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535期   20200103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一毫米深的凹槽

航空工业成都所 党晓娟

一毫米的差错在日常生活中也许微不足道,可是一毫米的差错在飞机上,处理不当是会要命的!十多天忙活儿,只为解决那看似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一毫米缺陷。型号研制中,质量大过天。正是凭着强烈的责任心,航空人主动担当,为国家、为型号挽回了潜在的经济损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连续几周的加班,难关终于攻下,翼面强度组的老郭组长高度紧张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回到家中,躺在床上,很快进入了梦乡。

那是一个很甜美的梦。梦中他和女儿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一起放风筝。他们笑着跑着,风筝飞得好高、好远,女儿灿烂的笑脸很美很美……

突然,一阵“叮铃铃”的电话铃声将老郭从睡梦中惊醒。“好的,我马上去!”老郭困倦的脸马上变得异常凝重。此时已近零点。老郭火速穿上衣服,奔出门外。

原来与机身主框连接的机翼接头端面在精加工过程中出现了一个约一毫米深的凹槽。翼身对接接头是疲劳关键件的最关键区域,机身机翼连接载荷都通过这几个接头传递。一毫米的凹槽,哪怕是一条不该有的划痕,如果不妥善处理,小小的凹槽就可能在日后造成飞机在使用中提前出现疲劳裂纹,甚至突然断裂破坏,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想到这些,老郭的心悬了起来……

老郭赶到厂里的时候,工人师傅们像盼到了救星一样,等着老郭拿主意。“没办法,时间紧啊,问题很严重,所以这么晚给你打电话。”负责生产的师傅很内疚地说。由于结构上采用精加工技术,机翼又是整体油箱,密封性要求高,机翼已经装配好了,已经做了密封。现在出现问题,要换机翼接头不可能,只能换整个机翼,这样造成国家重大经济损失不说,时间紧迫,重新加工装配需要很多时间,按节点完成任务的目标似乎是不可能的了。老郭知道,厂里的制造任务非常重,工人长期加班加点工作,也非常辛苦,内心也很同情工人兄弟们。可是,作为强度工程师,必须尊重科学,如果超差处理不当,这样装在飞机上,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此时,最简单的处理方法就是报废,自己担的责任最小,可是国家的损失就大呀。只要有一线希望也要百倍努力地去挽救,想到这,老郭赶紧宽慰工人师傅们,“现在情况我已经知道了,我们会尽最大努力,解决这个问题,攻下这个难关!”

老郭走出厂区,在路边等了很久才打到出租车。由于着急,等车时又受了寒,关节炎又犯了。那天,老郭回到家中已经凌晨三点。躺在床上的他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眠。

第二天,当眼睛肿得像灯泡似的老郭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大家都问他昨晚干嘛去了。他开玩笑说:“一个机翼没了,相当于几个宝马车没了。我们要抢救‘宝马’了!”很快,处理此问题的攻关小组就开始高效地工作了。

根据分析计算,大家认为这样的凹槽对整体静强度影响较小,主要是影响疲劳寿命。必须先进一步弄清楚接头的真实应力水平,通过对几个补强方案的权衡比较,同时对接头的受力和应力进行了更详细的分析,经过多轮计算,再一趟趟地在厂所之间奔波,并与工艺组一次次地协调,最终决定对凹槽部分进行局部精细打磨处理。

一毫米的差错在日常生活中也许微不足道,可是一毫米的差错在飞机上,处理不当是会要命的!问题终于解决了,一毫米的差错花了老郭十多天的时间。厂里的师傅握着老郭的手激动地说:“谢谢你们!你们为我们解决了大难题,挽回了国家损失!”

这样的故事在强度工程师中间是再常见不过的了。特别是对于新机研制,强度工程师每天都会接到各种各样的制造超差单,超差就是对设计的不符合,有的超差处理起来真是头痛呀!型号研制,质量大过天,强度人心里明白。但正是凭着强烈的责任心,积极主动地与相关人员一起认真处理,一次次为国家挽回了巨大经济损失,创造了一个接一个的奇迹。其中的艰辛只有强度人自己知道。如今老郭50多岁,长年辛苦的工作,让他头发少了,也白了,可在研究室,他的工作激情仍然不逊当年!他像一团火一样激励着专业组的年轻人们。研究室一大批像老郭这样的同志倾出满腔热情,他们书写着一页页朴实而又美丽的人生篇章,诠释着强度人“强战鹰体魄,度万里长空”的追求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