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561期   20200410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平凡的坚守

迟林华

疫情突发之时,航空工业上电在第一时间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远在山西老家探亲的杨斌接到公司的电话,第一时间便返回了上海。杨斌作为后勤保障工作组组长,承担着公司两厂区保洁、消杀工作、两个食堂、四个集体宿舍、厂区之间通勤班车、厂区内停车管理以及设备设施维护保养管理等疫情防控工作。作为上电的衣食住行“总管”,杨斌坚持小事不“小”、后勤不“后”的原则,冲锋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与时间赛跑,赢在起跑线上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了保障全年型号任务的顺利推进,上电必须在第一时间组织复工复产,同时也必须保护好全体职工的生命安全。“事关全公司员工的生命健康,必须做好最全面的保障。”上电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蒲毅给杨斌下达了“军令状”。

时间不等人,在疫情突发的一周内,杨斌带领小组成员利用线上交流平台反复讨论,加班加点制定出了详细周密的《勤保障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实施并做到实时管控。

为了迎接第一批返岗员工,前期必须做足准备。杨斌组织食堂、保洁、宿舍门卫留沪服务人员提前一周到达工作岗位,对两个厂区各个部位都进行了全面保洁、消杀工作,并做到每日至少三次保洁消杀工作,确保厂区、食堂、宿舍等环境安全、放心;同步启动园区、员工宿舍和员工食堂等重点部位的消毒演练,明确专人和消毒时间间隔,多次检验防控方案可行性,反复查漏补缺,根据疫情发展形势精准施策,切实做到防控不留死角……快速准确、事无巨细、有力度、有温度的疫情防控工作准备,为上电的全面复工走出了最坚实的第一步,也给首批复工的员工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衣食住行,员工的事无小事

复工了,员工怎么安全地吃饭是头等大事。

要避免接触,必须要分批分餐。按照设想,杨斌和食堂工作人员讨论出了多个好点子:餐桌设置“飞沫阻挡隔板”,一人一桌,独立用餐,午餐晚餐实施套餐式,统一配餐、分批就餐,尽力避免就餐环节传播风险;同时,积极协调多方餐饮渠道,为员工提供订菜服务,保障菜、肉、蛋、奶等基础生活物资;食堂小卖部也提供油米面的供应,定时为员工提供各类熟食等菜品。这些细小的举措,为上电的复工提供了最直接的保障。复工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中,外地返沪的员工也越来越多。每个外地返沪人员,需要自我隔离,这可难坏了上电的单身宿舍员工们。“集体宿舍都是2~3人间,不符合隔离条件啊。”杨斌在第一时间组织落实重点地区返回人员房间调配,解决了沪苏两地通勤有困难的员工住宿问题。他始终坚守一线,和志愿者们一起为提前回沪的宿舍隔离员工送餐,做到了不漏一人、不漏一餐,直到集体宿舍员工全部安全返岗。

遥远的牵挂,一个也不能少

从疫情开始,上电一直牵挂着湖北的同事们,每天不间断地定时联系远在湖北的同事们,及时了解大家的现状和诉求。按照公司党委的要求,杨斌作为后勤保障组组长,一直在为湖北解封后同事们的返岗行程做准备。

湖北的疫情一天天好起来,好消息也不断从困在湖北的同事们口中传递过来。

“我们这里的数字一直在减少……”

“我们今天可以出小区啦……”

“湖北省内通车了……”

随着湖北疫情的好转,远在湖北的同事们,如何顺利、安全地返回上海,成了此时杨斌心头最重的一件大事。

及时了解最新政策,逐一落实返沪员工的信息,联系接送车辆,安排接送地点、隔离酒店,杨斌忙得像个陀螺一样。“十几个小时,大家回来的安全问题全在这里了,一个细节也不敢马虎啊。”紧锣密鼓的准备,车辆、酒店,还有随车必备的一次性口罩、防疫手套、酒精、消毒液、手持测温仪等疫情防控物资及必备药品,杨斌核实了一遍又一遍,“一定要点对点接啊。”“大家路上都要系好安全带。”“每个人都要带好口罩。”……“返岗直通车”工作群里叮叮咚咚的信息此起彼伏。

万事俱备,只等湖北解封。

3月20日16:00,上电首批赴鄂“返岗直通车”专车启程发车,行程跨越鄂、赣、皖、苏、沪四省一市。

“欢迎大家回家!”在为车上返沪的员工们一一做好相应检查、办理好过路手续后,杨斌又不停歇地带着大家赶往指定隔离地点。三月的上海,早上还是有些清冷,穿着厚厚的棉衣在寒风里跑来跑去的杨斌,却出了一头汗。

核对身份证、工作证和“绿色健康码”,做好体温检测和登记,核实好牛奶、水果、零食和生活日用品的发放,随着返沪员工一个个安全入住隔离酒店、小区、单人宿舍,负责此次“特殊任务”的杨斌悬着的心才放下了一点点。

“战斗还没有结束”,杨斌转身又去接电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