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676期   20210625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向南!向难!

——记航空工业成飞向南运行验证试飞

司良
  成都西边有两个机场,一个是年吞吐量5585万余人次的中国八大区域枢纽机场之一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另一个是担负着航空工业成飞重要科研试飞任务的温江机场。它们“携手相望”,它们相互“羁绊”。
  2020年3月19日这天上午,航空工业成飞试飞站分队长张浩正在认真盯着屏幕、保障着一场科研试飞任务。这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音响起:“好的,没问题,我们马上安排,随时保持联系。”挂断电话,张浩神色中闪过一丝紧张,他迅速走向指挥员,汇报了情况,接着跑到机场跑道旁的空地上。他用手遮在额头伸长了脖子不断向南张望,之后握紧双拳,做了一个深呼吸。他知道让他期待又紧张的一刻终于要来了。
  塔台指挥室,指挥员通过对讲系统发出指令:“请飞行员准备向南着陆,机载数据已加载,请所有地面人员做好准备。”几分钟前,一架歼10飞机呼啸而起,试飞员熟练驾驶飞机向北起飞,接着向左转弯,科研试飞工作按计划顺利进行着。但是现在,对于试飞员和地面保障人员来说,全新的挑战即将来临。
   向南!向南!这一刻终于来了
在试飞站五大队办公室的墙面上,挂着一张纸质的成都航空地图,上面有两处特别醒目的标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和温江机场。从航空地图上看,这两处位置相距只有十几厘米,已经被同事们用手划的有些许褪色。实际上,这两个机场都位于成都的西南区域,两条机场跑道以“携手相望”的姿态而立,最近处相距不足5公里,这就注定了它们相互“羁绊”的关系——飞机要飞,必须同时朝着同一个方向,这是安全至上的保证。如果有一方方向有变化,那另一方必须做出调整。
  同时向北,是这对“伙伴”多年来达成的“默契”。根据成都的气候条件,向北为逆风,逆风飞翔,又高且远,便于飞机操控。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西南地区重要客货集散地,日均起降近1000架次,偶遇特殊情况需要向南降落,那么成飞的科研试飞就需对民航飞机进行避让。
  军机科研试飞对能见度、云高、风速等条件有很严格的要求,而成都有一个显著的气候特点,就是多云雾。再加上遭遇顺风天气以及对民航飞机的避让等,实际可飞天数的资源非常紧张。因此,争取更多的可飞天数,对于科研生产任务日益增长的成飞而言是个重大课题。
  在试飞办组织的专题研究会上,大家都思索着:除了最大化利用可飞天气、和民航飞机“抢”飞行“窗口”,我们还能有哪些办法?“是否我们也可以考虑向南运行?”不知从哪儿飘来一句话,让现场的人都眼睛一亮。大家兴奋起来:“对呀,按照现在的技术条件,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可以找相关部门讨论一下。”会议室的讨论声渐渐大了起来。但也有担忧的声音:“试飞跑道南端外面紧挨着社会车辆运行的主干道和大片居民区,风险很大”“试飞员没有这么飞过,不太符合他们操作习惯”……
  说着,有人拿出了图纸,大家一起围了过来,开始用铅笔在这片空域“翱翔”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霎时间,图纸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航线”。大家讨论的热火朝天,浑然不觉已经过了下班时间。
  向南!向难!这是个打破常规的想法
面对为科研试飞争取更多可飞条件这一挑战,大家浑身是劲,说干就干!在经过了初步论证后,公司组织试飞站、试飞办迅速成立向南运行保障团队,与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管理局、双流国际机场等多方协调。保障团队骨干成员在排开试飞任务的情况下,多次穿梭于街道之间。对方在处理急事,他们守着等;对方去参加会议了,他们守着等。有时候拿着多次完善后的方案解说半天,得到的结论是推翻重来。但是航空人身上有一种倔强不服输的劲儿,越挫越勇,越挫越战。就这样一遍一遍,一回一回……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终于迎来正式签订向南运行验证协议的一天。
  这天,张浩拿着拟定的协议盯着看了半天,又放在了办公桌上。他紧皱着眉头,相互握紧了两只手,仿佛若有所思。不一会儿,他又拿起了协议盯着看了起来。就这样三四遍,他的紧张感已经悄然传递给了身边的几位团队成员。大家都明白,这份协议的重量不光是可以为科研试飞打开“新通道”,更承载着沉甸甸的生命。上天的事都是大事,必须慎重,再慎重。出发前,大家与装着协议的文件袋来了个富有仪式感的“击掌”,这一刻太不容易了。
  2020年3月19日上午,在接到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一架载有防疫物资的飞机即将向南着陆的消息后,张浩即刻报告给了指挥员。确认几个关键信息后,指挥员发出指令:“请飞行员准备向南着陆,机载数据已加载,请所有地面人员做好准备。”地面保障人员快速动了起来。有的精准调整数据,有的迅速带上望远镜赶往指定地点,有的熟练拿起设备驱车冲向保障点……整个现场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大家脸上流露出忙碌而又从容的神情。
  上午10:11,试飞员仔细确认机载数据后,开始操作飞机向南调头,做好着陆前准备。虽说对空域已经很熟悉了,但是向北起飞又向南降落航线完全不一样,降落切入点必须准确无误。500米,300米,200米……飞机逐渐接近降落切入点,大家屏住呼吸紧紧盯着显示屏。就在这时,指挥室传来一个声音:“飞机姿态有轻微晃动。”“风力没问题,风向没问题。”“试飞员在调整。”指挥员语气坚定:“没问题,相信试飞员。”
  上午10:14,已经能在跑道北端上空清晰看到飞机轮廓了。它有如一条英武的神龙在完成镇守九天的神圣使命后,以睥睨四方的风姿从天际向大家缓缓靠近。
  上午10:15,歼10飞机向南稳稳降落,起落架轮胎轻盈着地,接着放出减速伞,一连串动作精确、精美、精彩。此次向南运行验证试飞圆满成功!保障团队几个成员聚拢了过来互相拍背、击掌祝贺,而此时的张浩眼中分明有什么在闪烁。
  结束一天的充实忙碌,张浩走出公司大门,远处的晚霞映红了航空城的上空。这时头顶一架客机飞过,与天际霞光组合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是啊,它带着憧憬飞向目的地,航空人也将满怀希望继续“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