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566期   20200428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以优质供应链集成服务助力航空工业转型升级

——中航国际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一周年发展纪实

2019 年4 月30 日,中航供应链揭牌仪式在京举行。

中航供应链为航空工业贵飞公司设计研发立体智能板材库。

2019 年11 月8日,第二届进博会期间,承办集团公司2019 航空数字化能力建设论坛暨航空工业首批合格进口设备供应商名录颁布仪式。

2019 年12 月25 日,中航供应链与中国航发东安签订供应链集成服务战略合作协议。

2019 年12 月26 日, 中航供应链与航空工业沈飞、沈飞民机签订供应链集成服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0 年3 月,中航供应链千里护运航空口罩机安家贵州紫云。

本报记者 刘文波

通讯员 刘英瑾

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一季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全国GDP同比下降6.8%。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中国航空工业一季度的发展却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旗下很多单位都完成了一季度科研生产任务,全集团复工复产工作推进得非常顺利,这对于有着成千上万个配套厂家的航空工业来讲,并非易事。

新冠肺炎疫情对供应链的考验是很大的。在航空工业顺利复工复产的背后,中航国际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供应链”)以其专业高效的优质供应链集成服务,贡献出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9年4月,按航空工业、中航国际战略部署,中航供应链正式挂牌成立,新冠肺炎疫情就像一场大考, 中航供应链在这场大考中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一年,改革融合,一年,破浪前行, 走过一周年历程的中航供应链,正在以稳健的步伐朝着“成为世界一流的航空供应链集成服务商”的愿景阔步前进。

用全新体制

把点状优势连接成“链”

当今时代,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世界500强企业保持强劲竞争力不可或缺的手段。

航空工业2018年工作会报告中, 明确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供应链体系列为年度重点任务。同年, 集团公司“十三五”规划中期调整, 明确把现代服务业中的供应链管理作为主业和发展方向。这些都为中航供应链的整合成立埋下了伏笔。

2018年8月,在航空工业供应链体系发展建设专题研讨会上,航空工业党组书记、董事长谭瑞松强调指出,抓紧建设现代供应链体系,是建设航空强国的重要路径,是决定未来发展的大问题。谭瑞松同时明确指出, 中航国际要把供应链管理运营服务作为主业发展,成为世界一流供应链管理服务商。

集团公司2019年工作会进一步明确,中航国际要主动调整主业构成, 深化改革,汇聚和升级采购、物流、仓储业务,建立供应链管理服务体系; 锚定主机厂所仓储物流,打造新型、增值的现代物流供应链,会同主机单位利用全球资源努力补齐先进制造链空白。

中航供应链的整合,由此拉开序幕。

面对集团公司整体战略部署,中航国际如何发挥已经形成的优势,整合相关资源,向供应链专业服务企业全面转型,成为摆在中航国际领导班子面前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经过多方调研和研讨,在仔细分析中航国际的产业结构、优势能力、组织队伍等各方面的情况后,中航国际领导班子最终决定将旗下中航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中航国际航空发展有限公司的优质资源进行整合,成为全新的中航供应链公司,全面承担起助力集团公司打造世界一流航空供应链集成服务体系的历史重任。

“中航国际经过多年的发展,在采购、仓储、物流、信息流、渠道、人才队伍等供应链建设各方面都有所积淀,原中航物流公司、航空发展公司也都各有优势,但这些优势都是一个个点,还没有形成有机的生态圈, 集约效用未能充分发挥,客户体验也不太好。近年来,中航国际一直在夯实现代供应链体系的‘基建’工作。”全程主持中航供应链整合工作的中航国际副总经理李其峰介绍道,“这次整合,就是要通过现代化、信息化、市场化手段,对内部资源进行重组、优化,形成集约优势,实现供应链能力的整体提升。”

20年前,人们从解决均衡生产问题而想到的供应链体系建设问题,现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保障经济安全、提升制造业水平、加强集成创新、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产业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甚至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影响因素。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对供应链的创新和应用也越来越重视。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将现代供应链作为国家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的六大领域之一。2017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家全球供应链领先企业。2018年, 商务部等多部委多次印发有关供应链建设、创新与应用等相关文件,部署在重点工业及流通领域建设现代供应链体系。

国家对供应链建设的战略部署, 更加坚定了航空工业加快现代供应链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天时地利人和,2019年4月30日,中航国际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正如航空工业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张民生所说:“新成立的中航供应链绝不是简单地挂个牌子、改个名称、换个公章,而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客户的需求是我们最重要的起点

中航供应链成立以来,集团公司、中航国际都对公司寄予了很大期望。按照中航国际航空业务“五个能力+一个平台”建设要求,中航供应链以“成为世界一流的航空工业供应链集成服务商”为发展愿景,着力打造“五个能力”中的现代物流服务、零部件供应管理服务和制造技术服务三大核心能力,业务遍及采购、运输、仓储配送、转包生产、设备采购、工程能力提升、自动化装配等供应链集成服务各方面,旨在以专业化核心能力为支撑,依托航空工业并利用全球资源, 努力为航空用户创造更大价值,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提供更好支撑。

在中航供应链全面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由此带来的商业模式、组织构架、企业文化等的变革,都离不开对客户需求的详尽了解以及新型客户关系的重建。

因此,中航供应链的深刻变革, 从走访客户开始。

中航供应链的领导班子成员在经过无数次的头脑风暴,统一了认识, 明确了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和思路以后,便分头开始了对重要客户的走访, 贴身了解客户需求,以便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贴身服务。

