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655期   20210409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70年来“红与蓝”

1993年,刘仁泉与其参与设计的运12II型飞机。1989年,刘仁泉在办公室手绘产品图纸。

裴根
  1951年出生的刘仁泉,与航空工业同龄,每当聊起航空,他总有说不完的话。一边推弄着花镜,一边翻看着斑驳的老照片,刘师傅想起很多往事。忠诚奉献是红色,逐梦蓝天是蓝色,对于他来说,这70年是红色的,也是蓝色的。
  与航空工业一样,刘仁泉出生在1951年,报效祖国的理想打小就在他心中根植。在航空工业哈飞长大的他,很小就有了为祖国造飞机的航空梦。为此,他付出了不懈努力。
  1971年,20岁出头的刘仁泉迎来了第一份工作——中小学教育干事,但这只是起点。在那个年代,“没学上”困扰了一代青年人。为圆航空梦,他上夜大,千方百计找书看,一直暗暗积蓄着力量。终于,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刘仁泉迎来了在哈飞工学院继续学业的机会。1981年毕业后,刘仁泉分配到哈飞飞机设计研究所,成为一名设计员,那一年他刚好30岁。
  当时的哈飞,面临着直5和轰5两大主力机型停产的困境。当时的中国,直升机制造技术还很薄弱。为了给国家提供优质航空装备,刘仁泉和同事们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奋斗。作为新人,他上班就参研了直9直升机和运12飞机两型新机。
  “那时候,每个月的奖金只有7块钱,但我们人穷志不短。勒紧裤腰带也要干出来。”自强不息,就是那个时代哈飞人身上最突出的气质。直9研制不仅仅是干一个型号,更重要的是整个研制体系和各种材料的跨越式进步。这意味着,哈飞人要用几年的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十年走过的路程。为此刘仁泉和同事们经历过太多第一次,已经记不住加过多少班、熬过多少夜。1992年1月16日,第一架国产化直9首飞成功那一天,现场很多人都喜极而泣,在办公室忙碌的刘仁泉同样激动万分。这一飞,标志着中国直升机发展一步跨越了30年。此时,刘仁泉和同事们早已顾不上曾经的辛苦,满心都是直9和中国直升机工业的美好未来。后来的直9,进驻香港、参加阅兵,扬军威、壮国威。后来的中国直升机,新型号层出不穷,不断发展壮大。每当直9参加重大活动,每当有人问起,刘仁泉都会骄傲地对周围人说:“这地方是我设计的。”刘仁泉说:“干航空,是我一生的光荣。”
  运12是刘仁泉的“老伙计”,他设计的第一个作品就应用于运12座舱。座舱应该咋设计?当年的刘仁泉也是一头雾水。那时没有互联网,不能查资料,书籍也同样有限,他和同事们几乎是在零基础上完成的设计。现在听来,简直难以想象,可运12研制的每一步竟都是这样走过来的。“运12研制的意义不仅在于型号本身和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它推动了中国民机适航体系从无到有的进步。”说到这儿,刘仁泉拿出一枚立功奖章。这枚奖章,是运12获取中国民用航空局型号合格证时获得的,他收藏至今。紧紧握着奖章,刘仁泉又饶有兴致地讲述了很多和运12有关的中国“第一次”,第一次取得美国联邦航空局型号合格证、第一次出口海外、第一次成为总统座机、第一次征服世界最危险机场……
  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时光最难熬,但正是因为那时的坚韧,才为哈飞后续的两翼齐飞奠定了坚实基础。后来,刘仁泉负责的型号越来越多。后来,哈飞的变化越来越大。曾经型号捉襟见肘的情况不复存在,直9和运12都形成了系列化发展的大家族,直19E、AC312E、AC352、运12F等一个又一个新型号展翅蓝天,一项又一项的“中国制造”空白也被填补。曾经的手绘图纸变成了电脑建模,曾经的老旧机床变成了自动化生产线,曾经要靠加班加点才能干成的事现在也变得容易。时光荏苒,哈飞的变化日新月异。和很多哈飞人一样,刘仁泉既是创造者,是亲历者,也是受益者。“我刚进厂时,哈飞有17000多人,干2个型号仍然吃力。现在是6500多人,干那么多型号都应对自如。”“我第一套房子20多平方米,第二套房子80多平方米,现在的房子是120平方米,生活变化也是翻天覆地。”这些变化,刘仁泉乐在心里。
  虽然退休了,但刘仁泉始终牵挂着航空,牵挂着哈飞,“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航空报国精神早已深深印刻在他心中。回首这70年来的“红与蓝”,刘仁泉深情地说:“祝福航空工业生日快乐。”对仍奋战在一线的航空人,刘仁泉满心期待。他说:“一定要继续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