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217期   20171021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蓝天竞舟:航空工业涡桨支线飞机提速发展

航空工业是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提升综合国力、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商用飞机,常常被人们誉为迅捷祥和的空中交通之舟,是航空工业的典型代表。制造世界先进水平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飞机历来是国人的梦想。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作为我国航空工业的骨干力量,在发展国产商用飞机产业的道路上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如今,百年梦想逐步成真。2000年,国产新一代双发涡桨支线客机“新舟”60在航空工业西飞成功研制;2005年,中国自主品牌的“新舟”60客机成功打开飞往世界的大门;2010年,“新舟”600飞机诞生并实现了海外销售;2017年,“新舟”60/600飞机累计交付超过100架,累计运送旅客超过1000万人次,集全球领先技术的新一代高速涡桨支线飞机“新舟”700进入详细设计阶段,并获得了185架订单……

党的十八大以来,航空工业“新舟”系列涡桨支线飞机沿着市场化、国际化的轨迹启航展翼,呈现多型并举、多用途、系列化发展的新格局,将国家的至高意志、几代航空人的追梦变为提速腾飞的现实。

战略锋向:创民族品牌,争世界一流

毋庸置疑,涡桨支线飞机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核心业务领域之一。近几年,随着国内支线机场布局的逐步完善以及国家出台多项促进支线航空发展的支持政策,支线航空市场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按照国家民用航空中长期发展规划、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等一系列改革发展的重大部署,航空工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新舟”系列飞机为核心产品,以民航运营发展为推手,以商业成功为目标,将优势资源聚焦于涡桨支线飞机产业发展,从体制机制调整,核心技术能力创新,到发展平台与模式建设等各个方面谋篇布局、纵横捭阖,努力成为国内支线航空系统解决方案实践者、产业链健康快速发展的推动者,倾力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涡桨支线飞机产业。

2016年底,航空工业按照民机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破釜沉舟地实现了涡桨支线飞机体制机制变革的历史性突破,整合重组成立了航空工业西飞民机,持续强化民机主业主责意识,紧密围绕“创民族品牌,争世界一流”目标,创建“新舟”品牌;注重以国际领先的支线飞机企业为标杆,持续改善运作和管理效率;构建具有“国际视野、协作精神、担当意识”的专业化核心团队。

作为发展中国民机产业的先行者,航空工业西飞始终积极贯彻落实航空工业发展战略,义无反顾地以市场化、国际化为导向,以商业化和全球化的观念推进改革,用市场基因重铸魂魄。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培育“新舟”品牌、探索支线航空发展新路、国产支线飞机助力通勤航空、构建支线航空发展新生态等课题,以“开放共赢”的态度,广泛寻求合作,广泛汲取各领域多层面的精彩建议,为客户提供产业咨询、服务支持以及系统解决方案,共同推动我国支线航空事业的发展。

良策利于行,行动结硕果。历经12年的开拓,“新舟”60/600系列飞机已经交付100多架,分布在亚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等18个国家共30多家用户近300条航线上,已累计飞行超过42万小时、39万起落,运客量突破1000万人次,成为国内交付数量最多、首个实现规模化运营的商用飞机,在我国民机发展史上发挥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新舟”飞机适应了不同国家的民航运营条件、管理水平,承受住了恶寒的北极圈和酷热的赤道等极限挑战与考验。“新舟”飞机的优异性能和航线上的完美表现赢得了多国客户的赞誉,扩大和提升了中国民机的品牌影响力。

国际开拓:航线拓展18国,丝路之舟获美誉

在国家的支持下,“新舟”60飞机自诞生之日起就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然而,市场的开拓者们遭遇了千折百回的坎坷艰辛。惟其艰难,更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2005年4月,中国自主品牌“新舟”60飞机成功打开了飞往世界的大门,出口津巴布韦2架,之后便飞向赞比亚、刚果(布)、老挝、印尼、菲律宾、玻利维亚等国。“新舟”飞机终于和国外用户共同构建起繁荣的“空中丝绸之路”,深化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友谊、为当地架起了空中桥梁。丝路之舟在海外的成功运营,显著改善当地交通状况,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赢得了广泛好评。

在非洲,津巴布韦航空公司表示:“‘新舟’机群帮我们打造了非洲最先进、最有竞争力的航空运输公司,走在了非洲航空业的前列。”喀麦隆总统曾亲自签名授勋中方客户服务人员,表彰他们在“新舟”飞机客户支援保障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喀麦隆航空公司总经理2017年7月专门致信感谢中方在巴门达新航线成功首飞中给予的大力支持。

