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544期   20200207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特殊时期的习惯性动作

航空工业长沙院 彭彤勇

2020年1月28日,农历正月初四。

原本是我在福州旅游的日子,肺炎疫情蔓延后,退了机票和酒店,老老实实待在家里,看看书,打打游戏,看看电视,一家三口打打扑克,讨论一下疫情分析图上剧增的数字,时间就这么枯燥而无聊地耗着。

突然手机有个短信,拿起手机一看,是长沙市血液中心发过来的,因为疫情影响,无偿献血人数骤减,血库告急,希望能发动大家前去献血,同意请回复Y,会有专人联系。

毫不犹豫就回复了Y。

我很清楚记得,上次献血是在2019年5月底,特意赶在女儿高考之前去了一次,当时弥漫在全家的紧张气氛,去献一次血好像也能缓解一点。到现在已经过了半年,时间间隔是没问题的。

2020年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五。

下午接到电话,声音很甜的小姐姐:

“请问是彭彤勇先生吗?我是长沙市血液中心……”

“没问题,我明天就去。”

被我打断了,对方好像有点反应不过来,“额,您看哪个献血点比较方便……”

“东塘可以吗?哦,东塘没人,那就红星吧。没问题,我明天就去,再见!”

“好的,祝您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通话时间37秒,我应该创造了话务员小姐姐志愿者预约成功的最短通话时间记录吧。

正月初六,天气很好,阳光明媚,正适合出门做一点有益于社会的事情。红星献血点离我家不到5公里,自行车是最合适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了。搬出我的山地车,头盔、墨镜、口罩、魔术头巾,全副武装出发。

到了献血点锁好山地车,上了采血车,和两位护士打过招呼,开始熟练地填表和预测量,电脑里调出档案一看,呵呵,这是我第22次了,总量到了8200毫升,我身体里的全部血液都已经换过一次了,家里有好多血液中心寄来的无偿献血标兵证书和奖牌。拿着手机拍了一下电脑屏幕,今天得发个朋友圈纪念一下,特殊时期的一次习惯性动作。

400毫升很快就抽完了,护士问了几次有没有不良反应,当然是不会有的了。咱这身体肯定不能有啥感觉,想当年还干过上午献血下午踢设计精英杯足球赛的事呢。

虽然说现在是在家躺着啥都不干也为国家做贡献的特殊时期,但是能出门溜达一圈,顺便撸起袖子整个400毫升,还是让人心情格外愉快。我们十几亿人,都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什么破病毒,管它是冠状的还是桶状的,都会被我们打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