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658期   20210417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航空强国的民机力量

本报通讯员 席丹
  从1970年首架国产运7飞机成功首飞,到90年代初期一度成就中国民航最大的机队;从2000年“新舟”60飞机首飞成功,到2014年第100架“新舟”飞机下线。在阎良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一代代民机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推动中国民机产业实现了长足发展。
  今年是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7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期间,航空工业西飞民机将坚持“新业态、新能力、新产品、新机制与新地位”发展定位,通过实施产品谱系发展、民机产业链重塑与技术创新领先等八大工程,致力于成为世界领先的中型固定翼商用飞机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商。
  回顾历史,不忘初心,振奋精神,牢记使命,为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我们将一同回望曾经走过的路。
  我们的民机故事,就从这里开始讲起……
中国第一款民用飞机——运7
  中国航空人始终以航空报国为己任,在民机发展的道路上探索、奋进,实现了一次又一次历史性突破。运7飞机更是中国民机的开路先锋。为了改变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不平衡的局面,发展中国自己的民用航空事业,1966年经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国家决定研制一种适合中国国内支线运输的中短程客机,机型代号为“运7”,自此中国开启了国产客机的研制之路。
  1970年,运7飞机首飞成功,它的诞生开启了新中国民用航空产业发展的篇章。1986年,运7飞机在安徽合肥机场正式投入客运航线,首航“合肥—上海”,从此结束了中国民航清一色使用外国飞机的历史,在祖国的蓝天上有了一份属于民族的骄傲。
  运7飞机是中国第一个正式投入民航运营的国产客机,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中国民航最大的机队,近百架飞机在100多条航线上飞行,占整个中国民航机队的24%;国内每周航班的25%,日利用率最高达到8小时,平均日利用率达到3.6小时;安全飞行了60万小时、60万起落,开辟了170多条航线。
  四川航空、长安航空、武汉航空等航空公司最早以运7飞机起家,通过执飞运7培养了大批空、地勤人员,凭借运7 一步步发展壮大。
  运7飞机在中国民用航空史上起到了其他任何飞机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中国国民经济和民航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新舟”的诞生与系列化发展
  能够有资格运营的飞机型号无不经过严格的适航标准检测。在取得型号合格证和通过适航审定的道路上,“新舟”60飞机没有捷径可走。
  1985年,我国适航当局决定启动编制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CCAR25部,实现与国际规范完全等效。为了满足与国际接轨的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25、36部和客户要求,在研制“新舟”60过程中完成了海量的图纸、技术文件和计算报告等技术资料编制,先后进行了大型专项试验89项,试飞科目156项。其中雷达罩雷击试验、风挡玻璃鸟撞试验、内装饰材料阻燃及发烟特性试验、ETOPS功能试验等一系列试验均属国内首次。
  “新舟”60是国内首个按照CCAR-25部开展研制和审定的国产民机型号,在“新舟”60飞机初具规模、稳健发展的同时,航空工业按照“新舟”60—“新舟”600—“新舟”700的发展路线,精心布局民机产业的发展。先后推出“新舟”60/“新舟”600支线客机,“新舟”600F民用货机,以“新舟”飞机为平台研制的人工增雨机等多用途飞机以及“新舟”700飞机,稳步推进涡桨支线飞机系列化的发展。
  最新一代的“新舟”700飞机是集合了全球领先技术资源全新研制的一款高速涡桨支线飞机,它满足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等各方面使用需求。“新舟”700飞机的研制,标志着“新舟”系列化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实现了技术和商业上的突破。
