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676期   20210625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砥砺奋进在『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道路上

——纪念航空工业沈飞创建70周年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航空工业沈飞也迎来创建70周年。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下,在航空工业党组等上级部门的领导下,沈飞公司艰苦奋斗,走过了70年的奋进历程,伴随着新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修理、仿制,到改进、改型,再到自行研制的发展,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已成为以航空产品制造为核心主业,集科研、生产、试验、试飞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飞机制造企业。从1951年6月29日创建以来,沈飞公司先后研制生产40多种型号、8000余架飞机装备部队,创造了新中国航空史上的20多个第一,为我国航空工业振兴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中国歼击机摇篮”。2018年,中航沈飞实现了核心军工资产整体上市,被誉为“中国战机第一股”,实现了由传统国企向上市公司的实质转变,开创了产品、产业、产融并进发展新格局。
  艰苦奋斗担当使命为航空事业作出历史贡献

      从抗美援朝的硝烟中一路风雨走来,忠诚始终是沈飞人最鲜明的政治本色。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没有祖国的坚强支撑,没有人民的充分信任,就没有沈飞公司。对党忠诚,听党指挥,为党尽责,是沈飞生存之“根”。一代又一代沈飞人,把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融入血脉、熔于事业,以研制先进航空武器装备为己任,铸大国重器,挺民族脊梁,用汗水、智慧、热血,乃至生命,在中国共产党、航空工业党组和沈飞公司党委的带领下,在蓝天上铸就一座又一座丰碑。
  1951年4月17日,中国航空工业局在沈阳成立。两个月后的6月29日,国营112厂(沈飞前身)在这片土地上诞生。来自全国各地的第一代沈飞人在战乱的废墟上开疆拓土,开始了创建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征程。为了加速实现从修理到制造的飞跃,第一代沈飞的建设者们披星戴月、艰苦创业,边生产、边建设,不到两年时间,新中国第一个喷气式飞机制造厂就初见规模。
  新中国成立五周年之际,国家向沈飞下达了试制喷气式歼击机——歼5飞机的任务,要求在1956年国庆节前首飞。这是当时世界上比较先进的战斗机之一,要在两年内试制成功,对于年轻的中国航空工业来说无疑是严峻的考验。“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我们干!我们要亲手制造出中国人自己的歼击机!”第一代沈飞人发出了这样的铿锵誓言。
  1956年7月19日,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飞上蓝天!它标志着中国的航空工业跨进了喷气时代,进入了当时世界上掌握喷气式飞机研制生产技术的少数国家之列。1956年的国庆典礼,沈飞制造的歼5飞机编队飞过天安门上空,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对外国友人说:“我们自己的飞机过去了!”
  在圆满完成歼5飞机首飞任务的两个月后,沈飞公司在党中央的部署下,成立了新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第一飞机设计室。设计室成员平均年龄仅为22岁。这支年轻设计队伍在“新中国飞机设计一代宗师”徐舜寿带领下,潜心钻研、刻苦攻关,取得了首战告捷的好成绩,完成了新中国自行设计第一架飞机——歼教1飞机的设计任务。歼教1飞机于1958年7月26日首飞成功。这一天,距设计室成立还不到两年。
  第一飞机设计室为新中国飞机设计培养了大量宝贵的人才。这些人才随着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壮大、开枝散叶,先后奉调离开沈飞公司,在航空新厂大展身手,许多人成为蜚声航空工业界的著名飞机设计师,如强5飞机总设计师陆孝彭、歼8飞机总设计师黄志千、歼8II飞机总设计师顾诵芬、歼7系列飞机总设计师屠基达、歼轰7飞机总设计师陈一坚、运10飞机副总设计师程不时、歼10飞机总设计师宋文骢等。这些飞机设计师们都成为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栋梁。
  1961年初,中央军委做出了研制歼6飞机的决定。1963年9月23日,就在外国专家撤走三年后,沈飞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终于将第一架超声速喷气式歼击机——歼6飞机送上祖国蓝天,结束了中国不能独立制造超声速飞机的时代。歼6飞机为共和国筑起钢铁般的蓝天长城。那段时期,在中国的沿海上空,一架架入侵我国疆域的国外高性能战斗机、高空侦察机、低空侦察机、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被一一击落。创造这些赫赫战功的就是中国海军航空兵驾驶的歼6飞机。
  两年后,新中国第一架双倍声速的歼7飞机又搏击长空。与此同时,沈飞人又瞄准了更高的目标——研制第一架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飞机。这是中国航空工业迎来的又一个重大飞跃。1969年7月5日,承载着国人期盼的歼8飞机一飞冲天。
  20世纪80年代,为了跟踪世界歼击机发展趋势,向更高目标迈进,国家向沈飞下达了研制新型歼击机——歼8II型飞机的任务。为确保新机提前上天,沈飞坚定地与当时的航空工业部签下军令状,经过五百多天的日夜攻坚奋战,1984年6月12日,共和国自己设计制造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II飞机首飞成功,比国家计划提前四个月,其研制周期之短、质量之好被空军领导誉为“创造了一个奇迹”。
  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军委着眼于当前和未来,确定了“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即“立足于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党中央果断决定引进新型战机生产线和制造技术,并将其确定为重点工程,由沈飞公司负责完成,重点型号飞机命名为歼11飞机。
