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264期   20180210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习近平用典》书法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楷书 作者 侯骁韬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出自【战国】孟轲《孟子·滕文公下》句。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3月1日的春节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原典

【战国】孟轲《孟子·滕文公下》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①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②而天下熄。”孟子曰:“是③焉④得为大丈夫乎?子⑤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⑥之;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门⑦,戒⑧之曰:‘往之女家,毕敬毕戒⑨,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⑩天下之广居11,立天下之12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13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14,贫贱不能移15,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点校

(1)岂:难道
(2)安居:安静
(3)是:这
(4)焉:怎么
(5)子:你
(6)命:训导
(7)之:去,到
(8)戒:告诫
(9)戒:谨慎
(10)居:居住
(11)居:住所
(12)之:的
(13)得:实现
(14)淫:应释为“过分”,即富贵权势不能使自己的言语举止过分、超越常理;另一解为“迷惑”,即不受富贵权势所迷惑,明道而行正。
(15)移:改变

创作背景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孟子则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奉行的是“委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

孟子的说法含蓄而幽默,只是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嫁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古人认为,妻道如臣道。臣对于君,当然也应该顺从,但顺从的原则是以正义为标准,如果君行不义,臣就应该劝谏。妻子对丈夫也是这样,妻子固然应当顺从丈夫,但是,夫君有过,妻也就当劝说补正。应该是“和而不同”。只有太监、小老婆、婢女之流,才是不问是非,以一味顺从为原则,实际上,也就是没有了任何原则。“妾妇之道”还不能一般性地理解为妇人之道,而实实在在就是“小老婆之道”。

孟子的挖苦是深刻而尖锐的,对公孙衍、张仪之流可以说是深恶痛绝了。遗憾的是,虽然孟子对这种“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已如此痛恨,但两千多年来,这样的“妾妇”却一直生生不已,层出不穷。

孟子的办法是针锋相对地提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这就是他那流传千古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怎样做到?那就得“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就还是回到儒学所一贯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上去了。这样做了以后,再抱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也就 是孔子所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或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那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了。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孟子其人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汉族,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氏。孟子是中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代表作《鱼我所欲也》《寡人之于国也》。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有些思想也较为偏激。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