  围绕“新舟”系列飞机的发展,航空工业同步确立了“系列化发展、多用途开拓、国际化挺进、全球化支援”的发展思路,逐步打开了新舟飞机在世界范围涡桨支线飞机的市场。
  中国民机走出国门
  很多伟大的事业都会经历曲折发展、螺旋式上升。从运7的起步到“新舟”60逐步进入市场,在这几十年中,全球民机市场已形成几家独大的局面。作为后来者,“新舟”飞机跻身市场实属不易,它急需打开一个缺口……
  在充分分析国内外市场的基础上,航空工业将目光投向非洲市场。在这一正确抉择指引下,2004年实现销售“破冰”——与非洲国家津巴布韦签署两架“新舟”60购机合同。
  非洲地区航线以短途航线居多,800千米以下的航线占55%,800~1200千米的航线占16%。执飞800千米以内的航线,能发挥出涡桨飞机的经济性优势,特别适合涡桨飞机运营。而非洲民航目前开通有支线航班的205个机场都适合涡桨飞机起降,“新舟”60飞机所具有的机场适应性强、维护平台简便与油耗低等特点,非常适合非洲市场。
  2005年,“新舟”60成功转场,飞抵哈拉雷机场,受到津巴布韦政府最高规格的欢迎,时任总统穆加贝亲自为两架机命名为“向前”和“非洲精神之父”。
  鲁茹甘德此前是津巴布韦航空公司“新舟”60机组机长,驾驶“新舟”60翱翔在津巴布韦国内外的多条航线上,超过2500小时驾驶经历使他赢得航空公司的尊敬与信任。在谈到对飞机的感受时,他表示“新舟”60卓越的经济性令人称道,中国的飞机令人满意。
  从飞机交付到航材备件支援,航空工业不但派出最强服务阵容保障飞机运营,帮助尚不具备运营能力的航空公司筹建各管理部门,为各类人员完备的服务组提供售后服务到为空勤免费提供复训等。航空工业将市场和客户决定企业存亡的认知贯穿其中,在实际行动中践行“对客户的特别关注”理念。
  好风凭借力。津巴布韦良好的运营保障使“新舟”60飞机在全球市场逐渐声名鹊起,从非洲破冰到今天用户遍及非洲、亚洲、拉丁美洲与大洋洲,先后获得了16个国家民航局的适航认证。
  同时,一些国家以“新舟”飞机为平台,一边运营一边探索,逐步建立了适航体系标准、完善了适航监管能力,实现了从“中国产品”输出向中国民机产品、中国适航标准、中国民航管理理念的同步输出。
  惠及民生的中国民机
  伴随着“新舟”的飞翔,我们不断前行。“新舟”飞机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积极开拓国内支线航空市场,探索适合国产支线飞机发展的运营模式。
  为了发展“新舟”飞机国内市场,2008年幸福航空成立,成为“新舟”飞机最大的运营平台。幸福航空依托“新舟”飞机,探索形成了符合我国支线航空特点的运营模式,先后形成了黑龙江区域支线、烟大快线、阿拉善通勤等多种支线运营模式。幸福航空目前运营的“新舟”60飞机,在全国6个运营基地运营着18条航线。
  在黑龙江,“新舟”连接了漠河、黑河、加格达奇、佳木斯、鸡西等支线机场,成为遥远的边疆漠河到哈尔滨的唯一生命通道,年输送旅客突破10万,促进地方机场集群同步发展。
  在烟台与大连,“新舟”支线将1000多千米陆路、6个多小时的水陆运输缩短到只有40分钟。自开通以来,累计飞行18000余航班,运送了80余万乘客,架起了双城经济互动的桥梁。
  在内蒙古阿拉善,为盟内互通提供了28万余座位、5500多个航班,通过左旗向外提供了40余万个座位、7700多个航班。“新舟”60飞机力促我国首个通勤航空试点成功运行,让边远地区民众享受到航空发展的便利,区域经济发展得到有力驱动。
  在张家界、荔波、黎平、黄山与井冈山,“新舟”支线搭建了极具特色的旅游航线,让旅客便捷出行,饱览风光。其中张家界至长沙航线开航以来,提供5700多个航班运送超过20万乘客。
  除了客机外,具有气象科研探测、人工消雨、人工增雨、空地实时通讯能力的“新舟”60增雨机,在杭州G20峰会等国家重大活动保障,内蒙古、东北、陕西、河南等地增雨作业及大兴安岭森林灭火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新舟”飞机始终致力于推动我国基本航空服务计划的实施,从产品改进到体系建立,从产业发展到运营模式,适合中国国情的支线航空产业发展之路逐步清晰。
  服务创造价值
  目标决定航向,思路决定出路。依托“新舟”飞机的成长,客户服务由技术保障提升到体系保障,完成了以产品为中心的被动式服务,到以客户运行为核心的主动式服务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西飞民机逐步建立了既满足局方要求,更适应客户需求的运营支持体系。
  在业务领域,以培训、备件支持、技术支援、技术出版物支持等基本服务为基础,完善了飞行运营支持、维修工程、数据服务等业务,更加有效地支撑了各类客户的运营;在服务产品方面,针对市场和客户特点,设计了飞机维修打包服务、航线带飞打包服务等个性化服务产品。这使西飞民机搭建的运营支持体系在近两年民航局认证考核中均名列第一。
  在探索民机服务模式,健全“新舟”飞机运营支持体系的发展过程中,民机人始终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牵引,不断搜集、分析和评估国内外用户的使用需求和意见建议,一支对市场和客户充分理解的专业化队伍逐渐锻炼成熟。
