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760期   20220513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蜘蛛侠的神鹰奇缘

王原 蒋文心
  1970年航空工业雷达所诞生,唐杰也在那年出生。唐杰经历了研究所在内江的沉寂、挣扎,在无锡的发展、腾飞。唐家三代,十几口人都在所里。唐杰的爷爷参与了雷达所的筹建,一直扎根内江三线。唐杰的叔叔把修手表的功夫传给了他。三线调迁时,唐杰跟着雷达所从山沟里走出来。
  万物皆可修
2019年航空工业技能大赛,手表拆卸并还原是其中一个必选比赛项目。在这个项目,雷达所全体队员一分未丢,唐杰正是这次比赛的教练。毕竟这是唐师傅的“老本行”,哪有不赢的道理。
  刚工作的时候从事电子装配,但是对机械类的精细小玩意儿着迷。唐杰的叔叔叫唐盛贵,所里有约1400名员工,唐盛贵就是其中唯一一个二线保障部门机修高级技师,这修手表的手艺就是叔叔传授给唐杰的。“学雷锋”活动席卷全国,唐杰响应号召,一年为乡亲同事修手表五六百块。修手表会着魔,他闭上眼睛听着齿轮转动的声响,就感觉自己变身成一只小蚂蚁,在手表的机芯内爬,转悠转悠着就发现了问题。
  那时候电视可是个稀罕物件,一台黑白电视的价钱是不吃不喝半年的工资。洋玩意儿到了国内有些“水土不服”,家家户户都烧煤,长年累月熏下来,电视机里的电子器件不免受到损伤。电视坏了大家都向唐杰求助,他第一次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拆开一台电视,发现电视机有接收、电源电压、音频视频等模块,就跟雷达电路差不多。从黑白电视修到了彩色电视,冰箱、洗衣机、VCD、DVD等,就触类旁通了。人家都说他是机械、电子“双料发烧友”。
  唐杰后来会对电子设备有一种直觉,别人修不好的他都能迅速找到症结,对雷达也渐渐产生了莫名的熟悉感,他觉得学习是没有专业边界的,兴趣到哪里了就学到哪里,人没必要那么早给自己画个圈圈。
  玩有所成
唐杰年轻的时候什么都想尝试,玩摄影、玩手表、玩音响、玩功放……对他来说喜欢的事都值得钻研。
  雷达所从三线刚迁到无锡时,他基本上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一封辞职信在抽屉里,他一个人去广东打工了。没想到一个青瓜蛋子居然真的找到了工作,工资翻了三四倍。当然这次叛逆出走草草结束,没有两个月他就被叫回来上班了。这次他有点想明白要什么了。他开始接触连续波照射器,它的射频电缆制作难度大,工时低,成功率只有20%~30%,没什么人愿意去做。他那时还是个入党积极分子,就主动把这事接了下来。一开始如有神助,10根有8根是合格的,自己都搞不清楚原因。找到了:电缆阻抗匹配公式!
  1999年他如愿以偿入党,领导时常鼓励他,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专业。为了突破电装工人的专业局限,唐杰后来就去了汉中的〇一二基地,全脱产学习了两年“机械”。
  神鹰奇缘
后来,唐杰结识了所里刚毕业的研究生孔德武,便经常追着孔德武探讨微波专业问题。大家都知道雷达所的命运将因为“神鹰雷达”而改变,唐杰跟“神鹰雷达”的缘分也不浅。
  雷达第一次试飞,发射机功率受限,唐杰就在接收机上重新布局。拆拆装装,修电视的那种感觉就来了。通过降噪,雷达作用距离增加20%。那年他26岁,获得了人生中第一个集团公司三等功。
  产品批量交付的紧要关口,机箱中高频电缆一直不稳定,一样的焊接技术,指标差异很大。同样的电缆,别人做就多数不合格,唐杰做多数合格。他每天满脑子都在想怎么样能控制电缆的变量因素。
  孔德武是他在专业上精进的良师益友,他给
  唐杰讲解微波传输方面特定参数的影响,他们一起分析。通过反复做实验总结归纳出了一套方案:针对不同的电缆采用不同的制作方法,返工了300多根电缆,成功率高达90%,这让唐杰在工人师傅里理论水平拔尖。
  微中见精
功分器,全称叫天线馈电功分网络,也就是雷达的神经网络。新体制雷达竞标,卡在了功分器上,唐杰临危受命。
  功分器很娇弱,装配它的过程需要极致的耐心和细心,电阻的位置要摆放得很正,锡量也要控制好,稍微歪一点就容易让上层盖板产生压痕,导电柱也可能会破损。这样层层叠叠的障碍,一共有四层。
  唐杰当时刚拿起一片功分器,一个工艺人员就大喊:“别碰!”原来功分器非常娇气,讲究的是洁净度。
  唐杰着手做了三块,全部满足指标,孔德武认定设计可行,就开始通知批产。
  可是批量生产却出了大娄子。几百件功分器只有少数几件是合格的,这下就不可收拾了。之前一切都可变,现在这些成品使用的材料都面临报废。竞标迫在眉睫。临近春节唐杰根本没时间睡觉,做梦都在想着功分器,里面沟壑交错的轨道对他来说就是迷宫一般,幸好还有孔德武跟他一起找方向。
  唐杰偶然发现导电柱配合效果不理想,怎样让导电柱信号延伸呢?他尝试用锡纸,补偿带线,更好地接触导电柱,成了!虽然是半夜,他立即就把这个喜讯告诉了孔德武。作为工人师傅,他也申请到了人生中的第一项专利。
  功分器另一个难点是激光焊。三班倒一天下来只能完成15件,如何批量生产?最初采用简陋的点焊,依靠手部按压,每一件的点焊处都不一样,效果差且没有可持续性。唐杰提出了点焊编程的想法,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特的生产流程。按三个人两班倒,一天完成了75件。从工装的设计到焊接方法的应用,他指导团队里的每一个人,确保技能水平都达标。
  传承匠心
“你做了很多事,可你没有一套系统的总结,一套记录,没法传承给后辈,那相当于你什么都没干。”唐杰谨记叔叔对他说的那句话。16年间,他获得28项技术成果,每年都有新的收获。
  经过多年的努力,2018年“唐杰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工作室成为传技带徒、技术攻关、技艺传承、技能练兵、技能推广的平台。工作室对生产现场“技能难点”“技能突破点”“技能传承点”进行攻关和传授推广,探索以大师工作室为创新技能引领的现代化工业生产新模式。
  新员工第一课,无论是设计师还是工人,都要过唐杰这一关。设计师也要进行电装学习,钳装培训,穿插一些切削铣的机床、激光焊接、盐浴钎焊的参观,对雷达系统生产工序与工艺流程有一个全面认识和了解。希望年轻人在实际操作中对电工和钳工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扎实迈出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对他们日后的设计思路有一定的启示和引导,把更人性化和合理化的设计理念融入工作。
  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唐杰就像是搭建雷达神经网络的“蜘蛛侠”,他与雷达所的奇缘还在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