  面对歼11飞机研制的重重困难,沈飞公司打破常规,全力协作,最终攻克了技术难关,打通了生产线,完成了国产化,实现了再创新。2001年沈飞提前10天完成了歼11飞机研制任务。2002年,重点型号科研生产通过了国家的总验收,歼11飞机顺利进入批量生产阶段。紧接着又研制出歼11B、歼11BS等众多型号飞机。
  沈飞公司在歼11系列飞机研制过程中,推动了技术、管理、质量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全方位地提升,使我国的航空武器装备实现了新的跨越,也有力推动了航空工业快速发展,开辟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新进程。
  沈飞公司在研制型号取得辉煌成果的同时,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培养输送大批优秀人才和产品成果,先后包建了西安、贵州、汉中等地10余个航空制造厂和两个飞机设计所,输送干部职工26000多人。
  忠诚奉献实干创新航空报国立新功
  在不断超越中,创新始终是沈飞人最昂扬的奋进姿态。从修理仿制到自行设计制造,再到自主创新,一代又一代沈飞人自强不息、锐意探索、敢于突破,攻克了一道又一道技术难关,努力把创新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进入21世纪,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航空工业加速转型。沈飞遵照党中央、中央军委“空军要加强控制进攻力量及相应的配套建设,逐步实现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的指示要求,研制生产的重型歼击机以高机动性、精准打击的优越性能,成为空军航空武器装备中至关重要的杀手锏。2012年11月,歼15舰载机在辽宁舰上成功起降,实现了歼击机由陆基到海基的新突破,使得空海军又一柄利剑在手,攻防领域从浅蓝走向深蓝,我国国防也跨入一个新的时代!
  在歼15项目研制之初,没有研制规范和技术
  体系可遵循,也没有设计基础和使用经验供参考,诸多关键技术尚待突破,难度前所未有。为了确保从零起点开始的舰载机研制能够赶上航空母舰工程的进度,沈飞人勇担使命,团结拼搏,求实创新,不负党和国家重托,取得一系列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推动一大批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实现了歼15飞机从设计发图到成功首飞仅用10个半月的研制速率,以及目前舰载机“当年生产、当年铅封、当年交付、当年形成战斗力”的历史纪录,歼15完美起降辽宁舰,实现了战机由陆基向海基的“大跨越”,彰显不负重托的报国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沈飞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30日考察沈飞时作出的“强军需要优秀装备,得靠你们努力”殷切嘱托,继承和发扬罗阳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将科技创新与航空精神融为一体,以尖端科技引领航空装备上水平,研制生产了歼16和“鹘鹰”飞机等。歼16飞机已成为保卫我国空天海疆的主力战机之一。
  几十年来,沈飞公司立足于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航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新成果,同时在技术、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技术上不断突破、创新,已具备国内先进水平的飞机装配、整机试验、可靠性试验、飞行试验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完整的航空产品制造生产线。拥有国内最大钛合金加工制造中心,建成了国内一流的钛合金加工生产线;拥有国内一流的复合材料加工中心,掌握了先进工艺;建立起数字化制造技术、体系和流程,核心研制实力再上新台阶。
  沈飞公司以追求卓越为目标,积极落实国家战略,打造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的业务发展模式,形成协调发展的局面。聚焦主业发展,优化投资结构,实施重组上市,2018年1月12日,中航沈飞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重组上市,成为“中国战机第一股”。沈飞公司正以雄厚的科技实力、制造能力和文化底蕴,展示着中国航空工业企业蓬勃发展、阔步迈进世界先进水平的崭新形象。
  传承基因接续奋斗奋进航空强国新征程

      沈飞是在抗美援朝的硝烟战火中诞生的军工国企,沈飞人的血液中始终流淌着红色军工基因,饱含着航空报国情怀。随着祖国航空工业的蓬勃发展,一代代沈飞人以“什么都不说,祖国知道我”的“务实肯干不张扬”的作风,“干惊天动地事,做默默无闻人”,在时代的大潮中心无旁骛、砥砺前行,成为“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
  沈飞在70年奋进历程中,培育积淀了高方启“实干苦干的老黄牛”精神,“对党忠诚、矢志报国的政治品格,敬业奉献、勇于担当的高尚情操,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罗阳精神,“大协作、大攻坚、大跨越”的“飞鲨”精神,“忠诚、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沈飞精神,“激情进取、精益求精、大力协同、敬业奉献”的重点型号精神,“开放、协作、拼搏、创新”的“鹘鹰”精神等。这一系列精神不断充实丰富了“忠诚奉献、逐梦蓝天”航空报国精神内涵。
  “焦裕禄式的好干部”、老厂长、总工程师高方启在沈飞工作的13年时间里,除星期天回家外,周一至周六均在工厂夜以继日的工作,就像一头“老黄牛”,总是任劳任怨埋头苦干,默默奉献,哪里有问题、有困难,就出现在哪里。由于常年艰苦工作,积劳成疾,在生产现场突发心肌梗死病逝,年仅51岁。他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我国航空事业。
