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565期   20200424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航空业影响深远

刘晓庆 秦曦 钱勇 刘鲁秦

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政治、经济、社会影响空前。世界贸易组织(WTO) 预测,受贸易紧张局势和经济增长放缓影响今年全球贸易将缩水13%至32%。航空制造业作为全球性产业,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更为直接、更为深远。

商旅需求下降直接冲击航空制造业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航空运输业造成巨大冲击,并将压力持续传导到航空公司、主制造商、产业链及机场、服务公司等,且无法预测这种影响将持续多长时间。航空公司及飞机租赁公司纷纷调整飞机引进计划、缩减资本开支、持续加强风险管控和现金流管理。

波音商用飞机“雪上加霜”。新冠肺炎疫情使波音公司在737MAX停飞、停产的基础上影响加剧。西雅图、埃弗雷特工厂从3月25日起停工, 除787-9/10以外的所有机型暂停生产。同时,波音的两大军用特种机——P-8“海神”海上巡逻机、KC-46加油机也宣告停产。近日波音公司宣布, 从4月20日开始,将在普吉特海湾分阶段恢复所有商用飞机的生产活动。普吉特海湾地区预计约有27000名工作人员投入747、767、777和787等飞机的复产工作,737飞机生产线也将继续致力于恢复737 MAX的生产活动。波音公司在宾夕法尼亚州里德利公园的V-22“鱼鹰”和MH-138“灰狼”直升机的生产设施也将在近日重启。波音已重启了华盛顿州普吉特湾地区的工厂,P-8A反潜巡逻机和KC-46加油机的生产已经恢复。西雅图地区的商用飞机工厂也将在近日恢复生产。

空客“紧急刹车”。4月9日,空客宣布将削减1/3的产能。A320系列的月产能由60架下调至40架,美国莫贝尔工厂停工至4月29日;A330系列月产能由6架下调至2架;A350系列月产能由10架下调至6架;A220系列的减产计划目前仍在评估中。空客曾经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计划将A320家族月产量由60架升至明年的63架,并且在2022年和2023年月产量再逐渐增加1~2架,目前这一计划已经搁置。空客供应商早前已接到指示,减少零部件产量约40%。空客2月订单为0,第一季度生产的60架飞机也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未能如期交付。空客天津工厂从2月10日复工,并已经于3月初交付了1架A319飞机,这也是空客天津总装公司复产后向中国境外交付的首架飞机。2020年1月至3月期间,空客公司共获得356份订单,交付了122架飞机。与2020年2月底的储备总量7670架相比,2020年3月底的储备总量有所减少。

庞巴迪、巴航工业暂停生产。3月24日,由于加拿大安大略省、魁北克省已下令关闭所有非必要业务,庞巴迪暂停在加拿大的公务机生产,这意味着“环球”5500、“环球”6500、“环球”7500的总装全面停产。巴航工业于3月22日表示,将暂时解雇在巴西生产支线飞机的所有非必要工人,并可能在晚些时候宣布进一步措施。

国际航展相继取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有影响的国际航展相继取消,如:原定5月举办的柏林航展,7月举办的范堡罗航展、英国皇家国际空中分列式(俗称“纹身会”)、美国尤玛基地航展、内利斯基地50周年航展等。中国原定4月在上海举办的亚洲公务机展、5月举办的郑州航展等也已取消。

催生飞机保养需求和货运需求。由于大量飞机处于库存状态,为了保持飞机的良好状态,机务团队需要更加频繁地保养飞机,直到航空旅行需求回升,因此对飞机的维护保养成本及需求也随之提高。为此,波音、空客和其他飞机主制造商都为暂时停飞的飞机养护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在无法预期会停飞多久的情况下,长期停飞的飞机养护还有一些需要额外注意的地方。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 的数据,目前国际货运量的45%~50%由客机完成。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绝大多数客运航班被暂停, 预计在6月底前,100多万个航班将处于取消状态。新冠肺炎疫情的快速蔓延,各国对货物及防疫物资运输需求激增,货机市场需求紧迫,甚至有一些国家动用军机开展货运工作。4月4日,有5架军机相继降落浦东机场自提防疫物资。阿提哈德航空货运也将引入一批波音787飞机机队作为全货运客机,初步每周运营34个航班,服务10个市场。

应对航空制造业眼前困局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产生的强烈冲击,主制造商“紧急刹车”,停工停产,调整产能,应对需求的急剧萎缩, 同时给予客户更多选择以保留原有订单;供应商也采取同样措施,停工停产同时寻找替代需求,转移经营重点; 航空公司和飞机租赁公司调整机队规模,客改货缓解经济压力,保障现金流;政府给予各种担保补贴、共克时艰, 避免产业链上更多环节被画下休止符。

