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782期   20220726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聚焦安全与创新装备制造业探寻“应变之策”

马艳
  当前,世界格局加速演变,装备制造业正面临严峻挑战。7月13日,在京召开的“百万庄论坛:机工智库发布会(2022)”以“变局与应变之策——装备制造业安全与发展”为主题,为中国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开出了“良方”。
  抓住产业变革机遇
“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国家经济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基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认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为目标,以应用牵引、问题导向为原则,全力攻高端、夯基础、补短板、扬优势,加快提高机械装备的国产化替代率,提升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的国产化水平,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工信智库联盟秘书处何霞认为,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是稳经济、稳就业、稳增长的重要动力。
  何霞表示,工业互联网作为构建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是装备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路径和方法论。要认识工业互联网发展面临的形势,抓住技术产业变革机遇,发挥我国庞大的产业规模、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市场优势,推动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也在加速重塑。在大变局下,要树立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分析产业链供应链不同环节的风险点,精准实施稳链、固链策略;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基础的稳定产业生态,深入理论研究和政策工具储备,加快布局科技情报体系,在识变、应变、求变中发挥我国的特色和优势。
  形成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机制
“随着我国制造业逐步实现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变化,基于多重动力集成、多种要素融合的新模式新业态的创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机工智库研究员袁雪峥认为,目前我国创新组织形态正在从单一企业、部分企业创新向产业链集群或产业链生态型创新转变;创新着眼点在从简单产品开发制造转向更符合“第一性原理”的客户需求方向;技术创新重点从简单的技术集成和应用开发进入基础技术创新突破。
  机工智库研究发现,如果将传统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进行解构,那么价值链上的各环节都可以被解构为企业不同的创新建设方向,形成六大创新节点能力,分别是基础技术推动力、供应链掌控力、制造工艺革新力、产品创新先驱力、客户需求引领力、商业模式延展力。
  世界级制造企业在自身创新“钻石”基础上还会紧密并联其他创新企业,进而结成形态稳固的“蜂巢”。一是补齐稳固六大创新节点能力,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为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迭代提供应用场景和市场环境;二是建立各个能力节点之间的强连接,加强基于互联网新兴基础能力和平台建设,促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三是围绕六大创新节点能力,构筑扩展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坚实基础,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四是各个领先企业形成紧密联系,鼓励和加强企业之间的联盟、竞合,整合关键价值单元,进行全产业链创新能力建设,形成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机制。
  构建制造业人才赋能平台
“以数字化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拉开序幕,要在这场工业革命推动的产业竞技中占据有利位置,人才始终是每个制造强国关注的焦点之一。”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产业与市场研究所(电气媒体中心)副所长周晟宇认为,当前,我国制造业人才供需矛盾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日趋突出。一方面,我国制造业正在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另一方面,当前我国正面临人口红利减弱、就业多样化、制造业人才培养模式滞后及疫情等多重因素叠加交织,制造企业出现“用工荒”。
  周晟宇表示,制造业已经步入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制造业人才培养也借助数字化进行改进和提升,建议政府主管部门提供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制造企业提供工具、场景等相关资源,学校制定课程体系、考核办法,同时,委托拥有平台运营经验和内容资源优势的第三方机构构建制造业人才赋能平台,打通人才培养、人才评价、人才配置等环节,为学校人才培养和评价,企业人才招聘和员工培训服务。
  (本文摘编自《中国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