在亚洲,首家用户老挝航空公司自2006年7月起,三次批量购买了“新舟”60飞机。老挝航空公司因此蒸蒸日上,成为当地最优秀的企业之一。2014年,由航空工业旗下幸福控股在柬埔寨投资设立、以运营国产飞机为主的巴戎航空正式开航。截至目前,巴戎航空两架“新舟”飞机共承运旅客近8万人次,飞机出勤完好率达到100%。

在南美洲,两架“新舟”60飞机安全飞越大半个地球,历经冰雪严寒等恶劣天气考验,在海拔4058米的玻利维亚拉巴斯国际机场,圆满完成了高原运营适航验证飞行,向世界彰显了“中国制造”的优秀性能。

在大洋洲,岛屿众多的汤加,岛屿之间船运费时一天时间,“新舟”飞机仅需一个小时即达,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国内耕耘: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致力于改善国计民生

2008年10月,利用航空工业所属中航租赁公司的融资支持,国内第一家引进“新舟”60飞机的奥凯航空成功首航;同年,航空工业发起成立幸福航空公司,并通过中航租赁给予了购机融资支持,逐步发展成为拥有9架全新“新舟”飞机的支线航空公司。2016年10月,航空工业所属的幸福航空与奥凯航空支线业务整合,组建了第一家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混合所有制的新幸福航空公司。新幸福目前共拥有25架“新舟”60飞机,初步搭建了环渤海、遍布黑龙江省与内蒙阿拉善和遍及中西部地区的支线航空网。

由于我国支线航空市场发展还不成熟,单纯运营支线飞机的航空公司长期以来,既要承担新市场开拓的风险,又要面临收支难以平衡的运营资金压力。从奥凯航空、幸福航空到新幸福航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总部和所属西飞公司、中航租赁以及“新舟”飞机相关供应商,在资金、备件、维修、培训等各个方面给予了长期的、大力的支持,不遗余力地保障了奥凯航空、幸福航空和新幸福航空的成功运营,同时也为我国支线航空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打破了支线航空市场由国外飞机主唱的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航空工业致力于推进2012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国家基本航空服务计划”,联手运营商和地方政府一起不断探索系统解决方案,在市场、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三方面需求引导下,以多种方式拓展国内支线飞机市场,在最需要支线飞机的地方发展支线和通勤航空,积极探索国内航空运输和谐发展道路,旨在以优质支线飞机和优质服务提升中小城市通达性,为偏远地区送上便捷的空中“新舟”,方便民众出行、提升民生福祉,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与小康社会的建立。

在我国东北部的黑龙江省,地广人稀,陆路交通不便,“新舟”60担负着促进省内交通,激活支线机场和地方经济的责任。目前幸福航空连接了漠河、黑河、加格达奇、佳木斯、鸡西等支线机场,为枢纽机场运送着南来北往的乘客,年输送旅客突破10万,促进地方机场集群同步发展。2017年6月25日,应旅客提出的时效性要求极高的中国糖尿病遗传研究项目血样运输要求,幸福航空各相关部门制定预案、密切配合,为旅客提供了细致周到的服务,圆满完成了由黑河飞往哈尔滨JR1566航班的血样运输保障任务。

在沿海的烟台与大连,“新舟”60以其涡桨飞机独有的经济性,将1千多公里陆路、6个多小时水陆运输缩短到只有40分钟,搭建了支线快线运营模式。连接天津—烟台、烟台—大连等城市的“环渤海快线”因其乘机过程便捷、航班班次密集、空中航程快捷等特点,成为名副其实的“空中快线”,架起了二三线城市经济互动的桥梁,方便了民众出行。自开通以来,累计飞行近1.8万个航班,运送了近80万乘客。2017年3月29日,为满足旅客提出的保存最佳时限仅有6小时、存放条件十分苛刻的造血干细胞的运输要求,幸福航空各相关部门制定了周密的运输保障方案,圆满完成了由天津飞往烟台JR1595航班的执飞任务,把生命的种子及时送到了患者身边,为挽救患者的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在内蒙古阿拉善盟,“新舟”60飞机力促成我国首个通勤航空试点成功运行。开航4年来,为盟内互通提供了5500多个航班,通过左旗向外提供了7700多个航班。促进边远地区民众公平享受社会资源,区域经济发展得到有力驱动。