  “航空报国英模”、公司原董事长罗阳作为歼15飞机的现场研制总指挥,2012年11月25日,随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出海执行歼15舰载机首次起降训练任务后,突发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以身殉职,享年51岁。他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他对党忠诚、矢志报国的政治品格,敬业奉献、勇于担当的高尚情操,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成为沈飞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沈飞人为实现航空强国梦而拼搏。罗阳同志逝世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罗阳同志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
  “最美雷锋精神传承人”、公司老技术专家姚志成,在职时,先后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航空工业部和辽宁省以及沈阳市劳动模范、航空工业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1990年退休到2021年的31年间,他只要一身沈飞公司的工作服,不计报酬、不要待遇,主动提出继续留在岗位上工作,协助青年技术人员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时至今日,他已经在沈飞公司整整工作了66年。他说:“只要我头脑清楚,腿脚能走,我就愿意一直守在这里。只要看到‘金相室’三个字,我的心里就热乎乎的。”择一事,终一生,是以沈飞人为代表的航空人最真实、最质朴的写照。
  “央企楷模”、全国劳动模范王刚,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祖国的航空装备型号科研生产及加工技术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夺得了国内各级职业技能竞赛“大满贯”,累计完成技术革新和生产改进600多项,攻克生产难关和技术难题。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央企楷模、中华技能大奖、航空航天月桂奖之大国工匠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航空工业首席技能专家等荣誉称号。王刚不仅是一个好工人、好专家,更是一个好带头人。他带领的班组成员由“后进”变“先进”,连续11次获得全国、省、市技能大赛铣工组冠军,40余人次获全国、省市技术能手荣誉,32人成长为专家型技能人才,带出了一支创新创效、可堪大任的高手团队。先后被中华全国总工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授“全国首批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大国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方文墨,是家庭里的第三代沈飞职工。他不仅传承了老一辈航空人的航空报国精神和务实肯干作风,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执着进取,勇于追梦,创造了钳工加工公差达到了0.00068毫米、相当于头发丝1/125的“文墨精度”,获得14项国家专利。他30岁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31岁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大国工匠,32岁荣获“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33岁兼任航空工业工会副主席,35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6岁当选全国青联副主席。
  在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航空人大军里,新一代航空人茁壮成长,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孙飞、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孙志强、全国三八红旗手郑秋菊等一大批优秀青年职工。他们将个人价值和事业发展与祖国的航空事业紧密结合,在新一代航空装备研制中实现了“型号成功我成才”,在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的伟大征程中建功立业。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沈飞党委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决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部署,以及航空工业党组要求,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全面加强公司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推动公司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组织化、制度化、规范化。深化落实集团“1122”党建工作体系,推进“1122”党建工作体系与AOS运行管理体系融合,以高质量党的建设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2021年6月,沈飞党委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沈飞公司决心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和航空工业党组部署,扎实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弘扬航空报国精神,推进“法治沈飞、数字沈飞、精益沈飞”建设,以及新一代产品、新一代技术、新一代管理、新一代人才、新一代标准“五个一代迭代升级”,实现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收入“四个大幅提升”,确保符合客户合同履约要求、上市公司发展要求、集团公司考核要求及发展规划落地的“四符合”要求,集智聚力、引智增力、精准发力,奋力谱写沈飞“十四五”发展新篇章,为建设航空强国贡献新的更大力量。(航空工业沈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