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652期   20210326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瓦窑堡会议

  1935年10月中下旬,陕北延安的山坳坳里来了一支风尘仆仆的队伍,从此,中国的历史因他们而改写。
  这一年秋天,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终于有了自己的“落脚点”。之后,他们来到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当时的陕北“经济重镇”瓦窑堡,并于当年12月17日至25日召开了著名的瓦窑堡会议。
  1935年冬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踏进由谢子长、刘志丹等革命家开创的西北革命根据地中心时,中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动荡、大变局、大分化时期。党内,思想尚未统一;党外,蒋介石顽固“剿共”,数十万敌军大兵压境。特别是在华北,日本帝国主义野心勃勃,步步紧逼。中华民族正经受着一场空前劫难。在这样一个矛盾极其尖锐复杂、局势诡谲难测的时期,党的领导者们果断抛开党派之见,高举抗日救国大旗,召开了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瓦窑堡会议。
  瓦窑堡被誉为中国革命的“红都”。红军初到瓦窑堡时正值寒冬,物资供给极度匮乏,指战员多是单衣草鞋,当地人民伸出热情的双手,家家户户缝棉衣、做军鞋、捐钱粮、献牛羊,从各方面给予了党和红军最无私的帮助与奉献。仅1936年5月,西北军委办事处就向群众买粮2500担、借粮2000担,合计约18万斤。在群众的支持下,党中央在瓦窑堡的七个半月,中央红军由不足万人发展到近3万人,革命形势焕然一新。
  瓦窑堡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我们的政府不但是代表工农的,而且是代表民族的。”毛泽东在瓦窑堡说。瓦窑堡会议通过决议,成立不久的“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名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从“工农”到“人民”,两个字的改变,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树起了旗帜,中华民族挺起脊梁,万众一心。会议最终决议要求党员必须为群众的切身利益而斗争,使他们相信共产党不但是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者,而且也是中国最大多数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是全民族的代表者。这个决议的通过,证明中国共产党这支队伍的领导集体,已经在总结革命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中成熟起来。
  从此,中国共产党从陕北出发,一路前行,一直走到了天安门。(玫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