此外,在张家界、荔波、黄山与红色景区井冈山,“新舟”60搭建起特色旅游航线,其中张家界至长沙航线开航4年来,5700多个航班运送超过20万乘客。在西安、郑州、汉中等地,“新舟”60填充干线运营间隙,均衡干支比例,民航运输网络得到完善。

服务提升:为客户创造价值,为产业赢得未来

商用飞机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和客户需求。为满足“新舟”飞机市场开拓和客户需要,对标国际同行先进经验,航空工业积极开展了民机全球客户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适应客户多样化需要、与国际接轨的“新舟”客户服务体系。在西安建立了包括客户培训、快速响应中心、备件总库等在内的“新舟”飞机客户服务基地,具备7×24小时客户服务能力,客户培训能力大幅提升;在北京、斐济、尼泊尔、哥伦比亚、喀麦隆等地建立了备件分库,初步形成了备件支援网络;在非洲推进了“2123”客户服务体系建设,即2个市场营销中心、1个培训中心、2个技术支援中心、3个备件中心。

服务至上,打造快响新名片。为让用户买优质产品,享优质服务,2014年5月,航空工业西飞成立服务快速响应中心。快响中心以及整个“新舟”服务团队形成一个共识:准确把握客户需求,不断提供预防式、增值性优质服务,帮助客户降低运营成本、增加效益,从而与客户建立稳固的信任和共赢关系,这才是让产品在市场不断延续并能得以拓展的王道。“新舟”飞机客户服务实现了理念的彻底转变,从被动支援走向了主动服务、超前服务,逐步发展为我国商用飞机客服的一面旗帜。

运营支持模式创新,稳固提升了品牌形象。航空工业建立了以适航规章为基础、满足市场需求的“新舟”特色民机运行支持体系,具备在飞机全寿命周期支持全球客户运营的能力。2016年“新舟”飞机运行支持体系以行业第一名的好成绩通过了中国民航局的评估。2013年7月,“新舟”60飞机一飞抵南太平洋岛国汤加,随行服务组立即展示交付支撑服务能力。精心协助汤加航空进行地勤保障、航线带飞、实践培训及签派培训。航空工业客户服务团队为厄立特里亚建立起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民航运输体系,让厄特首都人享受到了说飞就飞的旅行;在尼泊尔,“新舟”飞机的到来让其境内闲置的几十个机场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随着“新舟”客户服务理念转变、体系完善和能力提升,在保障客户运营方面获得了客户的充分认可,南非、厄立特里亚、加纳等国的客户纷纷前来与航空工业西飞洽谈购机和深度合作,“新舟”飞机呈现了良好的市场前景。

管理创新:打造核心能力,完善产业发展体系

与国际同行相比,我国的商用飞机产业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缺乏有竞争力的核心能力。因此,集中优势资源打造涡桨支线飞机主制造商核心能力迫在眉睫。提升核心能力的根本在于永无止境的创新。航空工业通过军民分线,成立了西飞民机公司,旨在打造能够真正按照民机发展规律运作的市场主体,实现涡桨支线飞机的专业化发展。在为西飞民机提供雄厚的研发制造等资源的同时,赋予了其打造商用飞机发展八项核心业务能力的使命,即“国际化市场营销能力、体系化工程研发能力、智能化集成交付能力、全球化运营支持能力、信息化项目管理能力、全生命周期质量适航能力、全价值链供应链管理能力以及市场化人才开发能力”。

在适航管理方面,航空工业西飞在“新舟”60飞机严格按照CCAR25部取得适航证、国外取证发展势头良好的同时,以适航验证技术和法规研究为重心,结合“新舟”飞机设计改进和取证,攻坚克难、严谨扎实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不仅确保了“新舟”60增雨机、“新舟”60遥感机、“新舟”600散装货机等研制任务的按时完成,圆满获得补充/更改型号合格证(STC证),更促进了对备件、服务、培训、设计研发改进、生产制造等方面的系统化改进,提升了涡桨飞机项目适航管理水平,赢得了局方的信任和赞赏。此外,以“新舟”飞机出口为需求牵引,积极配合中国民航局与近20个国家和地区达成了双边适航协议,促使中国适航标准成功走向了世界,扩大了国产民机的国际影响力。这是中国制造“走出去”的有益探索,更是国产民机不断成熟的契机。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自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深入转变,航空工业西飞顺应行业发展形势,积极探索与国际接轨的商用飞机主制造商和供应商管理模式,在长达十余年艰苦卓绝的全球市场竞争和实践中,航空工业西飞实现了“新舟”系列飞机研制由全部国内配套向国际化采购的转变,走出了商用飞机机载成品和原材料国际化合作的关键一步,并加强了对供应商质量体系以及供应商对客户支持的管控,初步形成了“新舟”系列飞机供应商管理能力。随着新一代涡桨支线飞机“新舟”700飞机研制工作的推进,航空工业西飞全新规划了供应链管理业务和体系,采用了“主制造商+供应商”管理模式,由供应商向主制造商提供模块化的产品和服务。在降低产品成本和研制风险、提升质量的同时,使得主制造商得以集中资源和精力投入与市场和客户对接的关键环节,打造核心能力。

