨论的都是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分配。一个攻关下来,我们觉得我们比以往更加团结了。”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孙师傅在一个个零件、一道道工序上倾注着精益求精与执着专注的工匠精神,用自己的一举一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人。
  “我们会同你们一起”
其实团队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有的家属所在单位也面临着封闭管理的情况,居家上网课的孩子需要照顾;有人的孩子即将面临高考,作为家长本应陪同在孩子身边。团队里的成员都很清楚热喷涂是型号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序,在确定封闭管理后,大家一致克服困难,默契地选择了留下。团队成员回忆道:“我们这个团队几乎不存在商量谁留谁不留的过程,可以说能来的都来了。”院党委同大家一起奋战,大伙也就有了主心骨,工作起来也更有劲头。带头是无声的号召,是最有力的动员。
  “上行之、下效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胜过语言的动员,是潜移默化的引力,是行动力量的生动体现,吃住在一起、攻坚克难在一起,这样的动员力、战斗力,在这个特殊的夏天殊为宝贵。
  “我们没想到的也准备了”
封闭管理后不久,热喷涂团队的其他成员在满足防疫要求后就第一时刻加入生产。为解决生产效率问题,103所协调了智能装备中心的两位工程师,对机械手联动转台连夜加班调试,保障生产效率。
  为了保证质量避免返工,团队内部充分发扬协作精神,103所其他技术部也帮忙承担了质量内控工作,每完成一件产品,就在现场进行内部检控,以此节约外部质检退回产品所耗费的时间。103所在有限的条件里,也为大家尽最大可能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拎包即入住,我们大家可以心无旁骛地保障生产任务,其他的完全不用操心。”
  “让我来”“看我的”,最初朴素的工作热情逐渐变为了坚定的使命感,通过上上下下的努力,相关型号任务均在节点前实现了准时交付。疫情终究会消散,这个与以往不同的夏天里的热爱与坚守始终熠熠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