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535期   20200103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走出国门的空对空航空摄影师(一)

航空器制造者、航空器销售者都离不开航空摄影这奇妙的艺术来展示、出售自己的产品;而因航空产生的空军、陆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更是离不开一张张有强悍的视觉效果的照片来展示自己在空中的力量。

我国的航空摄影师包含这三部分人:一部分在航空工业各厂所,为科研生产服务、记录;一部分军方摄影师在为宣传任务奔波;另一部分是航空摄影爱好者经常在的民用机场周边进行拍摄。

航空摄影师的盛会是航展,大家会不约而同地前往,相聚,拍摄。

而航空摄影师的最高境界,则是在飞机上以伴飞的方式为航空器,特别是军用航空器进行单独拍摄,并命名其为“空对空”。

我们经常在欧美航空企业官网、航空类网站、杂志上看到这些企业推出的视觉冲击力很强的宣传海报,精美的空对空摄影图片像是活广告一样,让人惊艳。这也是欧美航空生产制造企业利用空对空航空摄影这种直观的视觉艺术,展示、宣传自己产品的一贯做法。而西方世界的空军,则更愿意用强悍威武的猛图,彰显自己的“肌肉”。我也曾梦想过我国也有这样的空对空摄影精品,让民众以视觉的形式感受我国空军的军威、中国航空工业向航空强国迈进的步伐,逐梦蓝天的梦想。

目前我们在网上经常看到的精美的空对空摄影照片,几乎全部出自西方国家航空摄影师之手。而中国,除了少数几名空军摄影师拍摄过一些空对空的照片之外,普通航空摄影师几乎没有机会能参与空对空拍摄军用航空器。

业余航空摄影爱好者要实现空对空拍摄,必须有航空器作为拍摄平台,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高昂成本是业余爱好者所无法承受的。因此,截至目前,中国空对空航空摄影题材锁定在军用飞机或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上。

中国普通居民能拍摄像西方国家那样有着上帝视角的空对空军机图片要追溯到2012年。

2012年,中国航空报社驻欧洲工作站站长陈鹏参加了比利时空对空国际摄影学院,一名中国籍航空摄影师首次参加了北约空军主战飞机的空对空拍摄,也从此叩开了中国摄影师在西方国家拍摄空对空的大门。经过6年的努力,从第一位中国人在西方国家开展空对空拍摄到2019年举办华人专场,他让越来越多的来自中国的航空摄影师步入了航空摄影的最高殿堂。他也由航空摄影师逐渐转变为国人在欧洲空对空航空拍摄的组织者。

近年来,随着中国航空摄影师的视野不断开阔,对空对空摄影的不断探索和追求,开辟出一条条空对空摄影的道路。经过不到十年的发展,中国空对空摄影队伍的足迹遍布欧洲、美洲,民间空对空摄影的人数也逐年增加,已达三十多人。让我们一起通过摄影师的镜头,领略空对空摄影的独特魅力和上帝视角的震撼。(岳书华

汪晨晖:飞翔在美国上空的国产飞机

汪晨晖,在2012年珠海航展时初次接触航空摄影,随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参加过中国、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几个国家的数十个航展。

2017年底,经过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些在美国组织空对空拍摄的朋友,本来想报名参加12月底在亚利桑那组织的空对空拍摄荷兰F-35A和F-16的活动,但是在报名的那一天却因为“你不是我们的盟友国家”这种理由而被拒绝,略有遗憾。而在2019年的3月,他们又在亚利桑那组织了一场空对空的活动,而这次活动则都是民用机型,更让我眼前一亮的是这次有国产飞机初教6(CJ-6)的参加。在亚利桑那学习生活的我自然是不能放弃,便早早地报了名。

我们当日乘坐的是CASA C-212,对于初次坐上运输机进行空对空拍摄的我,事前则毫无经验,在临出发不久前才在网上租了一个D850相机,又在网上买了一个24-120做为短焦拍摄。这次空对空拍摄在马拉纳支线机场起飞,在附近沙漠空域进行拍摄,而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个机场也是美军特战部队进行跳伞训练的机场,在当日一直有类似我们这种小飞机在进行跳伞训练。

起飞后不久,我们最期待的编队便到达我们飞机后方,该编队由两架初教6和一架雅克-11组成,均是由亚利桑那州梅萨飞行博物馆的民间飞机收藏爱好者驾驶。而在异国他乡的我见到国产飞机自然是很兴奋,毕竟这也是众多国内航空摄影爱好者目前可望而不可及的机会。因此在高空中我也是抓住一切机遇,力求好的作品,高空寒冷戴着厚重的手套,穿着羽绒服略显笨重,迅速地按下快门。

2019年9月,在奥地利拍摄的意大利空军F-35战斗机。

2018年7月,在英国拍摄的二战经典老飞机:C-47运输机、兰开斯特轰炸机、“喷火”战斗机。

陈鹏:中国民间空对空摄影发起人

陈鹏,中国第一位职业航空摄影师,现居西班牙。中国大陆第一位在欧洲参与当代战斗机空中拍摄的航空摄影师。2013年被西班牙权威航空杂志“飞机和飞行员”授予西班牙航空摄影大师头衔。

2009年至今,和土耳其、瑞士、西班牙、法国、英国、匈牙利、芬兰、意大利、德国、荷兰、波兰、希腊、瑞典、丹麦等国空军和航空博物馆合作拍摄其宣传照及视频。

2010年,开始为西班牙和拉丁美洲最大的航空杂志“AVION REVUE”做签约摄影师。2012年至今,作为中国航空报社驻欧洲工作站的站长,特约摄影记者。2014年至今,是西班牙皇家空军山鹰表演队随队摄影师。

2016年至今,成为拉脱维亚波罗的海蜜蜂表演队经纪人和随队摄影师。

2014年成立CHEN PENG AVIATION IMAGES航空影像服务机构,协同比利时航空摄影小组,承办欧洲各大航展的空中影像拍摄,合作航展有:芬兰航展、丹麦航展、北约老虎会、荷兰航展、英国皇家空军博览会(航空纹身会)、英国海军航空兵节航空展、比利时圣尼克航展、希腊雅典航展等。

从接触空对空摄影至今,陈鹏使用运输机平台进行空对空作业小时数已达1500小时,使用军用喷气机后座进行空对空作业小时数已达300小时。

2019年9月,在比利时拍摄的P-51战斗机和“喷火”战斗机。

2019年7月,在英国拍摄的“狂风”战斗机。

2019年9月4日,在奥地利拍摄的萨伯105。

罗韬:获得“金像奖”的航空摄影师

罗韬,著名航空摄影爱好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海南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评委推荐奖”获得者,拍摄飞机达20年,2018年荣获中国摄影最高奖“金像奖”。

人来人往的机场向来是明星街拍的必争之地,聚焦在闪光灯下的,不单单只有明星。其实,翱翔在高空中的飞机,也是摄影师镜头下的“宠儿”。航空摄影师——罗韬,用他的镜头,记录了几千英尺高空上各类飞机翱翔的身影。

摄影占据了他大部分的空闲时间,也成为了他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从最初的“地对空”仰视拍摄,到如今近距离“空对空”平视、俯视拍摄,罗韬力争用相机将空中高速飞行的飞机展示出的瞬间美定格下来,并通过一幅幅图片的展示、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飞机、了解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