在研制和管理能力方面,“新舟”60—“新舟”600—“新舟”700的产品系列化发展,既是核心业务能力不断提升的结果,也揭示了中国民机全产业链全要素坚持自主创新、促成“新舟”“胚胎”不断发育升级的过程。“新舟”系列飞机十余年的发展中,已积累了大量商用飞机研发、制造、服务、营销和管理经验,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培养了各类国产民机运营专业人才3000余名,适航审定、研发制造、客户服务、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民机营销等人才2000余人。为我国“一干两支”战略的实施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作为我国发展商用飞机产业的排头兵,在自主研制“新舟”系列飞机的同时,广泛开展与波音、空客的国际转包生产合作,深度参与了ARJ21喷气支线客机、C919大型客机的研制。目前,航空工业西飞在产品研发/工装设计、复材生产加工、大型零件智能/数控加工/制造,机身、机翼部/总装配自动化,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已位居国内行业前列,初步形成整机总装集成、航空零部件、工业制造集成优势能力。

蓝天竞舟:服务国家战略,实现“新舟”飞机商业成功

展望未来,航空工业将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航空服务计划”,积极与航空公司、地方政府开展深度合作,实现区域经济、民生福祉和“新舟”飞机共同发展;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战略,运用“新舟”飞机构建空中丝绸之路,致力于提供包括“新舟”飞机产品、航线运营、机场建设等在内的一揽子航空运输解决方案,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共赢;积极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进军机与民机技术和管理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构建军民共享的航空运输网络。

历经十多年的发展,航空工业积累了宝贵的商用飞机研制、制造、服务、营销经验,开创了国产民机规模化运营的先河。当前也是“新舟”飞机在全球市场实现更大规模运营、实现商业成功的关键时期。航空工业将在抓好“新舟”60/600飞机持续改进和发展体系建设,巩固和扩大市场开拓和客户服务成果的同时,下大力气深入推进“新舟”700飞机的研制。航空工业有信心将“新舟”700飞机打造成一款商业成功的飞机。

70座级的“新舟”700飞机紧扣客户与市场需求,着眼于“为未来飞行”的设计理念,前瞻性尤为突出。其设计升限、单发升限、巡航高度、巡航速度、发动机等与竞争机型相比,毫不逊色。无论是高原性能、机载设备等各个方面都完全有资格站在全球同类机型的前列。2016年底,“新舟”700飞机驾驶舱内饰设计荣获了“中国优秀工业设计金奖”。

“新舟”700飞机作为国家民用飞机中长期发展规划中“一干两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承担着打破当下的国际涡桨支线市场“双雄并立”格局、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任。其市场策略基于满足我国广大西部地区以及南亚、独联体国家、拉美地区等支线航空出行需求,避开与高铁及其他涡扇支线机的竞争。航空工业将以“新舟”700为新发展核心,形成涡桨支线飞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跻身系列化、网络化、多谱系自主研制国际先进水平商用飞机的国家之列;使产品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性能、客户服务支援网络完善,挑战世界一流涡桨支线飞机,成为多用途商用飞机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商。

未来中国商用飞机依旧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如何看准涡桨支线飞机持续稳定的市场需求方向,抓住国家政策重点支持利好,面向全球整合资源?这是对发展中的民机产业提出的新课题,任重而道远,需上下同欲、砥砺前行。航空工业将不断积累经验提升民机研发和运营支持的体系能力;乘新一代先进涡桨支线飞机“新舟”700推向市场之势,重塑民机产业竞争新优势,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敢与国际竞争对手同台竞技,改变全球市场的竞争格局,共创寰宇新航程。

(航空工业民机产业部、航空工业西飞供稿)