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565期   20200424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星光依旧灿烂

曲建东


夜深人静,坐在书房,沏一壶茶,捧着一本书,任由灵魂飞入字里行间,飞过高山, 飞过大海,飞过草原,飞过沙漠,从上古时代飞向未来。作别了白天的尘嚣,在灵魂的天空里翱翔,点点滴滴平凡的记忆在漫长的岁月里无声无息地消磨殆尽,年少轻狂的那一抹悸动早已被洗劫一空。每每夜深人静隐隐约约又仿佛回到了从前,回到那少年翘首遥望璀璨的星空,星光依旧灿烂。

曾几何时,每晚读会儿书成了不可或缺的嗜好。一天不吃饭可以忍受,但每天不跑上几公里,不读会儿书,总让人感到不安。灵魂也是需要补给的,除了跑步时的心灵自给,读书也是不错的选择,汲取了养料,灵魂才有力量,才能持久地自由翱翔于那片广阔的天空。

工作太忙,生活琐事多,管孩子都管不过来,哪还有闲暇时间去读书,起初总会找来各种借口和理由。其实,读书又何尝需要整段整段的时光呢。工作之余,平常生活的夹缝中,利用好点点片刻时光便足矣。早上读会儿书,午休前读会儿书,晚上临睡前再读会儿书,赶上运气好时做个甜甜的梦,如此的这番惬意,夫复何求?或者,陪孩子写作业时在一旁读读书,长期下来,既陪伴了孩子,又能潜移默化影响孩子, 引导孩子一起来阅读,如此有意义的事,岂可谓之没有了时间呢。再或是,出差和旅行的时候,也可以带上一两本书, 公共汽车上、地铁上、火车上、飞机上、候车室、宾馆酒店等, 但凡独守的片刻,都可以让灵魂在那文字构筑的世界里飞上好一会儿呢。

记得有一回,从飞机前排座椅的袋子里抽出一本杂志来读,无意中读到了三毛写的一篇文章。文章的开头是这样写的:“我喜欢,将读书当作永远的追求,甘心情愿将余生的岁月,交给书本。”此时此刻,舷窗外云海茫茫,碧空如洗,大地早已不见了踪影。在这万米之巅,能读到如此唯美的文章, 不禁为三毛热爱读书的那份情真意切所感动,身体与灵魂同行在云端,如梦亦如幻,这样的感受真是妙不可言。

生活要有诗,也要有远方,方才不失本色,不枉虚度此生。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生活中,还有什么比得上读书获取的知识多呢,还有什么比读书得到的快乐长久呢。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古今中外,忠奸贤愚,了然于胸。我思故我在, 读书乐其中。

读书也让人心安。几年前,父亲因病在上海中山医院住院, 住进了ICU。守护在ICU病房外的我,几乎每天都能看见有患者被无情的病魔夺去了生命,因为害怕父亲离去,每天都心惊胆战,陪护的那段时光,身心极其疲惫。所幸的是,每天晚上,还能静坐在ICU外面的走廊里的折叠床上读会儿书, 读书的时候,忘记了悲伤,忘记了恐惧,让心安顿了下来。

读书的环境好了,热爱读书的人自然就会多。当下的中国, 越来越重视读书,不愧为世界文明古国,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灿烂的东方文化正以读书这样的方式传承着,传承着不朽的中华文明。

去年珠海出差,参加一次行业研讨。那天,大家从外地陆陆续续抵达酒店。靠近金湾机场的酒店傍海而建,吃完晚饭, 大家提议在海岸附近走走,领略一下金湾的夜景。海风吹拂, 珠海的冬日竟未有一丝的寒意,一件单衫足矣。夜幕下的大海空旷无边,满天的星星点点闪烁,星光洒落在海面上,海浪泛起了粼光,浪花一朵朵。大家谈论较多的话题仍然是研讨会的主题,行走在星空下,漫步在大海边,走着走着,谈论着, 不远处的海岸边竟然发现了一座阅览室,灯火通明。扫描身份证,大家依次进入阅览室,里面很多人在读书,五六排书架, 七八张桌子,满屋子都是读书的人。回到酒店,洗完澡,本打算拿出自带的散文集来读,没想到房间的桌子上已经放了一本书,珠海女作家吕茹的现代诗集《金湾放歌》。诗集中有一首短诗,这样写着:“生活,其实很简单;走一段路,赏一次风景;在路上,无须瞻前顾后;风景里,心中无所求;不要抱怨自己太忙,何必附加过多的任务;生活没有错综复杂, 简单就是快乐。”不是吗?正如吕茹所说,读书,也是简单的, 也是在欣赏人生的风景啊。读书,它是快乐的。第二天大清早, 沿着海边的跑道往返跑了10公里,近5公里的范围内,竟发现了4座那样的全天候自助阅览室。

还有一回,到中国商飞出差,商飞宾馆的每个房间都放了一本《一个国家的起飞》。每一位入住宾馆的朋友通过这本书都可以了解到商飞的发展历程,见识到商飞的央企形象, 感受到商飞的文化底蕴。如今,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在尽其所能创造各种读书的环境,营造读书的氛围,引导越来越多的人来读书。有的单位设置了一些简易的读书角,布置一些小巧的书架,放置一些历史文化书籍,工作之余大家读读书,调解一下气氛,既能提升文化素养,又能展现团队的精神风貌,这又何乐而不为呢?现在的街上,麻将馆少了, 按摩洗脚的店少了,游戏厅少了,网吧也少了;相反的是, 书店多了,阅览室多了,图书馆多了,文化中心多了。社会风气有了很大的改观,人文环境的不断改良,不得不说,读书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读书,不仅仅是个体的事,也是家的事、国的事、民族的事, 读书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希望。一个不读书的民族,如同关在一间没有窗户的屋子里,黑暗而没有生机。犹太民族每人每年64本书,被誉为“读书的民族”,犹太民族也是世界上获诺贝尔奖比例最高的民族,这些都与犹太民族喜欢读书息息相关;周恩来总理从小就立下誓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情怀又是何等的殷殷切切;梁任公也以为,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何以为强?又何以为智呢?莫不是任公他谆谆教诲吾等后辈之多读书,好好读书。如此之重任于肩于身,于国于民,吾辈又岂能无以为怀呢?

趁着大好年华,读书吧,多读书吧,好好读书吧,因为那片浩瀚的天空充满了希望;趁着岁月静好,读书吧,多读书吧,好好读书吧,因为那片广阔的天地充满了活力。当灵魂飞过明月,飞过清风,飞过春夏,飞过秋冬,飞入文字构筑的世界,从云水深处飞入了璀璨的星空。

星光依旧灿烂,那点点星光,照亮了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