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313期   20180616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真情总在天地间

我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航空工业上电 蒲毅

近期,我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被书中的故事深深地感动着。

这是一本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编写的系列采访实录。通过人物专访的形式,回忆并重现了习近平年轻时那段燃情岁月。朴实的语言,生动的描绘,让我们穿越时间和空间,去回望习近平在黄土高原上的七年青春。

读这本书,我感动于习近平在艰苦环境下的刚强意志和顽强精神。

1969年,下乡当知青,习近平是自己坚持要去的。老师好心劝阻,但他却去意已决。习近平回忆说,在离别的火车站,很多人都哭成一片,只有他在微笑。迎接他们的延安黄土地上,老百姓自己都吃不饱饭,却向从大城市中来的中学生张开了臂膀。虽然在陕北农村过着艰苦的生活,却感觉来到一个新鲜、前景有更多可能性的土地。

习近平在自己的文章写道,几年中,他过了四大关:一是跳蚤关。在城里,从未见过跳蚤,而梁家河的夏天,几乎是躺在跳蚤堆里睡觉,一咬一挠,浑身发肿。二是饮食关。过去吃的都是精米细面,现在是粗粝的杂粮,老百姓看不过去,给他们知青送了些酸菜,多年后,他再见那里的乡亲,还说挺想念那里的酸菜。三是劳动关。刚开始干活时,他挣6个工分,还没有妇女高。两年后,他就拿到了壮劳力的10个工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四是思想关。他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乡亲们也逐渐接纳他为他们中的一分子。就是在那样一种艰难的环境中,习近平带领村民战天斗地,挖井、办沼气、打淤地坝,与村民一起改变农村面貌,赢得了百姓的交口称赞!清华大学著名学者宁向东教授说:人生就是一连串的破局过程,面对农村一穷二白这个“局”,面对自己是“黑帮子弟”这个“局”,面对从未经历的农村生活和治理这个“局”,他历经七年的艰苦磨砺,成功‘破局’,化茧成蝶!

我感动于习近平在艰难面前的刚强和勇敢,敢说敢做,敢作敢当,用实际行动赢得了陕北农民的信任并扎根其间。

读这本书,我感动于习近平崇高的政治理想。

习近平自己写道:“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他先后写过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他把自己深深扎根于梁家河,与当地的百姓一起不懈追求、艰苦奋斗,最终赢得了当地百姓的信任和领导的认同。

习近平曾充满深情地写道:作为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为人民做实事的信念深深融入总书记的为民情怀中,随着他从政的步伐,惠及了各地人民,直至他成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今天带领我们整个民族迈向伟大的中国梦!

读这本书,我感动于习近平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2015年在梁家河,习近平对围着他的当地百姓说:“那个时候(1975年离开梁家河)我就说,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

离开梁家河的40年,他实现并践行了当年的诺言!他真切地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冷暖和甘苦,培育了同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他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把自己当成当地的农民,作为大队书记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带领村民战天斗地。从四川学会了办沼气,全村一直用沼气用到通电。带领村民打的水井一直用到今天。先后办了铁业社、代销店,打了淤地坝,将荒坡变良田,一直到今天还在为当地百姓造福。在厦门和福建工作期间,他帮助梁家河的老百姓通了电、协调慈善机构给梁家河修建了能容纳100名学生的学校。他多次接济梁家河贫困村民,帮他们渡过难关。接替习近平担任梁家河书记的石春阳在回忆习近平2015年回到梁家河的情形时说:总书记在梁家河只能待几个小时,他张口说的、问的都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情况,收入、医疗、养老……

习近平的心一直在我们老百姓中间。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到建党100年的时候,我们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让中国近7000万的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而充满温情的一页!这一页写满了党的伟大,写满了总书记的为民情怀!

读这本书,我感动于习近平对读书和学习的热爱。

1969年元月16日,几经辗转,北京知青到达陕北延安文安驿。迎接知青的多位村民多年后回忆,习近平带来两个不大的箱子,村民以为体积小、轻,一拎,死沉。村民后来知道,那两个箱子里装满了习近平从北京带来的书,干惯体力活的村民都觉得死沉的两个箱子,习近平却从北京搬到了千里之外的山沟沟里。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习近平一有空就阅读,同窑洞的知青深夜醒来,常常看到习近平还在挑灯夜读。一个16岁的少年,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书籍成为他在知青岁月里成长的武器。

据知青和村民回忆,习近平在梁家河期间,阅读了大量经典马克思列宁著作和历史文学典籍,他还阅读了《战争论》《太平洋战争》《毛泽东军事文选》等军事著作。

2010年,跟习近平一同去梁家河插队的同学雷平生在他家中还看到了当年他们在知青岁月里看过的那些书籍,习近平保留至今。中央党校编辑出版的《习近平党校十九讲》一书中,收集了习近平的19篇文章,其中讲读书和学习的就有5篇。2009年5月13日他讲《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2011年5月13日他讲《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2011年9月他又讲《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

今天,习近平在各种场合讲话都是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善于用典、妙语连珠、充满自信,这些学识、修养和格局离不开他在梁家河7年的学习积累。

习近平总书记是我们党第一位在新中国出生和成长起来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学习他成长的宝贵经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自己应该走怎样的路,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更加主动地读书学习和增强执政本领。阅读这本书,回忆总书记走过的那段历史,我们总是被能够穿透时空的真情所感动,这份情是对黄土地的情、对梁家河村民的情,是对人民的情,更是对中华民族的情,这份情深厚而淳朴、历久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