主制造商:调减产能、调整交付顺序、开发替代供应源。飞机主制造商面临疫情带来的多重挑战,一方面, 由于各国均出台旅游限制措施,导致旅游需求锐减、大量航司停航,新飞机交付由于航司现金流紧绷甚至断裂而暂停;另一方面,由于各国均处于制造业生产停滞状态,供应链的产能也因疫情而急速下降。对主制造商当前情况最接近的是“9·11”后市场, 该市场在3年内使波音和空客及其供应商群体萎缩,降至约-11%的复合年增长率。由于早前疫情导致的生产暂停,空客公司宣布从印度的采购额从每年的5亿美元增加到每年约6.5亿美元。空客南亚区总裁表示,印度的设计部门一直在以相当大的速度增长, 在未来5年中,来自印度的采购可以超过10亿美元。

供应商:停工停产、休假裁员、转移业务重心。主制造商停工停产已经严重影响了一些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堪萨斯州的美国势必锐航太系统公司是民用飞机结构领域全球最大的独立非主制造商,其总销售额80%来自波音。它为波音供应737机身、787机身及波音所有机型的飞机座舱等,同时,为空客A350生产机身部段和前翼梁。由于波音737MAX生产中断,该公司已解雇28%工人(2800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波音的停产将加剧这一情况。势必锐航太系统自4月20日起,将有2100名休假工人重返工作岗位。该公司未来三周内还将有1700名工人返回堪萨斯州威奇托工厂的各个生产线。波音的发动机供应商GE表示会立即调整公司经营策略,转移公司重心,解决GE及其供应商在航空业务其他领域的拖欠问题,同时增加在军事与国防业务的投入以增加营收。GE航空3月24日宣布,将裁减约10% 的美国员工(约2600人)。同时,由于飞机检修业务大幅下降,GE航空在美国约一半的维修和保养人员也将休假90天。

客户:压缩机队规模、减少客运、增加货运。基于目前对新冠肺炎疫情对航空业影响的评估,航空公司认为即便新冠肺炎疫情过后一段时间,全球航空业也难以迅速恢复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的水平,航空旅行将在2020年下降40%,并且大约需要7年才能恢复到2019年的流量水平。为此,汉莎集团、奥地利航空、布鲁塞尔航空、瑞士航空等航空公司纷纷缩减机队规模,并推迟新飞机的接收,考虑提前退役老旧飞机。飞机租赁公司Avolon近日调整飞机引进计划缩减开支,将拟于2020年至2023年交付的飞机订单从284架减少至165架。加快飞机退役将有助于波音、空客及其供应商的需求状况,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有评估机构预测,通过调整飞机供需模型,降低航空需求增长数字并提高退役率后,在未来5年内新飞机的需求约为6300架,而此前的预测是大约8300架飞机,宽体客机的产量未来三年或将下降60%。

客改货解决当前运力需求缓解航司成本压力。近日,美国航空、加拿大航空、汉莎航空、新西兰航空、大韩航空、埃塞俄比亚航空等诸多航司都已经采用了客机改货运来加大货运航空力量,对于各航司来说,“客改货”不仅能够提高飞机的利用率,也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维持收入的重要举措。

我国以及国际航空产业链纷纷出台各种政策、通知来推动航空货运能力的增长,全球航司也正在积极响应。目前客机腹舱运输依然是我国航空货运的主要运输方式,约占航空货运总量的70%,其中,在国内航线中,客机腹舱运量占比高达82%,在国际航线中,客机腹舱运量占比49%。货运能力的提升成为摆在航司面前的一大挑战,同时也是一大机会。

几点思考

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 我国航空制造业需要主动作为,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压力、应对挑战。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商用飞机的研制、生产、客户服务也产生了重大影响,疫情迅速得到控制的同时,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复工复产,商用航空长期向好基本面不变,外部环境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发展的窗口期。随着国内支线运输快速恢复,加快ARJ21产能建设、稳增产,关注天骄航空、成都航空等ARJ21运营商需求,通过联合申请国家政策等方式提升运营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韧性;C919应紧紧抓住国际相关国家出口管制的间歇,加紧适航取证工作,抢占市场有利时机;CR929应着力做好风险研判工作,加大国际合作的力度和深度, 有效利用国际资源;加快推进产品系列化发展的研究和论证工作,迎接下一个市场繁荣窗口期。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主制造商和供应商的整合,行业格局将进一步深化。针对这些问题,亟需国家从宏观层面考虑,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航空制造产业集聚,整合全球供应链。鉴于供应链的脆弱性,从我国的航空制造业产业安全角度,考虑科学布局供应链,扩大本土化供应比例,迈出可选择性自给自足的坚实步伐,保证供应链稳定性和系统弹性。特别要加强主制造商核心能力建设和供应链建设,提高关键核心技术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