  航空工业作为中国最早的国产民机制造商,提供高品质的专业人才队伍,是确保用户安全、可靠运行的坚实保障。西飞民机始终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理念,为国内外客户培养专业人才3100余名,其中飞行人员820余名、维修人员1500余名、乘务人员近200人、签派人员100余名以及其他各类人员500多名。老联航飞行员Chanoulla,2013年1月随老挝飞行员到西飞民机进行空勤初始培训,1个多月后完成了培训,每年定期回“娘家”进行复训。依靠成熟的培训体系,Chanoulla现已成为老联航飞行部总经理。
  为实现“强根基,塑品牌,创价值”的服务体系建设目标,西飞民机致力构建由本部客服中心(包括维修、培训、备件、技术支持)+紧密合作伙伴+国际社会资源组成的、覆盖全球的服务网络。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价格管理,以打造满足全球运营需求的运营支持体系。为打造“新舟”服务品牌,创造服务价值,提供超出客户预期的飞机全寿命周期的运行支持服务,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
  新时代民机的新发展
  近年来,随着西飞民机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符合民用飞机产业发展特点的发展模式不断完善,敏捷高效的企业运营管理体系逐步建成,市场化的民机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企业活力全面释放。与此同时,通过多年的民用飞机研制及交付运营,西飞民机建立了完整的市场销售、工程设计、生产制造、客户服务的主价值链体系;通过“新舟”700飞机的研制,健全了基于需求的正向设计流程和标准,形成了完整的技术积累和项目管理模式。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开启新征程,西飞民机的发展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新挑战。
  西飞民机在“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使命推动下,坚守“成为世界领先的中型固定翼商用飞机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商”的发展愿景,科学规划布局“十四五”民机产业发展,聚焦“市场营销、工程研发、总装集成、客户服务”四大核心业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勾绘“新产品、新能力、新机制、新业态、新地位”的五新蓝图,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完整的、成熟的、竞争力强的民机产业链,促进形成灵活的、健康的民机产业生态圈,做优“新舟”产品,做强民机产业。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球民用航空制造业重塑期。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的日渐强盛,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市场的充分激活,国产民机制造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0余年前,“新舟”60飞向非洲并从非洲飞向全世界,“新舟”亦承载着服务国计民生与振兴民机产业的期许,振翅前行。
  10余年后,西飞民机将按照“五新蓝图”实现从初创向跨越式发展的迈进,茁壮成长。
  结合“十四五”规划的研讨,西飞民机更加明确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持续提升民机制造核心竞争力;聚焦战略任务,集中力量和资源,统筹推进“八大工程”,始终以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践行“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初心与使命。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是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70周年。70年来,几代航空人不懈奋斗,新中国终于有了向世界航空强国进发的底气。我们深信,对初心的坚守、对使命的担当,将不断赋予我们前行的无限动力。在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交汇点,西飞民机将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