其实, 早在8年前, 中航供应链的前身——中航物流就已经开始了对供应链集成服务的探索。2012年, 中航物流就与航空工业贵飞签订战略框架协议,以提高航空工业贵飞公司供应链运营效率、降低成本为目标, 为贵飞公司提供集设计、采购、包装、运输、仓储、加工、配送、信息、金融等供应链前端一体化集成服务,全面提高其物流仓储及配送效率,在保障生产的基础上改善供应链管理水平。供应链外包以后,贵飞不仅没有额外增加负担,而且还通过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减轻了负担,节约了成本,提升了管理水平,实现了整合以后的首次盈利。

贵飞项目,使得贵飞得到了成长, 也为中航供应链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尽管如此,想要系统深入地做好航空供应链管理,还需要脚踏实地地了解每一个客户的独特需求。“由于各个客户的发展历程、发展阶段以及生产模式的不同,对每一个客户的供应链的集成服务往往都是不同的,需要量身定制,没有对客户的需求的深入了解,是做不好的。客户的需求是我们最重要的起点。”中航供应链董事长许彤宇对这点体会颇深。

从2019年4月开始,中航供应链领导班子分别牵头行动,组织精干力量赴航空工业机载公司、西飞、试飞中心、自控所、沈阳所、沈飞、沈飞民机、成飞、成飞民机、贵飞、哈飞、洪都、昌飞、陕飞、长飞,中国商飞、上飞,中国航发西航、南方、东安、黎明、成发、燃机公司等用户单位开展调研,深入了解客户需求,这一走就是大半年。为了给用户制定出个性化的供应链优化方案,每一个方案都要反复修改,历经几轮迭代才能成型。

在中航供应链,记者看到了一本长达几百页的“航空工业沈飞供应链集成服务优化方案”,该方案以大量详实的数据为支撑,涉及仓储、下料、配送、采购与库存管理等各项服务,服务思路清晰、服务措施实在, 这是中航供应链与航空工业沈飞公司共同心血的结晶。“这一方案从走访到成型用了足足五个月的时间。虽然我们有贵飞供应链集成服务项目的成功案例,但是,每一个企业的业务模式、发展阶段、生产流程和文化构成都是不同的,各单位的需求也不一样, 与客户最匹配的方案才是最好的方案!”许彤宇这样跟我们介绍到。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年多的互访交流、现场调研、数据分析、方案设计、路径规划,2019年,中航供应链供应链集成服务推广捷报频传:航空工业洪都供应链集成服务行动方案进一步细化,航空工业成飞区域集货运输模式落地运营……更振奋人心的是,2019年12月25日、26日, 中航供应链分别与中国航发东安,航空工业沈飞、沈飞民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岁末“三连签”,为中航供应链的开局之年画下完美句点。

回望开局之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外风险上升的复杂局面下, 中航供应链2019年实现了营业收入109.6亿元,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这一年,中航供应链领导班子进一步梳理和细化了公司战略,编制了公司的“十四五”规划,明确了公司的核心能力,调整了组织架构,细分了客户需求,规范了业务流程,将企业的内部改革与客户需求、标杆项目结合起来。公司内部的职能管理、制度创新、党的建设等工作也围绕“变革重构、聚焦突破、价值增长”这一主题,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突破。

岁末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前期的交通阻隔和后期陆续复工后的产能不足,配套企业的原材料、零配件的供应一时成为航空工业整体复工复产的重大制约因素。此时, 中航供应链的独特作用就更加凸显出来。

“我们的三级保供体系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疫情期间,由于我们的代表室就在承制厂商一线,可以代表主机厂与承制厂商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协调,进度、质量、交付等问题, 事无巨细。特别是在各地刚刚复工时, 供应商产能还未完全恢复,但却已经积压了很多订单,这时候,谁盯得紧, 就会给谁提前排产,优先供货。我们以自己的不懈努力,在这个特殊时期, 为航空客户的保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许彤宇告诉记者。

可以说,中航国际按照集团公司战略部署整合改组中航供应链的决策,在这个特殊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果让我给中航供应链这一年的整体表现和在疫情期间所发挥的作用打分,我给90分以上!”李其峰的语气中带着赞许,也满怀期冀。

未来已来,前路任重道远

中航供应链成立一年来,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一切才刚刚起步。

在2020年度系统工作会上,中航供应链描绘了公司未来的发展图景:

“我们的商业模式应该是整体协同、整体筹划、平台型的;我们的业务、数据应该是高度融合的;我们的解决方案,应该是跨地域、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的;我们的能力,应该是专业化、标准化、组件化、复用化的……”

宏伟的愿景下,是中航供应链脚踏实地、铿锵有力的行动。也是在这次会议上,中航供应链提出了9项重点工作,无论是商业模式的变革,还是供应链集成服务的落地,无论是采购管理的变革,还是民机供应链服务体系的建立,无论是管理创新还是数字化转型,无论是整体运输水平的提升,还是聚焦航空制造能力、推进元器件集成供应服务,每一步都部署得扎扎实实,每一项工作的背后,都将伴随全新的变革和无数艰难的探索和突破。

与此同时,中航供应链也将文化建设提高到公司战略的高度,并将2020年定为公司的“文化建设年”, 在航空工业集团文化总体框架下,结合公司实际,建设中航供应链特色文化,以文化凝心聚力,为保证公司战略的长期性,履行“航空报国、航空强国”使命奠定坚实基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航供应链的改革征途刚刚起步, 但他们始终步履坚定、稳扎稳打,全力以优质供应链集成服务,助力航空工业转型升级。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中航供应链,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